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滑县 --龙文化的发源地

 瑞视觉 2020-07-13
滑县 --龙文化的发源地

田学用 杨启贤

龙,传说中为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它能腾云驾雾,潜海升空,行云布雨,变化无常,神秘莫测,是华夏祥瑞文化中最高代表的神物。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蕴含着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我们知道,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文化符号,自然界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龙。很多人都心存疑问,我们的祖先何以创造出这种神奇的灵物?它的生物学原型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中原大地生存过这种动物吗?笔者非专业研究人员,只能从涉猎的一些资料中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存疑之处愿与读者共商。

其实,我们滑县这块土地上就曾有龙繁衍生息,滑县就是龙的故乡,是华夏龙文化的发源地。 

一、滑县养龙,史书多有记载

 

下面仅列出古代文献上记载比较典型、系统的部分资料:

1.上古虞舜时期,董父在今之滑地豢龙,被赐为豢龙氏。

《左传》是成书于春秋末期的我国最早的详细编年体史书,其中《春秋·昭公二十九年》载:“昔有飂(liáo,今作廖)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shì,同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zōng)川。” 史称董父为豢龙氏之祖。

南宋罗泌所撰写的《路史》,是记述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的著作,其中的《后纪》卷十一载:“当舜之时,人来效(献)龙,求能食之。高阳(颛顼)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曰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这两段文字说的是古代有个叫飂叔安(颛顼的后代)的,他的后人董父,懂得龙的生活习性,非常喜好驯养龙。他驯养龙是为了服侍帝舜,帝舜就赐他姓董、氏豢龙,并把他封到鬷川这个地方。

那么,当年董父为帝舜豢龙之地究竟在哪里呢?史家说法不一。目前,山西省闻喜县不仅把当地看作是董姓的发源地,而且认为是董父的豢龙之地,笔者对此说不敢苟同。《左传》所记“封诸鬷川”,肯定不等于“豢龙于鬷川”。我们知道河南省及周边省份有多处与豢龙有关的地方,但董父真正的豢龙之地当在今天的滑县。

东汉末年王符著的《潜夫论》中云:“故王屋有龙逢洞,长安有龙逢居,惟韦城为古豕韦国,董氏之豢龙实居于此。”罗泌在他的《路史·国名纪》丙卷说的更加确切:“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

民国初年的《曹南文献录》是一部很有历史价值的书籍,其中谈到此事时也说:“观城县亦有豕韦城,然韦乡古国,终以在滑县为是,故豢龙氏初封之地,亦当在滑之古豕韦国。”

滑之古豕韦国,后人又称豕韦城或韦城。1983年,滑县文物管理部门曾在滑县东南万古镇妹村发现了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重修城隍庙的石碑,确认今妹村即古韦城所在之地。

2.夏代帝王孔甲执政时,刘累在今滑境豢龙,被赐为御龙氏。

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的《竹书纪年》载:“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

刘累豢龙一事,《左传》记载的更加具体,其中的《春秋·昭公二十九年》载:“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即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孔甲)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hǎi)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求之,惧而迁于鲁县。”

以上说的是,自帝舜之后这里世代都有人养龙。到夏朝后期有一个叫刘累的人曾向豢龙氏学习养龙技术,这时正是夏朝第十四位帝王孔甲执政,他在黄河和汉水各得到两条龙,就召来刘累进行驯养。因刘累养龙技艺精良,很受孔甲赏识,就赐之为御龙氏。后来一条龙死了,刘累给孔甲做成了肉汤,孔甲一吃,觉得味道鲜美。不吃则罢,一吃就上了瘾,于是派人继续向刘累索要龙肉汤。可是,刘累到哪儿去弄那么多龙肉让孔甲吃呢?他怕事情败露,为了保命,就逃到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去了。晋代著名史学家杜预注:“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豕韦城。”上述史料表明,刘累豢龙在豕韦城,御龙氏起源于滑境。

史料上写的真真切切,地方史志和其它文献上也都有明确记述,豢龙氏董父、御龙氏刘累之豢龙的确切地点,当在滑境内豕韦氏之故国所在地——韦城(妹村)。
二、豢龙井与豢龙庙历史上确实存在

 

