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自然教育|市场趋势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7-12

作者:中国环境报记者陈妍凌

(原文发表于2015年11月30日)

尽管调查显示,自然教育行业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多重挑战,但不少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单一活动的短期影响力,而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机构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9925714675_38b05ddeba_b

关键词 1:人才缺口

“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他的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314份调查问卷。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秦大公认为,虽然数量少,但开启了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的先河。

人才问题包括哪些?

《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受访机构中,70%以上成立于2011年~2015年。从业时间短、起步晚现象普遍存在。

在机构发展面临的人才、课程开发、经费、市场培育等7项挑战中,近3成受访机构选择了——人才。

人才问题表现为3个方面,即数量不足、自然教育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经营推广等综合业务能力需拓展。

根据王清春的调查,以企业方式运行的自然教育机构中,近半数机构仅拥有4~10名专职员工,近3成机构专职员工不足3人。另一项针对约100家机构近200名从业者开展的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受访者为非专职人员,机构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需求较大。

乐享自然工作室执行总监林红介绍,开展户外教学时,需要人员从旁协助或关注孩子现场状况,如每场周末活动都需要至少3~4名志愿者。

同时,自然教育机构对于运营、推广、安全等方面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去年,优创游学公司曾组织一批8~15岁的学生到海边开展活动。活动负责人特意聘请熟悉海况和安全保障的专家作现场顾问。在一场活动设计中,领队对风险估计不足,幸得特聘顾问及时制止,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此外,《报告》显示,54%的自然教育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注册运营。这就使得机构格外看重运营能力。加之“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新机遇,自然教育机构的人才需求因而愈发多元。

人才怎样算专业?

“当前,自然教育的独创性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内容和产品开发不力,就会导致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损伤行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杨方义说。

要支撑内容开发,就必须有专业人才。根据林红的了解,自然教育机构最希求的人才,正是专业的课程讲师和课程设计开发人员。许多从业者也表示,最希望接受有关课程设计和活动组织管理方面的培训。

对于评判从业者专业与否的标准,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创始人徐仁修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有的文科生更懂得欣赏大自然,而植物学、动物学等专业的学生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诚然,自然教育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自然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枯燥的“书袋子”能成为称职的自然引导员。自然引导员更要有自然体验经历,通晓自然界生命的故事,能感知自然的复杂与美妙。

关键词 2:跨界合作

自然教育机构的发展不仅要加强业内交流,还要敢于跨界,带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合作共赢。

“不要关起门,在小圈子里玩。”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王利民说,自然教育机构要突破自身瓶颈,就要摆脱固有思想体系的束缚。

民间机构和政府部门不完全对接,怎么办?

和政府部门搭不上线,困扰着一些民间自然教育从业者。据调查,目前只有34%的机构曾获得政府资金、项目等支持。

秦大公表示,当前确实存在这种不完全对接的状况。民间机构投石无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则在筛选、鉴别各类民间机构时过于审慎、保守。不过,他认为,当社会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旺盛到一定程度时,这条线自然会接上。

浙江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高级工程师虞伟则表示,还有一些民间自然教育机构排斥和政府打交道,将自己完全隔离于政府之外,实际上并不利于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政府话语体系的民间自然教育机构。它们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发展壮大,同时撬动市场和政策。”

除了政府部门,社区、高校、媒体等都是可借助的力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有感于香港附近水域中华白海豚数量的减少,近年实施了一个观豚导赏项目。项目一方面与大澳社区乡事委员会、观豚小艇运营商合作,向倚水而居的社区居民普及海豚保护知识,介绍不当观豚行为对白海豚的影响;另一方面聘请环保组织、高校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制定导赏守则,系统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成为导赏解说员。同时,顾问团队还对新导赏守则和导赏服务实施后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调查游客对海豚知识的知晓度等。目前,这个凝聚多方心血的项目已取得良好效果,组织者正在计划延长大学生导览服务时长,并与生态旅游企业合作。

企业能为自然教育机构提供什么?

