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游戏——糊瓦屋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宋传恩

在过去,村头大多都有一个大大的坑,有的地方叫池塘,这是村里人取土盖屋留下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坑,常会成为村里的风景。

每到夏天,坑里便积满雨水,女人们在坑边洗衣服,男人在坑里洗澡。天长日久,坑边会出现一片新绿,芦苇丛蜿蜒在坑边,翠意盎然。不知谁有意还是无意,抛下几颗莲子,团团莲叶便浮在水面,偶有几只新荷出水,勾引的蜻蜓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坑边自然少不了柳树,夏天的柳树下,是村里人夜晚聊天说梦的好去处。

夏天的坑边,那是孩子们的欢乐处。他们在柳树下玩耍听厌知了的鸣叫,便去坑边挖出一块粘泥,开始“糊瓦屋”的比赛游戏。


既要比赛,就要有输赢。糊瓦屋,一般是二人进行比赛。孩子们分别把手中泥团捏成平底小盆状(即瓦屋或曰凹屋),比赛时,手托住瓦屋,喊声号子,然后把瓦屋口向下猛地扣在地上,就听得“砰”的一声响,气流把瓦屋底崩出一个窟窿。

这时,除比赛谁的声响大以外,还要用自己的泥去补对方瓦屋底上的窟窿。当然谁的瓦屋窟窿大,需要补的泥巴就越多。

当然,任何比赛都有技巧在里面。这技巧也是在多次的比赛中,善于动脑筋的孩子琢磨出来的。要想多赢别人的泥巴,就要把自己的瓦屋的上口做平,往下扣瓦屋时,瓦屋不会漏气。

另外,要把瓦屋底做薄,特别是瓦屋底的周边,有经验的孩子,会蘸着吐沫用大拇指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着瓦屋底,这样,瓦屋往下一扣,瓦屋底便会飞出去。谁技高一筹,他赢得泥巴自然会更多。


输了泥巴的孩子便会下到坑边去挖粘泥,那里粘泥多得是,似乎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把泥巴和好,从新开战。

这游戏尽管简单,孩子们依然玩的兴趣盎然。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刻,听到了父母的喊叫,他们会把面前的泥巴统统抛入坑中,相约好下次比赛的时间,结伴跑回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