滑地豢龙,除文字记载外,还有实物为证。

1.南宋时豢龙井“尚存”

开始是虞舜时期的豢龙氏董父,后来是夏朝后期的御龙氏刘累,这里的先民世世代代从事养龙职业。为了适应龙的生活习性,并且便于扑捉,他们在豢龙池边挖了一些“土井”,并且井井相通,后人就将这些“土井”称之为豢龙井,史书也多有记载。

《路史》云:“滑州故韦城内有豢龙井,在韦城东南隅。夫以龙之腾跃风云,变化不测,乃可以豢之。事亦奇矣。”其中的《国名纪》丙卷载:“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

南宋史学家、天文学家和科学思想家郑樵所著的《通志·氏族略》载:“韦氏:亦曰豕韦氏,风姓。杜预云:彭,商之伯国。今滑州韦城即其地。能豢龙,故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尚存。”

以上资料表明,豢龙井历史上确实存在,至少到南宋时期其遗址“尚存”。

清乾隆丁丑(1757年)《滑县志》《龙井烟迷图说》文:“豢龙井在城东南五十里废韦城东南隅,即古豢龙氏之乡。” 由于岁月风雨的剥蚀和黄河水患的肆虐,特别是韦城被黄河水淹没后,豢龙井被泥沙淤埋,其确切位置已经很难确定了。故该《志》很无奈地说:“今考其地,烟迷雾结,不可辨识。惟农耕野老每指其古井遗址,犹传为美谈”。从此可以得知,在清代乾隆年间,当地老农还可以指出古井遗址的大概位置。现今万古镇妹村一带的老人仍然在给后人讲述:村南地有一眼古老的“龙井”,晴天时在几里地之外能看到从井里往上冒青烟(水蒸气),高达数丈,可是,当你走到跟前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井在什么地方。

至于豢龙井究竟在什么位置,所冒青烟是否真有其事,古老的遗迹成为历史烟云,已无从寻觅了。但是这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却给后人留下许多有趣的启示和奇妙的遐想,为人们世代传诵。至清朝中期,文人墨客给它起了一个十分优雅动听的名字——“龙井烟迷”,并与滑县其它著名景点共同命名为滑县十二大美景,在旧《滑县志》上有详细记载,并配有画图,历代文人亦多有咏诵。

滑台十二景诗--龙井烟迷

清顺治九年(1652年)县令王鼐(nài,山东历城人)曾赋《滑台十二景诗》,其中一首为:

龙井烟迷

刘累当年曾豢龙,果然此地有遗踪。

瑞烟蔼结连清汉,异彩光生照碧茸。

韦国城边寻古迹,滑州井畔有云封。

异人异物传奇事,怪底高吟客兴浓。

清朝举人成朝彦(滑县董固城人,雍正乙卯举人)曾赋《滑台十二景诗》,其中一首为:

龙井烟迷

豢龙一事最为奇,吾滑自古曾有之。

豕韦城边传旧井,雾横烟结满弥弥。

清朝另一官员张同堂(清丰县人,同治举人)曾赋《滑台十二景诗》,其中一首为:

龙井烟迷

多年古井任云封,旧迹分明忆豢龙。

惆怅韦城烟锁处,飞腾无复再来踪。

为彰显历史遗迹,2014年村民自动捐资,在村头竖立了“龙井烟迷”四棱碑,并将以上诗句镌刻于碑面之上,供村民和路人阅读、欣赏。

2.北宋时豢龙庙“庙貌仍存”

龙能敖翔于天地之间,腾跃于江海之内,主宰人间生死祸福,是古人崇拜和敬畏的神灵之物。故先民在豕韦国豢龙故地修建了豢龙庙供奉龙王之神位,朝夕顶礼膜拜,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豢龙庙最初建于何时已无年代可考,但至少在北宋时期仍香火繁盛。

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赠号温国公)代理韦城知县,当年夏天久旱无雨,他便率全县官员和当地百姓到豢龙庙求雨,祈降甘霖,以除旱情,并写了一篇《豢龙庙祈雨文》,后载入《温公集》。清雍正三年(1725年),滑县为河南省卫辉府管辖,《卫辉府志》将此文录入,清乾隆丁丑《滑县志》亦录有此文。