“民间自然教育机构可以多亲近企业和市场。”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霍庆川认为,政府和基金会的扶持也许能让机构维系生存,但企业和市场能让机构做大。

企业能为自然教育机构提供至少3方面帮助。

一是资金。企业直接投入资金,用于支持自然教育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一些非公募基金会正在尝试对优秀的自然教育项目进行种子投资,并提供优质社会资源。但SEE基金会的易旻昊也强调,自然教育机构打铁还需自身硬,若创业者本身实力太弱,可能越扶越起不来。

二是受众。放眼全局,走进保护区甚至大自然,只是自然教育的一小部分。须知,更大的环境威胁来自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因此,不少自然教育从业者认为,有必要与企业合作,教育并影响企业主,从而撬动企业生产技术转型升级。企业员工都是自然教育课程的潜在需求者,若能通过企业,组织员工接受自然教育,对教育机构的运营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三是平台。企业的商业平台可以为自然教育机构提供市场通道。“要让自然教育成为刚需。” 中国社会企业和投资联盟的张嘉伟认为,要实现自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供不一样的体验,可以考虑将自然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或家庭教育等结合。

在在线旅游行业从业者李斌看来,我国旅游市场巨大,但也存在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低、利润低等问题。自然教育机构可以以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与旅游机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受众量和影响力。

29551857810_f576b8ac2c_b(1)

关键词 3:行业协会

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成员共20人,来自20家不同的机构,包括自然教育NGO、企业、基金会等。“每家机构的力量都不是很大,但我们聚在一起,就搭建起了这么一个平台。”筹委秦大公说。

既如此,成立全国自然教育行业协会,是否有利于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成立行业协会有何益处?

自然教育者田晨前阵子在微信朋友圈感受了一回不专业的自然教育。一位就职于儿童户外游企业的朋友分享了自己带学生们在高原抓鼠兔、掏鼠兔洞的照片。照片中,师生们玩得欢。活动以自然教育之名,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组织者希望带孩子感受自然,但对保护自然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意识。

“我希望能出台行业标准和规范,对从业者和机构进行认证、指导,界定自然教育的内涵。”田晨说。

在不少从业者看来,无标准、无规范状态下的机构各行其道,将损伤自然教育行业。以面向未成年人的自然教育为例,家长们关心活动能否促进孩子成长,而自然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也关注生态保护。一些转型自其他行业的非专业机构,虽以自然教育为招牌,实则对此不甚了解。草原游、自然景区游,无论教育质量如何,都自称是自然教育。但这些机构可能因为更懂家长、更能提供看似优质的用户体验,而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

因此,一些从业者希望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守住自然教育的品质招牌,让挂羊头卖狗肉的非专业自然教育机构退场。

从行业整合的角度,虞伟也认为,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因为各自为战的民间组织太过松散,不利于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也有从业者认为,没必要成立全国性行业协会。“不妨让乱象再持续两三年,把筛选交给市场。”成都秘境守护者机构负责人吴雯表示,真正专注于打磨精品自然教育的机构太少,应该先让它们发展起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机构能够做大做强,成为行业标杆,那么它制定的有关从业人员培训的标准、认证等,也会得到同行认可,其评价体系会被同行借鉴参考。

成立全国性行业协会时机成熟吗?

“成立行业协会还有点早。”杨方义认为,行业内真正好的机构并不算多,没到可以成立协会和制定标准的阶段。

行业规模小、发展不成熟,是大多数人主张成立协会时机未到的原因。《报告》显示,六成受访机构原始注册资金在1万~50万元之间,且原始注册资金来自个人出资的机构占52%。自然教育机构总体注册规模不大,且具有较强的民间自发色彩。同时,还有29%的机构没有评估和优化机制,28%没有机构发展规划,39%未曾与行业内机构合作。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秦大公认为,当前的民间自然教育从业者层次还比较低,不是社会精英阶层,多数人只是对这一领域感兴趣,愿意教育、影响孩子,但其本身对自然教育的理解还不透彻。因此,全国层面的行业联盟暂不可行,但可以先有几家机构成立局部的小联盟。

此外,能够凭借强大号召力将全行业拧成一股绳的主体也未显现。国内自然教育机构中,并没有一呼百应的权威行业龙头。

对于未来行业标准的制定,杨方义认为,得靠政府或大的平台机构。秦大公则表示,不能由少数专家闭门造车,而需要由多元主体共同实施,包括政府部门、专家、民间自然教育机构、企业等。“至于现阶段,还得要允许机构百花齐放,同时有底线地加以保护。”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网

原文链接:http://www./sylm/zdtj/201511/t20151130_799812.htm

图片来源:PhotoP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