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都风水系列之五——成都

 乘旺 2020-07-13

成都是中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于是他就命令成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所以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从有确切记载以来,成都城虽历经各种天灾人祸,然而“成都”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至今。

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以东方三峡为纳气之口。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时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西部的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两千年来,成都平原被中华民族赞誉为“天府之国”、“中华战略大后方”。成都创造的辉煌囊括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给了炎黄子孙以无尽的谈资。它有太多的传奇,又有太多的神秘,它的历史既让人心生向往,又扼腕叹息。

一、从龙脉来看四川和成都

先从中国的三大龙脉来看,中国有三大龙脉其中干龙(秦岭系)——起于阿尔格山。经青海、甘肃、出天水,入陕西,结西安。周、秦、西汉、唐皆建都于此。西安后再起终南山,东行至华阴而起西岳华山。华山自函谷关后一路顿伏,至河南熊耳出脉,渐落低平而结洛阳。东汉、魏、北魏、后唐皆建都于此。由熊耳再前行至登封而起中岳嵩山,嵩山逶迤东行而结河南开封。开封平原广阔,历为古战场,晋、宋建都于此。

中干龙尽结为东岳。自河南开封经考城行至山东结济宁,由济宁崩洪渡峡,平原一望无际,在运河跌断处,由此东行数百里,渐起渐高,至泰安而结东岳泰山。泰山北界黄河,南界长江,有如束带,两大江水夹送中干龙至黄海。

而中干龙的另一支自甘肃来,又分为三支,左东行为凤翔,中东行为西安,右南行为岷山结四川全省。四川古称西蜀,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长江四大川,故称为四川,其四水分别在宜宾、沪洲及重庆会合,流入长江。

从地理位置看,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米至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临崃邛山,西部是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丘陵、山区三分天下。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度很小,可以说平坦无垠,非常适于耕作。如此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使成都拥有无比优越的生存条件,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工,岷江水患变成水利,成都平原更是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就将成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往成都从古至今,成都乃是地灵人杰之地,且少有战乱的袭扰,分析成都地理风水与朝向。禹贡以昆仑——巴颜喀拉山——邛崃山为龙脉。

从地形上看,成都平原有“双龙护坝、三江润原”的风水形胜。即:龙门山和龙泉山拱卫川西坝子,涪江、沱江、岷江三江滋润成都平原。

如果我们就整个四川的龙脉来看,那么龙门山是靠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为少祖,左青龙为秦岭,右白虎为大雪山,案台为巫山,长江为水龙。但就成都来说,它的靠山就是岷山,左青龙为邛崃山,右白虎为龙泉山,峨眉山为案山,成都前、后边又有岷江、沱江环绕,可谓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而海拔高达4984米的龙门山主峰九顶山就是这一龙脉的龙首。

成都的来龙是岷山,去脉是牧马山。生龙飞腾,蜿蜒起伏,层层叠叠。半山结穴,就是风水中生气聚集的地方,穴位类形为突形,状如倒扣的平底锅,为宝鼎之象。明堂宽阔,生机盎然。周边远山以岷山,大雪山合围,左青龙岷山江源,右贡嘎蜀山之王,近处砂山秀美,前有峨嵋朝觐,后有瓦屋护卫,座拥邛崃天台,形局吉祥。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平原的中部,介于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之间。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方背靠青城山、龙门山脉等,可为座椅的背后靠枕。在风水学中为之“玄武”。左面东北方有九顶山,岷山,可为座椅的左扶手,在风水学中谓之“青龙”。右面西南方有峨眉山、大凉山,可谓座椅的右扶手,在风水学中为之“白虎”。前有龙泉山为案山。龙泉山西北方是成都市,东南方是龙泉湖,简阳三岔湖、仁寿黑龙潭,远处资阳、遂宁的丘陵山绕行四周谓之“朱雀”。

成都的母亲河岷江,也发源于阿坝州,通过成都平原,最后流向东南的乐山,它的大致流向也是从西北到东南的。在古代建筑风水学上,讲究的是背山面水、藏风纳气,所以,四川特别是成都的民居建筑都是坐西北朝东南的,就是背靠九顶山,面朝岷江。

近处有三面绕城的护城河,可谓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的成都市座落其中。风水关于水的关键是水口,来水称为“上水口”,去水称为“下水口”。成都的上水口是都江堰,下水口有三,一是合江亭府河南河汇聚;二是华阳,江安河和府河汇聚.

