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别南宋,你不应该只记住文天祥和崖山

 听雪楼75iz4v14 2020-07-14

小炒注:死亡不是爱的终点,遗忘才是。


只要为你活一天 黄英华 - 功夫 电影原声带

1273年,抵御蒙古将近40年的襄阳陷落,南宋防御体系开始崩盘。

1276年2月4日,伯颜率领元军攻占南宋首都杭州,第二天,宋恭宗率领文武百官向北朝拜,举行和平受降仪式。南宋实质灭亡。

地方迎来一股“投降潮”,只有少数宁死不屈,表现出来的气节震撼人心。他们的光芒没有任何理由被历史课本中的文天祥所掩盖。


1
永驻扬州心间的双忠祠

老扬州人,几乎无人不知双忠祠,那是为了纪念南宋抗蒙民族英雄李庭芝、姜才。80年代被拆除,如今只剩下照壁,贴着乱七八糟的各类广告,成为扬州人心中的一大遗憾。

杭州投降后,扬州便成为一座孤城,已经被元军围困多日,早就断粮。百姓甚至开始吃死人的肉,惨不忍睹!扬州将帅李庭芝和副将姜才在崩溃的边缘。

2月20日,恬不知耻的南宋谢太后,下诏书命令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登上城墙说:我奉诏令守城,从来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

'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宋史 卷四百二十一》

2月底,南宋朝臣北上元大都,路过镇江,谢太后又下诏给李庭芝:“现在我与太子都已经称臣顺服,你还替谁守城呢?”李庭芝不回答,令开弓射使者,射死一人,使团撤走。

亲眼见到朝廷被俘虏,李庭芝和姜才悲愤不已,他们在扬州城内广发英雄帖,凑足4万民兵,由姜才带领追击元军,试图抢回南宋宗室。不幸的是,元朝的援军及时赶到,姜才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元军将领阿术劝降姜才,只得到一句回复:“吾宁死岂为元将耶!”

3月,元军将领阿术驱降兵到扬州城下,旌旗遍野,阿术的使者拿着诏令来招降,李庭芝打开门让他进去后,就杀了他,把诏令放在城墙上烧了。

附近的城池因为粮食耗尽而纷纷投降,但李庭芝依然坚守。扬州早就断粮了,士兵把能吃的都吃了,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可即便如此,李庭芝和众将士没有一人投降,宋军的战旗仍在扬州城头飘扬,依然在创伤元军。

1276年5月,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在福州拥立宋端宗,并诏李庭芝率军前来勤王。接到命令后,李庭芝激动不已:大宋还在。他迅速行动,与姜才率七千兵马南下,前往投奔宋端宗。

李庭芝前脚刚走,他特意留在扬州的副将朱焕就开城投降了。元军便全力追击李庭芝,把他和姜才包围在泰州。元军知道李庭芝不好对付,便使出下三滥手段,将抓到的扬州将士和他们妻儿老小赶到泰州城下

在元军的心理攻势下,宋军斗志全无,守将打开泰州城门。李庭芝和姜才率军与元军进行了惨烈的巷战,大势去,李庭芝跳水自杀,因水浅而未殉。元军将他们二人押往扬州,阿术爱其忠勇,极力劝降,二人一心求死,不为所动。

姜才甚至破口大骂:姜某生来只为宋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对元称臣!二人同时被杀害。没有了带头人,苏南全部落入敌手。

《宋史》记载,二人殉国时,扬州百姓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李庭芝和姜才的英雄事迹,被后人收入正史,著有宋史》卷 421《李庭芝传》宋史》卷 210《姜才传》。

李庭芝和姜才的雕像

扬州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守城英雄,在扬州城内建立了双忠祠,坐落之地因此得名“双忠祠巷”,即现在文昌中路百盛商业大厦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因修路被拆除。偌大的扬州,却没有英雄魂的一寸之地,可悲可叹!

2014年,李庭芝和姜才的后裔齐聚扬州城墙,呼吁重建双忠祠

2
无人不祭李潭州:长沙抗元之战

李庭芝坚守扬州的同时,李芾 [fú]坐镇潭州(长沙),等待元军的到来。1275年9月,阿里海牙率领数万大军抵达潭州城下。一场英雄的保卫战展开了。这场战争的惨烈,不输崖山海战。

李芾并不是潭州的“地头蛇”,而是两个月前临危受命。好友劝他不必去送死。李芾慷慨地说:“吾世受国恩,虽废弃中,犹思所以报者,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他不仅自己去了,还把家人全都带过来了,以示决心

元军到达时,湖北和江西均已陷落,潭州已无援兵的可能,城内的正规军民只有3000人。

潭州军民苦守3个月,弹尽粮绝,危在旦夕。元军派人来劝降李芾,李芾当场诛杀使者。

除夕之日,元军开始登城,大势已去。

守城参谋尹谷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关掉大门,把所有的柴火堆积到一起,点火!邻居前来救火,只见尹谷在烈焰中正襟危坐,毫无惧色。全家老少葬身火海

李芾闻讯赶到,感叹不已,以酒祭奠,叹道:“尹谷真男子也,先我就义矣!”

