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世界】袁海东:石头村散记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放飞文学梦想
关注

【第49期】

图片选自网络


石头村散记

河南南阳      袁海东

常言说,看景不如听景。在这里,听景不如看景。

我来的时候,是初冬的天气,树叶已经凋零,房屋形貌便展现无遗,似一个个风格不同的健美者,裸露着发达的肌肉,粗犷豪放。

我被它们触动了心灵,或者说,是一种震憾。

它们都是赤裸裸的石头石片相叠相加,没有水泥石灰等粘合物,有大的石块,更多的是片石,来自周围山地的原物,不加雕饰,不隐缝缺。

我在深思,村民的祖先是如何建造这些院落的。

如今,我们乘车在内乡岞曲乡的一个路口下柏油路,转了一个弯,就到了吴垭村口。

当年,他们是在深山老林之中,山路曲折蜿蜒,交通困难,资源匮乏。

我们可在想像中,抹去一切现代化的痕迹,这里,就是崇山峻岭中的一片巴掌大的地块。

不知他们的祖先出于何种缘由迁徙至此,但有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求生。

 选中了这个地方,就要构筑房屋。房屋是生存的基本要素,为一家人遮风挡雨,做一处安乐的居所,凝聚家人的身心。没砖没瓦,只能是就地取材,这里到处都是裸露着浪花般的褐色石头,大锤猛砸,凿子深钎,飞溅的汗水洇开了顽石,再把顽石砸成块块片片,肩挑手抱,一步一步地运回来,不顾酷暑烈日,严冬凛风。一天又一天,他们可能不会记算天数,心中只是升腾着希望,手脚磨泡,在所不惜,憧憬着明天,不在乎辛酸。

这些或许还为食粮所困的人开始建房,依地势筑基,高唱夯歌,气氛热烈。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垂绳拉线,取角找平,保证着墙正角直。石块石片大小搭配,厚薄结合,一层压一层,一茬扣一茬。他们如蜂如蚁,不辞劳苦,点点滴滴,直到功成。上苫蓝瓦,内涂草泥,阻住风霜,这样的房屋,简单、简陋、简捷,但在当时,我相信这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欢乐窝。

子孙长大了,再接着运石建房,傍着祖屋,顺应地势,如棋子布局,错落有致。整个村落不管是俯瞰,还是远观,还是近瞧,都呈现着一种厝置美,哪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画景,沿村转了几圈,再转还是兴味犹长。

祖先的血汗,映印在这红褐色的石墙上。墙石红火的色彩也点燃着祖先的生活动力,也记载着这些人的纯朴,敦厚,扎实,稳健。村外那一角角、一绺绺、一块块的梯田,村落中散布的石磨、石磙、石窖、石桌、石井栏,是祖先们抗争命运,把握命运,创造命运的见证。

 建房人手笔豪放,心也灵动,每一处院落皆因地势模式各异。楼门都有数级台阶,给石屋增加了风度和内涵,有的是两进院落,显现出一种别致和幽雅。门外巷道空场相连,都是石块石板铺砌,连接院落,通向山道。再在院内院外植些核桃、石榴、桂树、黄楝,装点村落。这些外表朴拙的人们,心中有着朴素美,在辛苦之中营造着诗意,在劳作之余打理着闲情,把亲情、爱情融进理想的桃红柳绿、花香氤氲之中。

二百多年历史转瞬如烟,如今有的祖屋房顶塌圮,中长杂木,显示出沧桑兴替。但石墙不倒,古树盘根,似祖先风骨犹存。

村中只有老人小孩在守望故居,后生大都离去,为了理想另去开创天地,这厚实的石墙,透着盆地人那种沉稳和乐观,又成为后世儿孙的精神港湾。

冬日斜阳下,村落静寂,听凭观赏者指点评说。

我在静静地端详着这些石头,审视着它们写满苦难、坚忍、不屈的沉重,感受着斑驳的色彩中蕴含的温馨、和睦、融洽,心里膜拜着这里面所发生的一切动人故事。

 临走时,我还是忍不住再眷恋着它们。这里色不秀,但是耐看耐读。

作 者 简 介

作者:袁海东

袁海东,男,1971年生,笔名钟营溪。南阳市宛城区人,1993年毕业于南阳师专体育系,1997年取得河大中文系自学考试本科文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阳市作协会员。业余时间学习写作,才疏学浅,有零星习作在报刊在发表。


“月是故乡明”中秋征文活动启事

一、征文内容及体裁:紧扣“中秋”、“故乡”、“月亮”、“月饼”、“团圆”、“思念”等字眼进行写作,体裁可为散文、小说或诗歌等,字数不超过3000字为宜。

二、作品选登及评选:优秀稿件陆续在《中州作家文刊》选登,10月初由《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对征文进行评选,以阅读量和留言量为准综合评定,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均颁发奖品和奖证,获奖名单将在《中州作家文刊》公布。

三、截稿时间:2018年9月30日。

作者校对后再投稿,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