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孝顺叫——“放”母亲回老家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母亲住在欢口老家燕庄,很少照相(去年的全家福)

自父亲离开我们后,母亲便开始了随心所欲到各家生活。但每到春天,小鸟清脆的鸣叫,花儿竟相开放,母亲仿佛听到了呼唤一般,又开始了央求:“我……想回家住几天”她说得极慢,带着小心,怕我们不同意,欲言又止。

“回家干什么?”

“又脏又潮,怎么能住人?”

“摔着碰着怎么办?身边连个人都没有?”

   …………

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理由来阻止她,每次她一开口,就会遭到大家的断然拒绝,那语气不容商榷,那时,俨然我们是是严厉的家长,而母亲是不能反抗的小学生。

我们实在不能理解,那个小院有什么好?水泥地已破损不堪,房屋老化严重,墙皮脱落,虽用杂志糊了一遍,但哪里能比上每家为她准备的那张床暄软舒适?更担心的是母亲年老体衰,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坐在那里不愿动弹,连吃饭都是凑合,整天吃剩菜剩饭,不能保证营养。 

“我想看看院里的香椿发芽了没有?杨槐树开花了没有?钩下来分给你们尝尝鲜。”说这话时,母亲带着一脸的微笑,微笑里分明还有一种企求。此时,我好像看到了那些香椿、槐花及院里的植物都会说话似的,都在诱惑着母亲,召唤着她归去。


燕庄老家的屋后

我们拗不过母亲,弟弟只得开车送她回镇上的老家的小院。她便像鸟儿归巢,鱼儿入水,高兴地忙碌起来,打扫庭院,洗刷晾晒,在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别累着,别摔着”中,她愉快地答应着。

前些日子,我回家看望母亲,她气定神闲地坐在小院里。那棵她牵挂的杨槐花开得正盛,洁白如雪,一嘟噜一嘟噜缀满枝头,一阵阵花香袭来,钻入鼻孔,使人神清气爽;几只小麻雀在枝头清脆啼叫,不时落在地上,啄几下,又扑棱棱飞起;隔壁高中传来悦耳的轻音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似乎有些理解母亲为什么如此恋着老家了,这里有她生活的足迹,有她熟悉的一切。但还是好奇地望着她,脱口而出:“妈,你说你为什么总是要回来住呢?”我急于得到答案。“随便!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吃。”她不假思索的回答。老妈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啊,儿女对她再好,可以说是关心备至,以致于约束太多。

母亲爱静,爱看报,没事时就“哗啦哗啦”地翻上几页,感兴趣的还枕在枕头下,我们嫌铅多污染;她白天爱打盹,从不到床上休息,我们因担心她摔倒危险唠叨她;不到公园散步,我们嫌她不锻炼;乃至每年非要过完年十五,才被儿子儿媳“放”她到闺女家,以示团圆和谐……百善孝为先,以顺为孝,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做起来却违背母亲的心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比起母亲抚养儿女的恩情,我们儿女能做到的不及十分之一,实乃惭愧。我知道母亲年岁已高,如日薄西山,孝顺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就要尽可能更多地陪伴,我十分珍惜和母亲相处的分分秒秒。

我想说:妈,有您在,我们的心就有了安放的窝,您永远是儿女心灵温暖的港湾,您像夕阳,在女儿的眼里永远最美!祝您老如意、健康、长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