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勤奋的老剧作人——张永和

 戏剧传媒 2020-07-12

2017年12月31日这天,我去北京长安街上大名鼎鼎的国际饭店参加了由北京电视台和北京京剧院共同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派”创始人赵燕侠先生举办的九十寿辰、从艺八十五周年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开了两个小时结束后,我在此次活动的众多嘉宾中意外的见到了著名编剧、戏曲理论家张永和老先生。张先生头发花白,虽年届八旬,但身体很好且神采奕奕。因张老先生经常作为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的客座嘉宾和为青年京剧演员大赛、或京剧票友大赛的评委而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对张老(以下称呼张老)印象很深。能在此见到张老先生也是很荣幸的事,我当即上前向张老道了一声好。老人家虽然在戏曲界和其它艺术门类艺术中有很大的成就和名望,但没有一丝名人的架子,一派和蔼可亲的样子,交谈几句后,我们便一起合影留念,后来我们还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微信群里互加了微信,联系自然也多了起来,还在我要求下,介绍了他最近出版的几本书。

说起张老的写戏之源,也是缘于他从童年时经常去京城的各个戏院子而起,是从小在老北京的戏园子里长大的,曾多次看过″四大名旦″以及李少春、马连良、周信芳等多位艺术大师的戏,这也为自己日后写戏和著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因为喜欢戏,也本想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编剧,但由于某种原因却未能如愿,可他的才华却被中戏的国内最资深的戏曲史大家周贻白所赏识并收为弟子,在写戏方面得到了周老师的教诲,拜入门墙并随侍左右,耳闻目睹皆是戏剧戏曲之堂奥,从而收益匪浅,可以说因禍得福。以后的1961年至文革前,张老曾在吉林省京剧院、内蒙古李万春新华京剧团、扬州专区京剧团、新燕京剧团(风雷京剧团前身)等几个京剧院团任编剧编写剧本,为这些剧团共写了十几个戏,所写戏多以被剧团上演。

由于张老是老北京人,对北京有特殊的感情,后来进入了北京市曲艺曲剧团任编剧。曲剧是北京的地方戏,张老为北京曲剧团编写了《张志新》《烟壶》》《龙须沟》《珍妃泪》以及最近创作的《B超神探》《王致和》等剧目。《烟壶》《龙须沟》《珍妃泪》这些戏都演了几百场,《珍妃泪》还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彩色电影在全国放映,而《烟壶》和《龙须沟》至今盛演不衰。张老在几十年的编剧生涯里,除前面提到的几出北京曲剧外,还曾创作出了京剧《风雨同仁堂》《武则天》《宋氏三姐妹》《孟母三迁》《孔圣母》《爱心观音》、新版《满江红》《花木兰》、新版程派《穆桂英挂帅》、昆曲《贵妃东渡》、评剧《烟壶》、吕剧《阳光大姐》等几十部戏,其中京剧《风雨同仁堂》,最近还被拍成了戏曲电影。张老不仅写戏曲剧本,还编写了电视连续剧和同名小说《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等作品,创作、改编的作品获得过“国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京剧节金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诸多奖项,所写理论文章多次在《中国京剧》《中国戏剧》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张老不仅是著名编剧,还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在上学时不但看戏,还经常看评论戏剧的文章,从而自己也学会了写这方面的文章,所写文章被《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多次发表,也为后来著书打下了基础,所著有近二十部戏剧作品。最近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了张老的《张永和剧本集》《京戏京伶》《张永和聊史说戏》《京剧知识一知谈》等书。还有所著《京剧小史》《京剧的魁力和时尚》也即将出版发行。


《京戏京伶》这本书汇集了张老的四十三篇文章,此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是″经典剧目赏析",张老在这一辑里是观剧后的点评,所点评剧目有的是近年来所演的京剧传统剧目、新创剧目和现代戏。如京剧《屈原》《徐九经升官记》《白蛇传》《群·借·华》《狼牙山》《西安事变》《裘盛戎》,评剧《海棠红》《珍珠衫》,以及话剧《画眉》《食堂》《甲子园》等剧目,张老对每出戏都作了认真的剖析和讲解。第二辑“名伶菊圃风釆”是以京剧界的老艺术家和有成就感的中、青年演员所演剧目为主,张老在这一辑里有悼念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梅葆玖先生的文章,在《不该走的人走了——痛悼李阳呜》一文中,对英年早逝颇有才华的优秀青年演员李阳呜表示了深切的惋惜之情。张老在这一辑中还对京剧名家孙毓敏、赵葆秀、康万生、王蓉蓉、迟小秋等所演的剧目和成就表示赞扬和肯定。第三辑“戏缘感悟点滴″是张老理论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针砭时弊,对当前戏曲的状况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期望值。在本辑《戏曲路上的领路人》一文中,张老用一颗感恩之心写出了自己在上中学时与几位语文老师的情和谊,是当年的语文老师为他后来的写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京戏京伶》这本书装帧精良,所有剧照都是彩色版,图文并茂,张老的每篇文章通俗易懂,可读性极强,是戏曲从业人员和戏曲爱好者的必读之物。

《张永和聊史说戏》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又一部新作。张老在这本书写每一出戏时都要作大量的案头工作,要比写戏评和演员的艺术花费的精力要大的多。张老在写这些文章时,他对每出戏的渊源都要作深入的研究,还要查阅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资料,都是以史料来介绍每一出戏的剧情及人物,是以国学的态度来评论中国的戏曲,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依据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再加上舞台上的表演而撰写,写出了舞台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刘邦、项羽、伍子胥;三国时期的刘、关、张、诸葛亮、曹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北宋抗辽战将杨继业、不畏权势的包拯等理论性文章,写出了每出戏中人物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当然舞台上的表演以虚构为多,既便是现代戏也是经过艺术化呈现舞台上的。从此书中不难看出张老不仅是一位编剧、戏剧理论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史学家。

在我国专业艺术编剧队伍里,可以说张老是集戏剧编剧、戏剧理论以及故事电视连续剧、戏曲电视连续剧等剧种高产户。究竟写了多少戏,他在一篇自述里是这样说的:“我和戏结缘,为戏而生,为戏奋斗,从二十岁开始写戏,写了六十年,己写了五十多个戏,演了的也有四十多个了。我命好,赶上了盛世,好时代是我有这一些作品的基礎,同时也感谢我的许多恩师:周贻白、吴祖光、汪曾琪、张中行等先生,给了我创作的翅膀,方能翱翔天宇!”

现在张老虽然早己退休,但仍然经常应邀参加社会上艺术界的各种活动,在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举办的青京赛和票友赛作评委时,他的原则是不吹不捧、言辞中肯令人叹服。张先生有一颗不老之心,写出了很多理论性的文章,他目前正在整理旧作,准备再多出几本书奉献给社会,正是:

老骥伏枥志千里,

耄耋之年谱新篇。

作者:郭宗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