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保姆纵火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善良须有度

 hanyu118 2020-07-13

多年以前,笔者写过题为《回归人性》篇章,文中因“善良须有法度”的观点,备受指责;本次再续前言,还是坚守旧时谈。在中国现行的教导体系中,同情弱者,善良待人;这其实是农耕社会时,人与人之间都知根明底,待人接物之善,大多为良果;时至今日,社会交往以经济为趋向,人与人之间,失去规则,就易入邪道;如此时,再把漫无边界的善,来作为运行准则,本身就有“公共纵恶”之嫌。

因善心结恶果,假善意行恶事,类似案件时有发生;为何如此,皆因把不好度,以至于善恶皆爆棚。主流意识,皆有“重德轻法”脉络,德为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尚有相当约束力,一旦开放奔涌,德的约束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律法森严,方能显示威力,而律法,就是约束“恶”之法码;而所有的善良,都须在法度中运行,否则,视为恶或纵恶。

城市当中,多有乞者,方式不一;或红绿灯路口敲窗,或街边举牌示弱,或铺前席地演残,对于此类,笔者从未施之半文,也鄙夷那些“爱心爆棚”人士;原因无他,自以为是的善良,却在纵容这些恶劣行径;你用伪装善心的硬币,砸坏了城市秩序,助力骗乞者恶行;直接后果,是模糊了善恶之界,失去了尺度与法度,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地,实际身处恶狼谷;至于事例,随便搜搜,即有过万码数,何须多言。

抑恶扬善,从来都是人性底线;欲以“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为来约束,除了极个别端坐神坛者,更多时候,底线经常被踩踏;所以说,存为善之心,行为善之举,靠自觉是不足以恒久的,必须要有规则来划定红线。单以浙江的保姆纵火案来看,主家对其不可谓不善,尤其是在发现保姆一再偷窃家中的奢侈品来卖钱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宽厚包容;然则,人性本恶,在恶欲膨胀之时,哪怕接纳再多善意,都有可能被视之为不知或无知,以至于在邪念横生,带来恶果。

千年来的惯性,对与人为善的要求过于苛刻,仿佛一个善良的人,面对不公不可言语,面对小人只能退让,面对坏事也要包容;更有将道德的力量置于律法之上,这在农耕时代,确有其独到之处;现实情况是,当下中国,乡村式微,城镇崛起,昔日那种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的乡规民约式的规范,早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需求,更难以对人际交往形成实际约束力。先贤有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由此及彼,主流意识,更宜宣扬凡事依律法,方可让诸事有规可循。

  俗话说:斗米为恩,担米成仇话虽有些偏颇,却不无道理,也经常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应证。这无关善之大小,也无关恶之有意无心;有人说,是无规则的滥善,让受之者理所当然,以至于出现善有恶报。这话说到痛处,却非病根。笔者认为,病根在于,善心本仁,人性本恶,仁恶之间,如无规则约束,则让恶念无所顾虑,以至于后果难料。

人,无论势之强弱,皆有“望山看天”之本性善良,意味着纯真友善,待人接物没有恶意然而,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度者,一则为尺度,二则为法度无度之,难有果。


作者简介杨文灿,资深媒体人。籍贯湖南衡南,现居广东顺德。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作者更多作品:

杨文灿:人民好想听人话

杨文灿:梨村(组诗)

杨文灿:落单的麻雀

杨文灿作品:底线的度量衡

杨文灿: 感怀流逝的时光

旧俗新俗,有文化有实力就会不俗

杨文灿:谁的娘家都有娘

杨文灿:奥运这东东,就是众乐乐

杨文灿:教育病灶,在规则执行有失公正

杨文灿:下车后,谁来接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