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如歌连载(一):我的父亲

 古蔺同乡会 2020-07-15

作者简介

袁世玲,生于1945年12月8日,籍贯四川省内江市椑木镇。从四川叙永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古蔺德跃区柏坪小学任教。1972年调至丈夫工作所在地昆明铁路局东站小学任教,先后教过语文,任班主任,后任音乐教师。担任过中心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兼管六所分校少先队工作。任职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成果突出受铁道部表彰,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共产党员。

坚持学习,退休后参加昆明铁路局老年大学,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担任退休党支部小组长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喜爱文学,创作的散文在老年大学刊物上发表;纵情山水,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观赏领略了国外美景异域民俗。静下心来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于是提笔写下这篇《岁月如歌》,将家庭变迁与社会发展、兄弟姐妹们的故事融在历史脉络和重大事件的背景中,以供袁世家族、亲朋好友及子孙后代借鉴和纪念。


岁月如歌
——记茂才和他的女儿们

引言:回忆我们袁家近百年的历史,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且用故事的形式来展示我们一家的一份祝福、一份温馨、一份感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据实叙旧、直书自省,以慰藉逝去的亲人,启示后人之念。

第一章 我的父亲

《父亲》

内江城里雅儒商,

糖酒经营掌秘方。

信义诚仁佳舵手,

乘风破浪稳驭航。

生儿育女共十一,

奋发勤劳有担当。

几度冰霜多磨难,

蹉跎岁月韧且钢。


(父亲袁茂才)

1978年父母退休后,拍摄于昆明我的父亲姓袁名家異,字茂才。祖籍四川省内江市椑木镇人,生于1915年4月,我爷爷年轻时就是很能吃苦又发奋的人,从烧木炭起家到后来做点小本生意,一路走来何等艰辛。我的奶奶是填房的(大房病逝后,我奶奶才嫁进袁家),膝下生了三个孩子——父亲、姑姑和小叔叔。按袁家大排行,排下来父亲是第十一个,本以为他是最小最后的一个孩子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幺爷”,我们十一姊妹也是这样称呼他的,结果后来我奶奶又给我父亲添了一个妹妹和弟弟。由于是一奶同胞,三姊妹的感情格外深厚。父亲的妹妹比父亲小四岁,叫袁家秀。我父亲和母亲结婚的那年,爷爷奶奶也把姑姑嫁了出去。姑父叫黄家庆,也是内江人。婚后和姑姑一同到资中的一家钱庄搞会计工作。

解放前夕,为了继承黄家祖业他们又回到内江,姑姑虽然嫁了出去,但兄妹情深,姑姑就经常带着孩子来我家落脚走动。土地改革时姑父家被划为地主,在当时运动中受不了农会无休止的批斗,无奈之下投河自尽。姑姑大受打击,悲伤过度,一病不起,1952年才三十多岁的她丢下四个孩子撒手人寰。父亲的弟弟叫袁家卓,爷爷奶奶离开人世后,叔叔就基本上跟父亲生活在一起。解放初期袁家走向衰落,在这逆境之中,我这个叔叔硬是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当时全国最早的一所名牌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工作。1958年为了支援贵州山区的经济建设,叔叔主动申请举家六口来到贵州,一家两代人从此扎根山区,为祖国的煤矿事业奉献了一生。在贵阳林东矿务局时,叔叔勤奋努力,埋头苦干,成了一名业务精良、技术过硬又踏实坑钻的工程师。当时条件相当艰苦,开采的技术也不够先进,叔叔就经常下矿井,与矿工们一道奋战在第一线,由于在矿井里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叔叔得了矽肺病,于1996年离开人世,年享71岁。

叔叔的四个孩子长大后也参加在矿上工作,他的第二个孩子也在井下瓦斯爆炸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现在我那近百岁的婶婶依然和几个孩子们生活在贵阳,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父亲个子不高,一米六五都不到,身材也不挺拔,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有点驼背。后来人们都习惯称呼他“袁驼背”。他长得很清瘦,五官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张长着两颗龅牙的嘴巴,上面的两颗门牙总是翘着露在外面,真有点不太受看。他虽然其貌不扬,但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让人觉得他挺机灵、挺阳光的。父亲文化不算高,初中毕业后,看到爷爷为生活辛苦奔波操劳,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他萌生了做生意的念头。可他既不会抽烟喝酒,也不善饮茶,为了获取生意上的门道和信息,他就成天抱着本书泡在茶馆里,样子好像是在看书,其实都是在听那些茶友们吹牛谈天,海阔天空的冲壳子。慢慢地他从中了解到了社会的动向和发展……。

当时的内江盛产甘蔗,是有名的“甜城”,有这个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何乐而不为,在“甜”上做文章呢?于是父亲就从甘蔗上起步。这时爷爷身体也越来越差,很多事也力不从心了,在他临终前,只好把子女叫到跟前,商量分家事宜。父亲分到三十五亩土地和一千块大洋,他应用这些家产作为起步资本,买土地、请长工种甘蔗,等甘蔗成熟了就收进厂里请工人榨甘蔗,制成红糖、白糖、冰糖等。为了更快地打开销路,父亲先后买了三辆大货车,把生产出来的成品运到成都、重庆等地销售。后来他不安于现状,又办起了酒厂,开起了酒馆。我家当时生产出来的白酒味纯正、甘甜,很受当地人的青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当地就有了名气,成了畅销货。后来营销到内江市、自贡及成都等地。为了方便当地人来喝酒,父亲又开设了酒店门市,喜迎八方之客,就这样他的生意从无到有,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构成了一条龙的服务。

由于父亲头脑灵活、为人厚道,特别讲诚信和产品质量,无论是卖糖还是售酒,从来不短斤少两,不参假,更不会以次充好。特别是抗战胜利后,他的生意来了一个大飞跃,当时物价大跌,货物贬值,父亲看到了商机,用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友人在成都买了四个商铺作为销售糖酒的专卖店,而同时又在椑木镇买了一间一千多平方的三楼一底的大房子,里面住家,底层做仓库,临街的建成酒店门市。据1955年出版的“四川文史资料”第三卷记载,解放前夕,手握重兵的“防卫司令”胡宗南部队占领了内江城后,他也看到此地糖业商机,就采取用他的军权来垄断内江糖业,以牟取暴利,他以大量低价手段来收购糖业物资,囤积起来再高价抛出,而父亲却不吃他那一套,按兵不动,就是不把糖卖给他,结果胡宗南的阴谋没有得逞,而父亲的声誉也越来越高。由于父亲的诚信和仁义,得到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抗战胜利后,把他当选为椑木镇的保长,但他从不为这些头衔来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仍然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生意,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顺风顺水,从未亏过,成了内江城里首屈一指的儒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