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家乡豫南的老屋!

 人间子晴 2021-03-16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丨麦柯 图丨环宇 清荷飘香

老  屋

1

直到80年代初,印象中的农村住房还多是草顶土墙(现在多是水泥楼房了),屋顶因反复修补的缘故,往往颜色斑驳不一。

大片的草屋顶中间,夹杂着一些暗灰色屋瓦的房顶,也很古旧。瓦楞间生长着肥胖的瓦松,支支如小巧的宝塔模样。

房屋使用砖墙的极少,安装着简陋的两扇门板,很少有锁上的时候;带方格子的木窗,天冷时候就用塑料布或很薄的白纸蒙着,天热了便给拆掉,因为这屋大多有院墙的,所以也无须畏惧隐私泄漏。

正屋一般三间或四间。正中间的为堂屋,北墙上挂着中堂画——70年代都挂毛主席的标准像,“祖宗昭穆神位”的字样在8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地出现,现在则又渐渐少了起来。

中堂画下一律摆放着一张供桌,柜式的或台式,年月很深的样子,深色的漆面已经失去了光泽。没有像样供桌的人家,就用砖或土坯垒架,铺上面板即成,也有纯用土坯垒成的,这是赤贫的人家了。

2

过年时,家家都在上面摆上贡品,虔诚地祭祀,列祖列宗们也得以在缭绕的香烟中歆享这一年来难得的祭品,并给予子孙们以飘渺的祝福。

生活越是贫穷,信仰越是虔诚,也许这是因为在无望之中,只有幻想才是人们唯一的解脱吧。面对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不可确定,人们太需要一个心安的解释与精神的寄托。

堂屋东边的房间为主人居住,西边住的是其他家庭成员,院子的一侧建有厨房,因经济条件限制,房间不会太多。必定要有的是院子,土厽的院墙粗陋低矮,防君子不防小人,但总能给人以安全的感觉,何况那时的治安又是非常的好。

家境宽裕的人家会有一个漂亮的大门,我们叫做“门楼”,也是一家人白天休闲的地方。

按照习俗,大门位置在堂屋门的左前方,忌讳正对。还有人家甚至在二者之间建一堵照壁,不过这样的人家极少,因为对小小的土屋来说,这也许并不合适。

3

 每座土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因为贫穷限制了建房,土屋本身的坚固也是一个原因。很多的老屋,屋顶已然辨不出它原来的色彩了,只是烂乎乎的一片灰败。

土墙的内侧泥层龟裂,呈现出千奇百怪的花纹,展示着几代人蜗居的烟火痕迹,外侧则是一派饱经风雨的气象,看上去是那样的脆弱,有的甚至于有些歪斜了,但却依然牢不可破,一年年顽强地矗立在那里。

俗语讲“屋要人撑”,只要有人居住打理,这屋说不准能住到什么时候呢。

 屋顶是要经常翻修整理的,瓦屋还好一点,草屋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要每年用茅草或稻草修补加厚,否则雨天渗起水来,是难以得到安宁的,家中的坛坛罐罐也全部得派上用场。

抛开这些不说,草屋也不失为冬暖夏凉的一个好居处;瓦屋则要差些,上面要加顶棚才能起到保暖的效果。我们这里冬天没有烧炕的习惯,30年前的天气也比现在冷得多,往往有冻得人无处藏身的感觉。

那时到冬天,随处可见一些老头老太,大袄束扎着草绳或布条,提着小小的火炉,在老屋南墙下絮絮叨叨地一说就是大半天,娱乐几乎是没有的,这也算是日常的聚会了。

没有那么多烦心的事儿,日子虽贫穷而悠然,当然,也许一个孩子眼中的时代不是那么的真实。

                                             4

我们这里,家家都有种树的习惯,所以房前屋后的土地,很少有空置的。

树有栽种,也有自生的,多是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树种。如泡桐,臭椿可以做屋檩和家具,洋槐制作的农具最为结实,香椿树的嫩叶可以食用,并且是新屋建成的“上梁”仪式上不可或缺的道具,一些杂树是用来当柴烧的;

至于果树,无外乎桃李枣梨等,品种很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总能给孩子们以特别的期盼。馋嘴的孩子们对于村子里谁谁的果树最是惦记,直到现在,我依然回味着那些水果的鲜香。