豢龙庙祈雨文

年月日,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韦城县事司马光,谨率吏民,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豢龙之神曰:

昔者圣王设官分职,畜扰神物以为人用。后世长业,神实继之。知龙嗜欲,服事夏后。王嘉神劳,胙(zuò)以此土。岁祀超忽,庙貌仍存。阖县奔走,春秋荐献,却实祈福,保佑斯人。今大夏将尽,而历时不雨,谷苗槁死,不可复植,仓廪无储,民将何恃?民实神主,神实民依。百姓不粒,谁供神役?邑长有罪,神当罚之。百姓无辜,神当爱之。天有甘泽,龙实司之。以时宣施,神实使之。槁者以荣,死者以生,旱气消除,化为丰登。自迩及远,粢(zī)盛牲酒,以承事神,永永无斁(yì)。伏惟尚飨!

司马光的《豢龙庙祈雨文》明确指出:“庙貌仍存”,说明至少在北宋时期,豢龙庙依然是韦城县内的一处重要祭祀场所。

民国《重修滑县志·祠祀》也记载:“豢龙庙在城东南五十里废韦城内,即妹子村”。

以上记载均表明南宋之前韦城确有豢龙井、豢龙庙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滑县曾是豢龙之地。

清乾隆丁丑《滑县志》对韦城被淹没的原因作了明确记载:“韦城废县,金明昌时河水淹没,有古浮图,已淤两级。”《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也说:“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黄河大改道。”韦城地处行洪要冲,河水如发疯的野兽,挟带大量泥沙,奔涌而至,致使城内的古塔(浮图)淤埋两级。可见泥沙之多,水势之大,昔日繁华的县城顿时成为泽国,原居民四散逃生,无一存留。大水过后,这里一片荒凉,韦城县也“废县为镇,省入白马”。大约至元朝初期,才有张姓和郭姓人家来此拓荒,现今妹村诸姓四千余人,均为元朝和明朝移民后裔。2014年,村民自动捐资勒石竖立“豢龙庙遗址”纪念碑,以示历史遗存。

  三、龙形象的基调是鳄鱼

众所周知,龙只不过是备受先民崇拜的图腾,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具有灵性的神奇动物,其实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人们所崇拜的龙。那么,我们的先民养龙从何说起呢?

下面介绍一些学术界颇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知道的龙的形象分别取自不同的动物特征:鳄头、鹿角、蛇身、鱼尾、鹰爪,体现了整个远古文明对自然的敬畏。龙形象的起源来自于我国先民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崇拜。

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龙呢?《辞源》《辞海》给出了权威的定义:《辞源》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那么,是哪些动物最后变成龙了呢?这一点,《辞源》《辞海》没有讲清楚,历代学者们对龙形象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蛇说、鳄鱼说、蜥蜴说、马说、猪说、恐龙遗存说、雷电说、龙卷风说等等。
    据资料所知,最早明确提出龙的原形起源于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先生。他在1934年就提出了“龙即鳄鱼”的观点。旅居加拿大的古史学者许进雄认为,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而扁长且有利齿,是鳄鱼之外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还有不少专家提出:“龙形象的基调是鳄”,龙“其实就是鳄鱼的最早称呼”,“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近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为“龙即鳄鱼”提供了实物佐证,很快“鳄鱼说”成了龙形象起源的主流。

1987年,考古学界有一个重大发现。濮阳市在老城西南角的西水坡修建了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在配合施工的考古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当叠压在最深处的文化层被清理出来之后,令人惊奇的是,一组远古时代的墓葬遗址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墓葬的随葬品中,挖掘出了由蚌壳摆塑的“蚌壳龙”,这在仰韶文化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专家们一致认为,“蚌壳龙”在考古断代上属仰韶文化早期遗迹,在形态上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了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135年)。因濮阳是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墟,因此专家们遂誉称“蚌壳龙”为“中华第一龙”。专家对“蚌壳龙”图案进行了精心测量和研究,结果发现其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鳄类基本一致。此外,“蚌壳龙”眼眶和鼻端向上突起的特点,也与鳄类适应水面生活所进化的特征相符。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龙的原始形象当起源于鳄鱼。

