分享

向中国军人致敬

 戏剧传媒 2020-07-12

八一建军节的当天,我怀着对军人崇敬的心情,在群里发了很多歌颂军人帖子。时已过去几日,总觉此种情感未了然,故又撰稿舒怀。 我与军人的情感非同一般,这是源自1988年的老山之行。想当年我是河北省青年联合会的常务委员。于1988年2月(春节期间)接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通知,命令由省青联联合会牵头组织赴老山前线慰问团,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军人们。此行由河北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省支军领导小组成员王新勇同志带队,我为此行慰问团秘书长。我们在省直文艺单位以及几所大学里精选25名人员(他们又是省青年联合会的骨干),于2月8日出发赴滇。由于全团同志纪律严明,团结协作及二十七军的周密安排,顺利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的慰问任务,于2月25日返石。 

在老山慰问期间我们先后拜会了27军的军、师、旅领导及绝大部分团级领导机关;祭扫了麻栗坡烈士陵园;慰问伤病员;并多次深入到炮位,观察所,猫耳洞等前沿阵地,看望广大指战员为他们进行文艺演出。选演的节目艺术水平精湛,思想境界高尚,演员演出情感真挚。甚至为独立哨所中的一位战士也认真地完成慰问演出任务;几所大学的代表还与共建单位开展了联谊活动。此外,还以一定的形式听取了前线将士对后方“双拥”工作的意见。很多干部战士们都热情的说:“河北不愧是革命老区,河北人民不愧是有光荣传统的人民,总是在子弟兵需要的时候,及时送来关怀和温暖。”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战士们的生活环境、战斗环境是艰苦的,但他们的精神是乐观的,文化生活是充实的。例如,麻栗坡(老山位于麻栗坡)的自然环境多阴少晴(白色岩石的外层均为霉黑色),灌木丛中的蚊虫蛇蝎较多,猫耳洞的空间狭小,只容下四位战士促漆而坐。而且均属于隐蔽哨所,为了减少惊动敌方,延长了换防时间及减少补给次数。食品内容多为压缩饼干、罐头。最困难的是送水难。因此,战士们自觉地减少用水量,只保证饮用水,减少洗漱用水,并发明了干洗澡(干搓)。但其乐观精神表现在他们的军营里,环境像花园,宿舍里整齐划一,文艺室诗词书画满墙壁,还有,用炮弹皮、废弹壳做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大有“战地黄花分外香”之感。

▲战士送给作者用废弃的子弹壳做的手杖。

有人曾问过前线一位指导员:“你们在前线流血流汗,而后方青年却歌舞升平,你们认为这公平吗?”指导员回答是:“难道让全国青年都流血汗才算公平吗?”简单的一句话,使大家认识到战士的胸怀。这正如我们一进军营驻地,就从搭建的门眉对联上看到的“老山精神”——上联是:热血换人民安宁。下联是:艰苦为中华腾飞。

据统计,在老山慰问演出共37场,收视收听人数,达12000余人,从而给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前沿阵地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节日的欢乐,也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艺术的价值。优秀的素材也给艺术家们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后,话剧、评剧《高山下的花环》、歌曲《十五的月亮》,其作品背景均源自老山前线。由此可见,文艺工作者体验生活的重要性,文艺工作者只有到工农兵当中去才能有好的作品呈现。

 我通过对老山前线的慰问,了解了中国军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勇敢与坚定。由此我更相信,中国军人在任何的正义战争中都会是最勇敢的,立场是最坚定的。

有他们的庇护我们是最幸福的——向中国军人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