有些树如非生活必需用材,反而能长得极大,如皂角树、榆树、杨柳等。农村所知道的最长寿的树要数白果树(银杏)了,几百年的不足为奇,它们的果子染上红色,在婚礼上被塞到新人床褥下传达多子的祝福。

春夏季节,林木繁荫,老屋如同掩没在绿锦之中;秋冬之时,大树枝干虬结,在夕阳的映照下,老屋显出一种苍凉的美来。

因为这岁月的沧桑感,无论淡抹浓妆,老屋总能带给人以美的想象,这种意象之美,经过岁月的沉淀,深深地烙在每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里。

                                           5

每年仲春,草木回绿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开始了它们的喧闹。

燕子的歌声,带来了浓浓的春的气息,也带来了对一个新的周期的憧憬与喜悦。“燕子归来寻旧巢”,它们飞入各家的老屋内,忙碌地营造自己的小屋。

也许归来的并不是前一年的那对燕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远道而来的燕子,是新客人,是老朋友,更象是我们久别归来的亲人,满足了我们心底对于亲情的渴望。

在农村,燕子被视为是有灵气鸟类的,即使最顽皮的孩子也很少去伤害它。如果有燕子因惊恐或劳累晕倒,孩子们就会按照大人传授的古老方法,将其罩在一个瓢或脸盆下,用木棒敲击有声,嘴里念着祈祷的话语,完了,揭起瓢盆,燕子便会“嗖”地飞去了。

这方式屡试不爽,对燕子来说,到底是帮助还是伤害呢,不得而知,但是却本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善良天性。

 燕子选择筑的巢位置一般在堂屋后屋顶上方,旁依椽子,下靠屋檩,这样的巢更坚固,但是也有风险,因为老鼠可以上去偷袭,我们就曾经帮燕子赶过老鼠。

我们这里,对燕子有瓦屋燕子和草屋燕子之分(不是生物学分类),总体讲,住瓦屋的燕子比住草屋的燕子要更讲卫生,瓦屋燕子会将小燕子的粪便衔出屋外扔掉,而草屋燕子则不会,往往弄得人家堂屋里一大块燕子粪便的痕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此区别。

大多数人家对此很宽容,很少有人会因此而捣毁燕子窝的。残害刍燕是更不会的了。

从燕子筑巢到小燕子长大飞走的这段时间,燕子俨然成为了家中的一员,受到人的关注和牵挂,人出门了,会把堂屋门留出足够的缝隙,因为燕子要进出。

燕子夫妻早出晚归,不停地往返于田间屋内,抚育它们的后代;小燕子嗷嗷待哺,等待父母逐个喂食,这情景让人非常感动。

燕子们的新生,死亡,远别,归来,年复一年,如同这屋内的人家一样,演绎着生活的平凡与快乐,他们与老屋已经难以分割。呵,老屋,人,燕子,构成了童年记忆中一段温馨的时光。

                                            6

清晨,鸡鸣声早早地唤醒了屋内的人们,在晨曦中,他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喧闹的一天又到来了。太阳落山,忙碌的人们回到家中,各种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连炊烟也渐渐消散。

偶有大人呼唤贪玩未归的孩子的声音:“祥——么——,回来吃黑饭(晚饭)咯——”,“回来咯——”。夜更深了,一切重归于寂静,整个村庄沉睡在夜色里,而人们都沉睡在这屋中了,他们做着自己的梦,也许在梦想着自己的新生活。

作为生活水准的标志,一套更新的房屋永远都是每个家庭的渴望,老式的房屋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传统的村庄正在衰落,新兴的城镇正在崛起。幢幢楼房取代了老土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乡村依然如昨,农家小楼在绿树中演绎着异样的风情。我记惦着那些燕子,当它们跋山涉水,历经风雨后归来,面对满目的高楼,一定心有疑惑,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家?!

(本人作者:麦柯,本名闵志奇,周党人,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在家乡工作,创作了多篇乡土风情佳作)

往期精选

息县,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老家豫南丨家乡的味道!

田园美景,夏忙时节下的豫南乡村!

在信阳曾常见这些野鱼,有些我们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