濮阳出土的蚌壳龙

当代著名学者何新在《龙:神话与真相》(1989年)中说:“古中国大陆和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动物。这种巨型爬行动物,以及与其形状相近的其他几种爬行动物,其实就是上古传说中所谓‘龙’的生物学原型。换句话说,‘龙’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

不独如此,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鳄鱼纹的彩陶。鳄鱼相貌狰狞,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经常半潜水中若隐若现,行踪诡秘,给了人们很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而且扬子鳄每在雷雨来临之前往往浮出水面,而雨又来自空中,因此古人认为它有降雨的神能,并想象它能飞翔。在远古的蒙昧时代,鳄鱼这种有别于其他大型动物的特殊习性,引发出了人们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人们对雨水的依赖性更强。由此,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鳄鱼,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

龙的幻化形象具有鳄鱼的全部基本特征:披满鳞甲的身躯、长颚大口、头顶的翘鼻、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大而圆的突起眼睛、粗壮的长尾、强健的四肢和利爪、有横条纹的腹部。以鳄鱼为原型,经过历代文人、工匠们的想象和加工,增添了像鹿一样发叉的角和长长的须,更彰显出了几分威猛和灵性。随着人们宗教信仰的演变,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美化,这种动物的形象逐渐演化成了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物,于是便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能喷云吐雾、威风凛凛,并且具有一定美感的龙的形象了。如果你拿龙的图案与鳄鱼作比较,虽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我们仍能找到它们二者之间很多相像的地方,自然界再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比鳄鱼和龙更接近了。笔者选取了几张图片,读者只需粗略比较一下,相信你一定会豁然开朗,解除长期困扰你的心中谜团,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龙形象起源于鳄鱼。

故宫乾清宫房檐上的装饰

广州鳄鱼公园的鳄鱼

龙头石雕

鳄鱼头

   四、古时中原地带确有鳄类生存

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夏商以前的气候是《水经注》所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的温热带景象。古气象学也表明,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中原地带历为黄河冲积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沼泽密布、河流纵横、草木丛生、植被丰茂,为大象、鳄鱼等大型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

那时,中原地带曾有大量野象生存。河南省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就是象形字“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省简称“豫”的由来。1973年甘肃省发现了一副骨架完整的大象化石,被专家命名为“黄河象”,我国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就有一篇专门讲述“黄河象”故事的课文。根据现代大象的生存条件,可以推测出古代中原地区有过怎样的自然环境。考古工作者曾在洛阳、宝丰、巩义、鹤壁等多地发现过大象化石。只是后来天气变冷,雨量减少,大象的栖息之地才逐渐向南方迁移了。

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兖州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夏文化的发祥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都曾发现有不少鳄鱼的残骨。在山西汾水流域出土了很多鳄化石,被世界古生物界公认并定名为“汾河鳄”。据中华民族史专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古鄂国的“鄂”就是世代以养鳄、驯鳄为业的族氏。其国最先居于今山西省乡宁县一带,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鳄的分布逐渐向南转移,古鄂国也随之南迁,最后定居于长江南岸的鄂城一带(今湖北省鄂州市),这一地区现在仍有扬子鳄生存。

不少文献中也有关于中原地区生存鳄鱼的记载。如《礼记·月令》:“季夏之日,……天子居明堂,……命渔师伐蛟取鼍(tuó,鳄类的爬行动物),登龟取鼋(yuán,鳖)”。周代的都城先在西安,后在洛阳,这个记载说明这一带当时也有鳄类生存;《濮州志》记载,山东鄄城有豢龙井,附近的菏泽也有养龙的地方……

以上资料说明中原地区在古代确有鳄类生存,它的绝迹和大象从中原地区南迁是一个道理。

既然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有鳄类生存,而鳄类又是龙的原型,所以前面所说的豢龙氏、御龙氏所养的“龙”,其实就是鳄鱼。而豢龙氏、御龙氏,就是豢养鳄鱼的氏族。

那么,古人豢养这些凶猛的鳄鱼是做什么用的呢?

