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路梆子《血手印》到晋剧《祭桩》——我所知的著名晋剧导演田桂英老师

 戏剧传媒 2020-07-12

《血手印》是山西北路梆子的传统名剧。在五六十年代期间就由老艺术家水上漂王玉山、小电灯贾桂林等老艺术家演出成名、风靡塞内外。

王玉山,艺名“水上漂”。是山西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两栖艺术家、著名男旦表演艺术家。早在建国前后就蜚声山西、河北、内蒙、北京等地。

“水上漂”王玉山先生的扮相俊美飘逸,做派细腻传神,唱腔流畅舒展,念白道字清晰,武打干净利落,其艺术上的特殊成就是他那行走如漂的台步圆场。水上漂王玉山的台步圆场轻盈漂逸、俏丽稳健,状若行云流水,令人叫绝。“水上漂”艺名由此而来。

通过“漂”,他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血手印》中[行路、祭桩]两折,就生动地展示了水上漂出神入化“漂”的艺术。

晋剧折子戏《行路·祭桩》由北路梆子移植而来。动人的故事,美妙的旋律吸引了不知多少人,演绎了几十年,久演不衰,倍受人们欢迎。

大约1963年前后,山西省戏校决定把北路梆子《血手印》中的[行路、祭桩]两折移植到晋剧舞台。当时还在省戏校就读的田桂英老师承担了这一重任,得到了王玉山老师的亲传亲授。

那时的田桂英年仅十六岁。由于勤奋好学善下苦功,基本功扎实,在王玉山老师的师妹也是田桂英的授业恩师李素英老师的举荐下,承担了移植学习这一剧目的重任。

那是个令田桂英难以忘记的宝贵机缘。63年秋天时候,王玉山先生带团到太原演出,驻跸于并州饭店,李素英老师把田桂英带到王先生的驻地,在王玉山先生的演出间隙开始学戏。

当时的“水上漂”王玉山在田桂英眼里非常神密。

“水上漂”身穿湖绸白色中式大褂,白色仿绸宽松中式长裤,端一把紫砂茶壶,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大艺术家的派头,让人一见便肃然起敬。王玉山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田桂英,似有不信任的意思。这种凌厉的眼光没有让田桂英畏惧,反而激励了田桂英争强好胜奋发学习的精神。心里暗下决心,发誓一定要学成个样子,不负老师之望。就这样,并州饭店的大厅便成了戏曲精典《行路·祭桩》的传习场所。大师教的认真,田桂英学的用心,每天三个小时,仅仅三天九个钟头的学习时间,田桂英竟然拿下了这俩个折子戏。真的令人惊叹,可谓奇迹,让老师们也叹服。

这一传奇在人们眼里难以置信。而在田桂英和她的老师哪儿却是胸有成竹。这是因为她的李素英老师和戏校的老师们深知田桂英学习中的勤奋和刻苦,深知田桂英的悟性和戏曲天赋,深知她刻苦练就的戏曲基本功。

在戏校就读的田桂英除出色地完成各门功课外,不论冬季严寒、还是夏天酷署每天都要坚持跑两小时圆场。练功场上的挥汗如雨练就了她驾驭剧中人物的基本功。无数天的勤学苦练,奠定了她学习与模仿王玉山“水上漂”绝技的过硬功夫,始得到了“水上漂”表演艺术的精髓。

晋剧《祭桩》的学习移植成功,大大地振奋了省文化局和省戏校领导,于是请专家改剧本、作曲、排练,在极短的时间里把《行路·祭桩》搬上了舞台。

1965年,留校任教的田桂英老师把这出戏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改编。改编的主导思想是:一切从教学出发,一切以培养全面的戏剧表演艺术人才为出发点。

移植改编后的《祭桩》经过进一步加工整理遂成为山西省戏校每届青衣行当的必修剧目。多少年后,《祭桩》仍然是学校的重要教学剧目,并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

1981年毕业深造于中国戏曲学校导演班回来的田桂英老师,继续关注和关心这个剧目。在这个戏的不断锤炼和教学传承中付出了极大心血。

1983年,著名剧作家李文虎、导演田桂英和著名鼓师那三秀将《祭桩》的剧本、唱腔、音乐做了又一次精心的加工和改编。

不断的加工精炼,艺术家们把晋剧的几乎所有优秀板式“介板、平板、夹板、二性剁板、小流水、二流水、大流水、滚白、引子、四不象、走马腔等等花腔都编到了《祭桩》的唱腔之中。真是令人惊叹,一个折子戏竟然容纳了这么多优美的晋剧板式。真的让人钦佩!这是她们旨在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优化教学剧目,做出的精心设计;这是她们为了让学生们在一折戏的排练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戏曲知识作出的努力。

田桂英是我省著名的戏曲导演,是山西省戏校戏曲表演专业资深的副教授、优秀教师。晋剧的很多优秀剧目和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戏曲名家都出自她的门下。

