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拖延症自救指南

 蘑菇心理学 2020-10-17


【 蘑菇心理  第1335天 】

  

文 | 实用菌


  01 

现在,拖延症的人越来越多了。

比如早上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起床,作业不到最后一天不会动笔,工作不到老板催的那一刻永远也不会急着去做。

很多人以为,拖延症是一种“懒癌”,根源在于不够勤快。

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现实生活中,导致一个人拖延的原因非常的多。

有的人拖延,是因为对所做的事不喜欢,甚至是厌恶,但又不得不做,不能回避,于是就可能用拖延的方式来应对。

有的人拖延,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不够自信。

不够自信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被挫败感和失落的情绪所控制,不断的自我否认,从而产生退缩逃避的心理,引发行为上的不断推迟。

 02 

但是,也有的人拖延,是因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人为了把事情的更好,会反复的考虑和斟酌过程当中的一个个细节,希望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这一方面确实让他们在做事的成就上比其他人更出色,但是过度的思考和比较也会耗费他们过多的精力,于是每件事做起来都格外的辛苦。

这种心理压力反过来,又会刺激他们更加拖延,希望通过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精力上的不足,于是就陷入到一种越拖延越完美,越完美越拖延的循环当中,难以自拔。

所以,拖延症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地让自己动起来,勤快起来就可以改变的,它需要我们从心理,到行为做出一系列的努力才可以慢慢改变。

具体怎么做呢?

 03 

1. 认识到改变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很多人急切地想摆脱拖的习惯,并且期望改变能够马上发生,甚至一劳永逸。

有这样想法的人,极易受到打击,每一次遇挫,他们就会深深地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可能改变,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其实,改变都是需要时间的,从做出改变到学会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自己,在改变的过程中,重要不是不再出现失败,而是成功的次数相对于失败的次数变的越来越多。

这样的改变就是一种成功。

 04 

2. 追求对的目标

千万不要把“我不再拖延”当成一个目标,原因是,这样的目标太笼统,太宽泛,难以操作和评定。

你可以把目标聚焦在一个个具体的事情上,比如做一份工作计划,如果平时需要2天才可以做完,那么可以把目标设定为1天半做完。

这样的目标就很明确,结果也很好评估,更具有可操作性。

此外,对于完美主义的人来说,在追求目标的时候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不要过于在细节上过多的纠结,允许过程中犯错,简化自己的做事的程序和所花的时间,从而提高自己做事发效率。

 05 

3. 保持专注

喜欢拖延的人最典型的一个坏习惯是做事容易分心,工作5分钟,玩耍2小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新闻、刷朋友圈、吃零食等无关的事情上。

因此,做事的时候排除干扰,保持专注就很重要。

当然,保持专注的时间可以逐步提升,比如从专注5分钟,先提高到10分钟,然后半个小时,然后一个小时,以此类推。

当你习惯这种专注的状态后,拖延自然而然就会减轻。

 06 

4. 在取得进步后奖赏自己

喜欢拖延的人更喜欢惩罚自己,而不是鼓励自己,因此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当中。

而奖赏是一种正面的激励,在取得一些进步后及时地激励自己,让自己体验到成就感,就会更有动力去改变,去减少拖延。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改变拖延也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可能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生活中,假如你也经常受拖延症的困扰,不妨从现在开始来调整自我。

对,就是现在,因为稍一犹豫,可能就不再记起。


留言互动区

你有拖延症的困扰吗

自己又是怎样调整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