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黑河市喇嘛台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真没想到!

 行者aw7sg93q3w 2020-07-14

喇嘛是怎么回事麽?

    《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记述了这些俄罗斯战俘后代:“他们的教堂,就像中国人崇拜偶像崇拜的寺庙一样,也叫作“庙”,像我们的教堂一样,门前也有一座十字架,但是边上还有两个横木。他们把天主称为“佛”(Fo),是对偶像的称呼;称教士为“喇嘛”,如同佛教的和尚。”马国贤的记载了俄罗斯在华教士被称为“喇嘛”的说法。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九月初一日刻写尔伊墓碑,把已故神甫写尔伊称作“天主教三喇嘛”,亦可为证。中国人口口相传至今。

喇嘛


敲开欧亚之门,记忆瑷珲历史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订立了《恰克图界约》,该条约规定,传教士团每10年(后改为5年)轮换一次,每次由大约4名神职人员和6名世俗人员组成。 该条约还允许俄罗斯东正教会在北京建立新教堂。至此,俄国东正教终于在中国统治中心建立了合法的传教场所。

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传教士团派来中国,起初由北京传教士团管辖,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改归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教区领导。


俄国政府派遣传教团到北京,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维持北京俄罗斯人的东正教信仰;其二,完成俄国政府的外交任务,向俄罗斯商队提供住所和帮助,并多方面研究中国。

尼古拉教堂,也叫“北馆”

清朝统治者一向把旗人视为“国家的根本”,严禁他们皈依西方“洋教”(主要是基督教、天主教)。但是对俄罗斯旗人的东正教信仰,清统治者却采取了宽容态度。在北京的这批俄罗斯人中,有一俄人是东正教司祭。康熙皇帝把胡家圈胡同内一所关帝庙,赐给“俄罗斯百人队”作为临时教堂,还授给列昂季耶夫七品官衔,让他主持教堂活动。当时,中国人把俄罗斯人称为“罗刹”,这座小教堂被称为“罗刹庙”。列昂季耶夫从雅克萨城带来了圣尼古拉的神像,所以,这座教堂称为尼古拉教堂,也叫“北馆”,是北京的第一座东正教教堂。

十七世纪的俄国生产落后,可以向国外输出的产品不多,由于缺乏贵重金属,貂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现代的黄金储备的作用。沙俄为掠取更多的皮毛贡赋,沿着西伯利亚水路并进向东扩张。

十七世纪上半叶,闯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清圣祖实录》记载:“向者罗刹无故犯边收我逋逃。后渐越界而来,侵害索伦、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奇勒尔诸部,不遑宁处,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攘夺貂皮,肆恶多端。”

正当沙俄疯狂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之时,清朝大举入关,同李自成争夺天下,东北边防空虚,力量极其虚弱。清政府无力组织对沙俄的大规模反击战,只得下令将“索伦、达呼尔南徙于嫩江之滨”,将女真人“从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迁往库尔瀚江(牡丹江)和松花江上游”。

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疯狂烧杀,短短十几年,黑龙江变成一片废墟,田园荒芜,俄国人足迹所至,到处都是烧毁的原居民住宅。




 

喇嘛台怎样进入中国的北方

                            ——中东铁路线

 1860年以后,驻北京传教士团改由俄罗斯正教最高宗教会议派遣。他们利用以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利,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内陆传教,出版汉文传教书籍,培养中国籍神职人员。


中东铁路在中国东北开通后,为满足俄人东正教徒的精神需要,修建了一些教堂,这样俄国东正教堂逐步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1917年以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


来华俄国传教团,当年走的线路:

     一是从彼得堡,途径伊尔库次克、色楞格斯克,穿越蒙古,取道张家口到达北京


    二是从莫斯科,途径托博尔斯克、贝加尔湖、尼布楚、额尔古纳河、嫩江、张家口到达北京。

      进入中国走的地方是蒙古族和其它北方少数民族活动地区,这些北方民族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

     清初,定喇嘛教为国教,对少数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的政策,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说法。清政府非常重视喇嘛教,这都会影响到在华俄国传教士们。


      1917年前属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的机构,有教堂37座,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人员大量流亡至中国,教徒人数递增。


1922年驻北京传教士团更名为东正教北京总会,并断绝了同莫斯科东正教会的关系,流亡在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萨的俄罗斯正教国外临时教会管辖,并相继在哈尔滨、上海、天津、新疆设立4个住教区。


      1923年东北建教堂38座,仅哈尔滨信徒就有30万。以白俄流亡者居多,沿中东铁路线俄国侨民就有20多万人。当年北京传教团把东正教教士称为“喇嘛”教堂为“喇嘛台”的说法流传下来。

                 中东铁路沿线的喇嘛台

   解放后中国人口口相传,“喇嘛台”也就成为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堂的名称了!



黑河市喇嘛台    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工人文化宫道北、原将军楼道西,是东正教堂,属于黑河比较典型的欧式建筑之一。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是一座青砖建筑,上方是木结构的钟楼,塔楼上圆形金属穹顶,老远就能看见,据说有九个人在这担任过神甫。

留住城市记忆,发展旅游经济    

   一个城市有它的前世今生,而老建筑和古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承载。它是一个城市底蕴的象征,浓郁的气息告诉我们这些后代子孙想知道的各种信息,而不是在书本上的枯燥不实际的理论。

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缺失文化的城市必然漂泊。好在我们还有觉醒,喇嘛台社区被我们请回当下,尽管是亡羊补牢,毕竟我们懂得了对历史对文化的尊崇。




为记忆历史,保护宗教文化,发展旅游,现中东铁路线的部分“喇嘛台”得到修复。  


爱辉区花园街喇嘛台社区辖区位于黑河市区东部,地处城乡结合部,西起魁星路,东至河南屯、长发,北起王肃街,南至202国道,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

爱辉区喇嘛台社区位于黑河国际客运站对面胡同里

联系电话:82936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