在田桂英老师多年的教学和导演生涯中,始终把传统艺术的继承发扬和创新结合起来,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地改革出新。

在《行路·祭桩》中,田桂英老师打破了原来的表演模式,在行路一段中,她把“漂”的艺术以碎碎步、小碎步、半步园场、一步园场、小步圆场、大步园场的手段表现到了极致,让“漂”的艺术在行路的台步中有了更加精彩的应用。原来行路中的几句“慢二性剁板”,以往演员都是站在那儿演唱只辅以简单的人物动作,而在田桂英老师的执导下,从“菱花破今世里永难再圆”一句开始又把优美的碎碎步、小碎步到大蹉步设计到了“慢二性剁板”的唱腔之中,这里的蹉步随着唱腔的节奏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极好地表现了王桂英这位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柔弱少女的娇羞状态,在娇羞中又表现出急于想见到心上人的焦灼心情。优美的唱腔、圆场、台步、水袖、身段的设计,精确地表现了剧中人此时娇、羞、苦、悲、累的复杂状态和心境,这种设计进一步强调了人物此时的心情,强化了剧情,强化了“漂”的美感,使舞台上的行路画面更加精彩。这里,虽然表现的是王桂英去法场的心急如焚和战战兢兢,却又是优雅舒展的大美画面。

这一创新式的设计是以前舞台上没有过的,这一表演手段的设计是晋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的优秀范例。因此《祭桩》成为晋剧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成为省戏校每届晋剧青衣行当教学的必学剧目。

《血手印》的剧情从“昧亲”“冤判”,到[行路·祭桩]时发展到了高潮。晋剧《祭桩》正是表述的这段故事。

得知未婚夫林昭德被判死刑即将问斩时,为了表现王桂英此刻焦灼悲愤的心情,导演设计了一段急促的上场音乐和“介板”唱腔。王桂英在一阵急促的音乐声中以快速的台步,由丫环扶持,快速搓步鱼行上场。通过一系列轻柔、漂逸的台步,准确地表现了王桂英迷惘、焦急、失措的复杂心态。在这里导演田桂英在“水上漂”的表演模式上又加强和强化了园场台步的设计,以更漂亮迷人的圆场蹉步刻画了王桂英在赶赴法场途中的艰难跋涉。在这里王桂英一上场便是一路行云流水般的台步,如鱼儿凫水,似柳叶轻漂,一个之字型的迂回,似一团白云、如仙女下凡飘然而至……一番水上漂般的疾行,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物焦灼心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一系列“水上漂”式的精彩表演加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水袖,“王桂英”这一深明大义、悲痛欲绝的艺术形象被艺术家们表演的活灵活现,让人们感动。这一系例优美的舞台画面,这种动人的舞台效果正是导演手法的新颖之处。

到了法场则是一派令人胆颤心惊的景像。阴沉的天气;森严的法场;林立的法桩;垂死的犯人;面目狰狞的刽子手……让王桂英恐惧、迷茫、手脚无措。为找到她心爱的林郎,她强忍悲痛认真地在林立的法桩中寻找辨认……于是有了那段小心翼翼令人蔽息的“数桩”唱段。

田桂英老师几十年的戏曲教学和舞台导演生涯,让她与《行路·祭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的的幸勤努力下,几十年里为她的数届学生陆续排练了《祭桩》这一优秀剧目。教学期间每天三小时的排练和晚上一次一次的观摩,倾注了师生们对艺术的认真与执着。这是艺术的传承,是传统的延续。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她为晋剧培养和造就了舞台上一个接一个的优秀“王桂英”。芦变嫦、郭素梅、范爱桃、张志英、付美玲……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令舞台灿烂生辉。

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桩》一戏从音乐、唱腔、到表演设计得到了艺术家们的不断的加工打磨。一出戏在田桂英老师等艺术家们的爱抚雕琢中越来越美。

舞台上王桂英那一句句动人的唱腔、哪行云流水般的台步,似一声声天籁、似一团白云、轻盈无声,似仙女下凡、若鱼鹰凫水,如鱼翔浅底、徐徐而来……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伴随了一代代爱戏的人们。

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美妙之处;这正是田桂英老师导演手段的神奇之处;这正是以田桂英老师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家们艺术造诣的高妙之处。

优秀的东西总是能经历住时间的考验;优秀的东西总是让人们念念不忘;美的东西总是哪么灿烂,至臻的精典总是哪么让人喜欢。

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传统艺术让人们喜爱,经过几代艺术家们精心打磨锤炼的艺术臻品更让人珍惜。多年的戏曲发展和舞台实践,晋剧《血手印》形成了好些不同舞台版本,经久演绎于各类舞台,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欢乐。但田桂英执导下的《祭桩》却是最精彩的,是晋剧传统戏中的珍品。

太原 张同亮

作于2018年11月2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