1. 取皮制鼓是养鳄的主要目的

上古时期用鳄皮制作的鼍(tuó)鼓十分贵重,曾广泛用于军队、祭祀及有关礼仪之中。举行某种仪式时用鼍鼓作为乐器,击打时“嘭嘭”作响,产生一种令人庄严肃穆的感觉。《诗经·大雅·灵台》篇,有“鼍鼓逢逢”一语,是最早关于“鼍鼓”的文字记载。这表明周代人仍取鼍皮制鼓。

鼍,为两栖卵生爬行动,吻短,成年体长二米左右,背部、尾部均有麟甲,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太湖等地,是中国特有的生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鼍字或作“鱼单”。《夏小正》有“鱼单”,并有“二月剥其皮”的记载。《传》曰:“以为鼓也。”顾起说:“鱼单与鼍通”。《考工记》:“凡蒙鼓必以启蛰之日,谓此时也。”这里的“鱼单”无疑就是鼍。鼍是一种冬眠动物,《夏小正》之“二月”正是现今的农历二月,恰好是鳄鱼结束冬眠、出穴求食的时候,因而是最易捕获的时期,也是剥其皮以蒙鼓的最佳时机。

20世纪70年代末,在山西省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鼍鼓,是目前所知中华大地上的第一面鼓。鼓腔由空心的树干制成,外施彩绘,像一只上小下大的木桶。它出土时鼓面已朽,但鼓腔内仍可见散落的鳄鱼皮。经测定,约在公元前25~前20世纪,属夏文化。将鼍鼓用于陪葬,可知当时是视其为宝物的。

其实,用鳄皮制作鼍鼓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颛顼时期已有制作鼍鼓的传说,山东省兖州出土有新石器时期遗址的鼍鼓,《吕氏春秋·古乐》也曾记载杀鼍取皮蒙鼓的事实。

由于鼍鼓用途广泛,所以上层统治者就需要大量的鳄皮。而捕获成年的野生鳄在当时是有很大困难的,所以必须有专门的驯养基地,专职的饲养人员,独特的驯养技能,且世代相传,因此这些养鳄之人便被称为豢龙氏、御龙氏。

2.豢龙是为了御龙

上古时期,河湖、沼泽甚多,人们行路很不方便,又有虫蛇之害。驯服凶猛的鳄鱼供人们行走沼泽时骑乘驾御,可以起到舟楫等任何水上交通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即使现今,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等一些热带国家及我国广东省的动物园中,还有专人驯养鳄鱼,骑乘其上遨游湖中,以供游人观赏(见上图)。在濮阳出土的“蚌壳龙”旁边,有一个同样用蚌壳垒成的人骑龙图案,实际上就是一幅生动的御龙图。可以说,这幅图案是距今六千多年前原始人驾御鳄鱼奔行于波涛之中的真实写照。

历史文献中有不少有关“御龙”的记载。大禹治水时,为便于勘察水情,曾驾龙在洪涝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佩文韵府》于“御龙”条下引《括地图》记:“禹平天下,二龙降之,禹御龙行域内,既周而还。”《博物志》有“禹使范成光御龙以行于域外。”这里的“御”,就是驾御乘骑的意思。

综合以上分析,从虞舜时期的董父至夏朝后期的刘累,前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内,今之滑地世世代代都有人专事养龙,并且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封赏。可以肯定地说,滑县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豢龙之地,是华夏龙文化的源头。


作者介绍:

   田学用:1943年出生,滑县枣村乡南屯村人,大专文化程度。1965年入伍,1982年转业到滑县司法局任公证处主任,2003年退休。长期潜心研究滑县地方历史文化和起源于滑县的姓氏。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杨启贤:河南省滑县万古镇东妹村人。1948年出生,河南师范大学毕业。曾任乡镇党委书记、滑县一中校长、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职,现任方中图书馆馆长。与人合著或独著《高考心理指导》《教学心理与教学艺术》《数学思想方法解读》等专著,分别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写了《平面几何证题研究》《小学数学应用题研究》教师培训教材。退居二线后,热衷于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研究,曾撰写多篇论文。

总      编:磨镜堂

执行总编:上官文风

编      辑:云飞 扬  文米十  笛舞清韵  蒹葭 

 ————————————————————

本期责编:卯金刀  制作: 卯金刀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