上下水口分别称为“天门”和“地户”,“地户”是财富汇聚之地,古人选址成都为四川的行政中心,也许是因其战略地理位置的考虑。成都三面环山利于防守,川西平原又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大粮仓,为其行政管理提供很多方便。左可顾德阳、绵阳、广元、巴中,右可管雅安、乐山、宜宾、西昌、自贡,前看资阳、内江、泸州、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地。

但是这里的风水也有过缺点。纳气不足。明堂不开,使得成都和重庆都无法成为中国的正真京都,纵然成立过几次小国,也不长久。南方云贵高原横阻,东北西北门户不开。这样的环境会导致灾祸。优点在于北方山势浑厚,利于人丁兴旺,纳东方之气。人文气息浓厚,人才辈出。好在以成都为省会。西北高、东南低的斜坡地块上,大门开东南,府看全川,一揽无余。弥补了明堂足。

二、从现代环境和地理方面来看

从地理方面来看,成都平原具有“五大飞地”特征:

一块远离海洋却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飞地”;

一块四周地形整体高耸区域里却低矮平展的“飞地”;

一块四周多灾害区域中却少灾害的“飞地”;

一块四周多战争摧残却此地少战争的“飞地”;

一块虽地处内陆深处却是国际大花园的“飞地”。

五大飞地对于百姓在于:

一、生活在成都平原绝对安全,很少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很少受战争的威胁;

二、生活在成都很丰盈,因为“水旱从人”就“劳而有果”,只要劳动就有果实,就生活无忧;

三、生活在成都平原很休闲,很舒爽。一句话,幸福指数很高。正如张艺谋所说“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五大飞地,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是大福、大运,故我统称为“天府飞来的风水宝地”。这就是“成都平原的上乘风水”。

第一上乘,天造风水。而“天造风水”有五大优越。

首个优越是,天造地理位置。四川盆地恰好处于中国季风区,并有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暖湿气流的输送,可叫“双风吹润”。

第二优越是,天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对于成都平原的“风水”意义在于:一、因整个大地形抬升,阻挡并分支了从北非和西亚沙漠地区带吹来的干热“西风”,南支气流绕道印度洋带来了暖湿“风”,让成都平原一改同纬度沙漠化的环境,变成了“雨水”异常充沛的绿洲,这种一挡“风”和一带“风”却带来的无穷之“水”,这就是成都平原最大的“风水”。曾有气象数值模拟专家做过实验:模拟中有意把青藏高原的地理参数取消,即青藏高原低矮平坦了,则中国东部包括四川盆地将是贫雨地带。因此,青藏高原对成都平原乃至中国的降水机制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个优越是,天造盆地。四川盆地对于成都平原的风水意义在于:一、紧贴青藏高原东麓,使得吹拂到成都平原水汽都限制盆地边缘。二、北面有自西向东的秦岭和大巴山两重山脉,阻挡来自北方的寒冷之“风”,阻挡盆地暖“风”北上流失。既确保盆地有富足的雨水,还使盆地成为同纬度带的“暖岛”,造就了成都平原虽远离海洋,但却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现象。三、盆地远离海洋又四周高山,受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几乎没有。四、成都平原恰好处于四川盆地的盆底,地质板块构造稳定,地震灾害也少,就连“5·12”特大地震,成都也安然无恙。五、盆地的“地理边界”演化为“文明边界”,对百姓生活带来一大好处——受外来战争的蹂躏明显少得多。历史上四川盆地遭到大的战争破坏只有五次,平均每800年才有一次大的战争威胁,而历史记载最为惨重的战争也只有两次。

第四个优越是,天造江河。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共同作用,带来的一个惊人的“风水”——造就了成都平原独特的“水环境”。

这个水环境有四大特色:

一、因盆地形状,水气就产生N次爬山运动,N次弯道运动以及N次狭窄运动,在平原边缘产生了“天漏”的雨环境,使得成都平原及其周围具有世界亚热带地区中最丰富的降水。

二、丰富的降水,又有两大地势台阶的高差,这么多的雨水需要排泄出去,就造就了平原河流纵横,江河之水特别丰富。

三、成都平原周边地貌类型和生态类型多样,有冰川、植被、湿地、海子和地下等多样的水涵养方式,保证了平原水源的源源不断。

第五个优越,江造平原。岷江、沱江和涪江,从高原奔腾而下,造就了地球上著名的冲击平原——成都平原,并滋润着成都平原。江造平原,对文明的产生和延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是,岷江文明正好就发祥在成都平原上。天造成都平原,从狭义看,“水”与“盆”是大自然赐给平原最独特的地理环境。从广义看,“高原”与“盆地”巧妙地聚集在一起,造就了成都平原自身和周边独特的风水奇迹。

第六个优越,天造花园。在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之中,天造了许多世界级的风景,构成了一块国际大花园区。成都离这个区域最近、最便捷,为生活在成都平原的百姓提供了超品质的休闲去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