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世界】郭国亮:老屋怀想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放飞文学梦想
关注

【第66期】

图片选自网络







老 屋 怀 想


山西长治   郭国亮

 

前段国庆假日,与朋友开车去苇水转了一趟。天气晴好,沿途风光尽显北方秋日风采。

行至鸡鸣三省的王家庄村,折向南面,再顺乡间窄道一溜上行。将至山巅极目远眺,但见巍巍太行雄秀延绵,漳河碧流穿峡北去,远崖村落形如鸡笼,梯田秋谷澄黄熔金,山野美景如画,倍觉心情清爽、开阔。

村庄位于漳河东岸半山洼里,约有三四百年历史。村子不大,仅剩十余位老人,显得空空荡荡,年轻人都去外面谋事了,有的已经移居他乡。偏僻加之交通缘故,除一两处红砖房外,其余三十余处屋舍全是泥坯结构,依山势层层上推,屋顶用薄石片构成人字坡,檐边插少许瓦块,院落不大,两层居多,上层存放粮食杂物,下层住人。随处可见石槽碾子石磨等物件,脚下是石阶石巷,我想五十年,一百年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颇似被世间遗忘的一个角落,置身期中如同时光静止。

伸出墙头树枝上挂满了黄梨,风轻轻一吹,墙外石径便掉落一地,有的摔成两半,有的更碎,露出白雪雪的果肉,拣起半个刚落的,在衣服上蹭蹭,咬一口,特别甜,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护院的黄狗听到陌生脚步,汪汪直叫。干摞起来的石岸参差错落,尽显岁月留痕。路边、地岸边到处是柿子树,枝干虬扎弯曲像父亲有力的臂膀,远近柿树交叠成林,一枝,两枝,三枝,无数枝小火把汇成一片,状若落霞,烂漫红了整座秋山。提前软了的重重摔在地上,红红一片,像鸡蛋打碎流出的黄。柿子糖份极高,有果中之王的美誉。村口一孔泉眼不停往外涌水,水潭清澈见底,能听到沟外潺潺溅水声。几位大娘正在路边簸豆子、锤谷、剥玉米棒,微笑着与山外的客人打招呼,像赵树理小说里的人物原型,像罗中立画中的乡亲群像,消消停停,有板有眼整理着满园的秋色。

太行落日,夕阳晚照,土屋如镀了一层金,刹时出现琼楼玉宇光华,真不敢相信它竟有如此华章,心头为之一震,生出神圣、超脱、肃穆气象,周围是环绕的群山,高天盈蓝,古木苍翠,庙宇钟声,松涛阵阵,极似古画里高士或者神仙的宫阙。远山也没能留住太阳最后一丝余晖,土庐变成跟山石一样的赭灰色,墨蓝天幕下的村子进入了永恒、古朴、自静状态。

忽然南面屋顶升起几缕袅袅炊烟,一下子勾起以前帮母亲烘柴做饭的细节画面,勾起对老屋的怀念。多么熟悉,真实,渴慕的乡村生活啊!这种感官与味觉着实带给我一种家的温馨回味,好似进入了记忆中那个真实的故园。

很喜欢土的颜色和品质,传说我们的祖先是女娲用土捏出来的,毫不夸张说土就是衣食父母。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就住在乡间的土房里,厚厚的墙壁似土地的生长延伸。

老家至今还留有三间土坯房,是父亲二十六岁那年自食其力建得,距今整四十载。周围邻居家的房子都已翻盖成红砖二层小楼,高高在上,土屋则陷入了低坑位置。小灰瓦顶,黄褐色泥坯外墙,木构格子窗,黑门扇,反衬之下显得矮小而突兀。

居住二十余年,留有太多快乐与美好回忆。父亲早逝,待我成家之后就带着母亲搬走了。至此院子逐渐被闲置,每年清明上坟,过年贴对联才回去一趟,每次推开院门那一瞬,熟悉的一切扑面而来。盖房时栽下的梨树开枝散叶已过屋顶,砖头瓦块间似乎都藏有父亲曾经的音容与汗水,墙面有我小时候的涂鸦,那长满青苔的老井,黝黑的灶台,斑斑锈迹的二八大梁自行车等,无不引起心灵的共鸣与遐思,洗尽铅华后的土庐像本泛黄的日记,带给我珍贵的往事记忆与触动。平日里遇到老房子总爱端详半天,倍感亲切,如同与一位慈祥的长者交流,顿生某种独特情愫,苦涩脆弱的心仿佛被润泽。

大概每个人对家都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定义吧!家是人心中最美的避风港湾,是一块属于自己灵魂的的自在天堂。那里有爱人,有亲人,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归宿。无所谓贫富,无所谓大小,无所谓华丽,无所谓鄙陋……即容吾身亦容吾心。听听方言版歌曲《走西口》,婉转悲凉的唱腔叫人更加魂牵梦绕,“家”就是一份牵挂,一种力量,一缕深情的寄托与眷恋。

记得我结婚前夕,母亲请邻村木匠用家里的旧木头打制一张婚床,两个柜子。然后我和妻动手,用两天时间打磨、刮腻子、油漆,表嫂们帮着整理墙壁,粘贴窗花,布置新房。母亲把攒在躺柜里的麦子磨成面粉,将黄豆磨成豆腐、泱成豆芽招待大伙,土庐多了一位新主人的加入,重新焕发出崭新生机。

土屋就像亲人一般,是父亲历尽辛劳留给孩子们挡风遮雨的礼物。到现在,一晃又十八个年头过去了。每当天气预报说有强风雷雨,总会担心老屋还能撑得住吗?

现实中的老屋越来越少了,如若有一天没有了这些老建筑,我还梦能到故乡的样子吗?没有故乡的梦一定不能称其为“梦”,我自言自语道。

抬头瞥见窗外半月悬空,明奶奶(老家人对月的别称)应该也同照着老家的土庐吧!一千年前王维、李白也曾望着此月心生感叹,思念故乡,古人与我心情大致相似吧!“独在异乡为异客,土屋虽陋是吾家。而今别离饥馑日,感怀丰年少一人”。


作 者 简 介

作者:郭国亮

郭国亮,男,山西省长治市某中学美术教师,喜欢画画、文学,尤以乡土绘画和乡土文学创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重阳征稿启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老人笑靥分外香。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人节”。请以 “重阳·念亲恩”为主题,写真事、记真情、抒实感。文章内容可围绕孝亲敬老的幸福体验或者和家人相伴的温馨故事等等,将浓浓深情诉诸笔端,让更多人体会到孝老敬老带给我们的温暖。

·

·文章须原创首发,将文章内容、作者简介和照片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发送至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