当晚,城已破,李芾端坐熊湘阁,召来心腹部将沈忠,说:“吾力竭,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沈忠含泪应允,用酒将李芾家属喝醉,一一处死,李芾随后自刎而死。

沈忠当晚回家,杀了自己的妻子,然后纵身火海。 

李芾全家自杀的消息传出后,潭州百姓闻知此事,“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者累累相比”。

岳麓书院的几百名学生,自告奋勇,上阵杀敌,城破之后,纷纷自杀殉国。

安抚使参议杨疆跳水自尽,妻妾没来得及劝阻,一道殉难。

悲壮的潭州之战,历时三个月,给予元军重大创伤,他们故技重施,准备屠城报复。欧道获悉后,不顾安危,立即前往阿里海牙大营。临行前有人劝阻,他答道:“我一人即使受刀砍斧劈,又有什么可惋惜的!假如能使百万性命免于杀戮,我此行不是很值得吧?”阿里海牙被他的勇气和言辞所打动,答应不屠城。长沙得以保全。

人们为了纪念李芾,在他殉难的熊湘阁修建了李忠节公祠。大学士李东阳作记: “马殷宫前江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洲。”其英雄事迹被收入《宋史》卷四百五十。

3
四川虓将,张珏守重庆

1259年,蒙哥在钓鱼城战死,张珏就是副总指挥。

此后十余年,元军屡次进犯重庆,均未占到便宜。1276年南宋投降后,兵败如山倒,1276年底,南宋国土仅剩下沿海潮汕地区和川蜀元军对川蜀发动总攻。

1277年10月,万州天生城被攻破,守将上官夔与元军展开巷战,力竭身死。11月,泸州弹尽粮绝,出现人吃人的惨象,守将王世昌自缢。12月,皇华城失陷,守将马堃在巷战中伤重被俘,拒不投降,被害。

四川的抗蒙体系

自此,重庆彻底孤立无援,成为孤城。元军派人劝降,张珏严词拒绝,并计划突围,扭转不利局面。

1278年1月,张珏派总管李义率领军队进攻广阳坝以解围,战败而全军覆灭。2月,破绍庆府,守将鲜龙被俘,湖北提刑赵立与制司幕官赵酉泰自尽殉国。张珏率兵冲出薰风门,军队大败,解围再无可能。

此时重庆城中粮食已尽,张珏部将赵安劝说张珏投降,再次拒绝。赵安打开城门投降,张珏率兵巷战,渐渐不敌,于是用小船载着家人向东逃往涪州,中途用斧头砍船打算自沉,船夫夺掉斧头丢入长江中,张珏跳起来想投水被家人挽持住不得死。

第二天,张珏被追击的元军俘获,押往京师。

1280年,途中经过西安东北的赵老庵,张珏解下弓弦在厕所中自缢,以身殉国。后人著有《宋史·张珏转》。

如今的重庆七星岗,有一个通远门遗址。进门就能看到一组浮雕,展现张珏守重庆之役。


钓鱼城有一个忠义祠,建于明清时期,“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赫然陈列着张珏的长生牌位。


4
南宋的最后一座城池

钓鱼城守将叫王立,是张珏的副将,1275年奉命守城。张珏败走重庆后,整个四川仅剩下钓鱼城还没有攻克。到1278年底,沿海的宋军退缩到崖山这个荒芜的小岛。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钓鱼城是南宋的最后一座城寨

当时,钓鱼城所在的合川地区,连续两年大旱,城中粮草无存,军民易子而食。外面的元军则将钓鱼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钓鱼城已经与蒙元鏖战36年,大小战斗200余次,蒙哥汗亦葬命于此。城池一旦被攻破,屠城在所难免,这也是蒙哥汗的遗命: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王立只有两条路:1、拼死抵抗,遭遇屠城;2、投降,保全10万百姓性命。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王立曾说过一句话:“某等荷国厚恩,当以死报,然其数十万生灵何?今渝城已陷,置制亦擒,将如之何。


1279年1月,崖山海战正在进行,王立向元军献上投降书,条件是不伤害城中军民,不降旗,不收兵器,不改县志。之后,三十余名守将自刎殉国

1279年3月,崖山海战结束,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不复存在。


王立后来做了元朝的官,开仓济民,爱民如子。1301年辞职,后被元朝皇帝赐死,享年50岁。

王立的投降,让他成为历史争议人物,钓鱼城的忠义祠,也没有他的牌位。王立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是张珏的部将,一向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四面出击元军,他当然明白开城降元对个人历史名誉的影响。在守城已失去任何意义的情况下,为了百姓生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放弃个人的一世英名,成全10万百姓的生命。这个抉择固然痛苦,但又有何不值?他如傅作义一般,诚然不得公开供奉,但也配得上造福于民的英雄。

歌剧《钓鱼城》中的王立


小结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有一句台词直击人心: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我们的民族英雄远远不止历史课本中的那几位,政府多建设和翻新纪念馆、百姓多去观摩、媒体多些文字,那我们的英雄就是幸福的。

一句高大上的“民族大融合”,远远不能掩盖南北朝、蒙宋之战、清军入关的惨烈。对于那些惨死在屠刀下的中原百姓而言,民族大融合是一种美化与辩解。

战争与死亡带来的民族大融合,是悲剧的副产品。

而那些试图阻止悲剧发生的慷概之士,尽管是螳臂挡车,但他们的精神与风骨照耀后世!

END
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安西”,提取阅读

唐朝军队的《孤军守土四十载,少年白发无人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