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楹联(一)

 天下掌故 2020-10-28

作者简介:

    蔡集成,生于1953年,哈达街人。“老三届”最末一届,下过乡,挖过煤。1977年,考入师范院校,在教师岗位退休。

也说楹联(一)

蔡集成

(一)

楹联就是对联,我们也叫它对子;因为常常要贴在门柱上,所以又叫楹联。
这种文学样式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春联自不必说,喜联、寿联、挽联、立志联、行业联各有用处;就连写一篇文章,对仗也是很重要的修辞呢。
那年我去丽江旅游,看当地人家贴春联,可不少竟是白纸黑字,十分醒目。一打听,原来是家里失去亲人的,而且一贴就是三年;其实就是挽联,内容凄婉动人,表达一种思念。我挺有感触,丽江这个小城,远在西南边陲,茶马古道上,不光有精致的自然景观,还有这深厚的文化积淀。
对联是我们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小时候看《济公传》被里边一副对子震呆了:上联“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下联“远避迷途,退还莲迳(径)返逍遥”。书中交待,说公子李修缘(济公)失踪后,他的女朋友寄人篱下很是凄凉,出于无奈写了一联,申明谁能对出下联,只要年纪相当就以身相许。自然就有许多人前来应对,可惜水平有限;直到济公完成学业回来,见此情景,一按灵光,对出下联,点化女友赶紧出家。我想这副对联要是翻译成外语,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二)
我喜欢对联还是受我父亲影响。父亲十二岁上就给自家写春联,然后给邻居家、亲友家......我记事时,一进腊月,几乎天天晚上,父亲都在写,一直写到年三十的上午。那时没有卖春联的,一般人家都是买张红纸,找个会写毛笔字的,如此这般。
我十五六岁上也能提笔“涂鸦”了,主要是为减轻父亲的负担,我专门写贴在里屋、小屋或是其它无关紧要地方的。父亲小时候写对联,最常写的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简洁,省事,又切题;也写复杂点儿的,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写就是许多年。文革中,对联的内容突变,无人敢写那些传统的了,毛泽东的诗词一时间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门框。我记得写得最多的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等等。其他的也就是“红太阳光辉千秋照,毛泽东思想万代传”之类。
1974年,我在乡下教书,居然写过这样一副春联,上联是“阶级斗争永不忘”,下联是“路线斗争年年讲”,横批“红心向党”。这年年底,学校分来了个女教师,刚从知青中招工的。有一次她跟我讲起她家住在五中街蜡杨胡同的一家大院里,我就问她你们大门口是不是贴着一副对子,写的是“春风绿山野红书暖人心”,她非常吃惊,告诉我那是她父亲写的。从此对我青目有加,后来成为了我的妻子。说来很有意思,我那时就迷上了春联,不管是溜大街还是走小巷,看见对联,我就停下来欣赏一番;一看内容,二看书法。当年我岳父写的那副春联,还是挺讲究的,里面有“比兴”的手法,在那个年代,不失为一副差强人意的春联。
如今的春联可谓气势磅礴。走进文化市场,大红大金,光彩夺目,一看内容,两字搞定:“发财”而已。
 
(三)
有一年,承德市金山亭酒厂在《赤峰日报》举办有奖征联活动,题目好像挺简单,以“乾隆醉卧金山亭”为下联,征求上联,奖金还真不少。我没有参赛,事后看到报纸上公布的获奖对联,心生很多感慨。
这征联的特点是这样的:“乾隆”是年号,“乾隆醉”是商标,“金山亭”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又是商标,七个字含有四个专有名词,那么应对的联也需含有四个相对的词语。
我的前辈朱凤德先生以“碧玉歌鸣勤政殿”获一等奖,奖金是800元。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只是“碧玉”(女子名)对“乾隆”略显失重,“碧玉歌”是词牌。他还对了个“板桥宴饮蓬莱阁”,也是不错的,“板桥宴”和“蓬莱阁”都是商标名,只是“阁”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平声,这有点犯忌,在应征时我和凤德先生商量了一下,只好忍痛割爱。
我的朋友韩万明,是我地区著名楹联爱好者。他对的是“万里春游黄果树”,“万里”是人名,“万里春”北京老字号,“黄果树”既是景观又是商标,符合要求;但从内容上看不太协调。对联讲究的是“既对且联”,对联人称“袖珍诗”,一副好的对联应有一个中心旨意,应该是一首好诗。
后来我不揣冒昧,也对了一联,并就此事写了一篇短文,刊登在晚报文艺副刊上。我对的是“甘露歌飞芳草地”,“甘露”是汉宣帝的年号,堪堪对上“乾隆”;“甘露歌”词牌名,“芳草地”,地名,又是杂志名;从内容上看,《甘露歌》的旋律飘过了芳草地,乾隆爷陶醉在金山亭里。
每年春节,我地区都有“巧对楹联”的活动,大本营在红山区图书馆。
记得有一年,贾世谊老师出了一上联“《苍天在上》《渴望》《焦裕禄》”征对,这是三部影视剧名,观众兴趣很高。当时我也躬逢其盛,对了个下联“《大地回春》《呼唤》《孔繁森》”,自以为应该获奖,可最后获奖的竟是他人,那位对的和我的如出一辙,只是第一个剧目为《冰川脚下》,评委认为“下”字正好应对《苍天在上》的“上”字,所以高我一筹。那时我书生气十足,我说,《苍天在上》的“在”是动词,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下联必须有照应,词性不对,结构失调,岂是好对?贾老也力挺我,最后张占海馆长不得不妥协,把我对的也评为一等。
 
(四)
当年我教初中语文时,就把对联引入教学。比如我以“红山”征对,小孩子不知深浅,乱对一通;我告诉他们,这个词一语双关,既是红色的山,又可指地名或红山文化的专用名词。一经启发,可以应对的有:碧玉(指玉猪龙)、赤水、白水、黑水(均为地名)、绿树(植物名)、黄土(高原)、蓝鸟(汽车商标)等等。
1987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第一次以选择题的形式考了对联。以宋人晏殊的名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下联应为:A带水芙蓉点点雨,B丁香初绽悠悠云,C榆荚临窗片片雪,D柳絮池塘淡淡风。2004年高考的语言应用题中,正式推出“对对子”。我记得当年刚刚考完语文,有个学生就问我,老师“爆竹声声脆”,我对的“饺子个个香”行不?我笑了,说可以,你对的是真正的春联,放爆竹吃饺子,集中体现了春节的民俗特色,可我不知道评卷教师是否具有我的“慧”眼。
我经常和学生切磋联艺。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出了个联,“红山绿树集蓝鸟”,实际上就是我从当年“红山”对对而引发出来的,我把要点告诉学生,谁知不过两分钟,一个叫刘剑的学生就对“黄海宁波过东风”,三辆大轿车开过来了,我啧啧称奇,真是后生可畏。
2007年,晚报要搞个春节对联活动,李文宏老师让我出题,我共出了三个上联,一个下联,其中就有这一联。后来我在评奖时发现许多好对,如“白水长沙卧宝鸡”(三个地名),“碧野(作家名)青天(专用名词)舞紫鹃(红楼人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征联中,我的另一联是“滚滚金河水,逝者如斯,时迁史进”,我有意增加了难度;放进两位梁山好汉,一个“鼓上蚤”,一个“九纹龙”。有位读者应征下联是“巍巍木叶山,登之果然,石秀花荣”,我十分赞叹。后来我认识了作者梁树春先生,原来是我的学兄;“文革”中,他在二中读高一,我读初一。我用“八千年,玉龙舞,燕台辽塔,漠漠雄关凝碧血”征下联,也收到了好的对子,如“九万里,陶凤飞,佛音雅乐,悠悠古韵绕紫屏”;“九万里,大鹏飞,黄沙白草,茫茫天宇展英姿”,端的气魄不凡!
那年春节,我们四中高考补习学校因为住进了新楼,房子高了,门口多了,所以艾校长跟我商量,多贴几副春联,图个喜庆。大门口的对联,我写的是“明德精业,学苑惟溢人文气;奋进求实,校园但闻诗书声。”教学楼门口是“墨馨萦玉宇,看我挑灯亮剑;书香绕新楼,任他折桂扬眉。”学生宿舍楼贴的是“紫微栖凤,曾记院中牡丹秀;碧宫藏龙,且看庭前桃李香。”这一联,我挺欣赏。“紫微”指宫殿,“栖凤”“藏龙”,我是如何看好我们的学生。“牡丹”指代富贵,说来话长。我们学校所在地二东街,当年人称赤峰城的华尔街,名门望族,多居于此;我们校园是元隆张家的府邸,最后的主人叫张式纲,叔伯排行老九,是个军医,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1947年殁于锦州战场。他的妻子是支新老师,儿子张康宁是我的学兄,当年二中高一四班的,我俩多有交集。
这一年,英才学校和四中合并,留守在东校区的领导让我编写一副春联,虽说学校撤了,但也得过年。我写的是“掬丹心,孕蓓蕾,琴韵悠,书声朗,几度韶光美;洒碧血,育英才,芝兰秀,桃李香,何日彩云归”。
想起昔日辉辉煌煌的英才学府,我谨以此联表示缅怀之情。

                     打赏扫码  谢谢抬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