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 亲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韩正伟

我和父亲很少交流,那种心灵的交流。他从来不过问我的感受,我也讨厌他那在外软弱无能、受人嘲弄,在家飞扬跋扈的性格。父爱如山对我来说如天上星遥不可及。

父亲的这种性格注定生活过的一团糟,一年到头都是借账。大到钱财,小到粮食,并引以为荣。我不敢有大的奢望,只想能吃饱,穿暖,挺起胸膛做人。现实毕竟残酷,能击穿你坚硬的外壳,从我懂事时就感受到贫穷带给我的自卑。

特别是上了初中,我的体会更刻骨铭心。刚升入初二,二十多元的学费就交不起了,成了有名的“钉子户”。每当学校的广播刻意用高亢的声音播报欠费学生名单,附近几个村子都听的清清楚楚。

我在桌位上如坐针毡,无地自容。初中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很想让父亲找份活干供我读书,他毫不在乎地回绝了。我无奈只有放弃,较早地投入社会洪流中。我曾独自一人到千里之外的烟台建筑工地谋生,受尽了无数的孤独和欺凌;我也曾帮助表哥贩大米做小贩,寒夜奔跑于大雪中;我也曾在饭店打下手,看透世间的冷暖人情……

我如烈日下干枯河床上挣扎的小鱼,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怀疑自己将来是否能成家,也许会孤独终老。我如麻木的机器,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对父亲的不作为,我又气又恨。

一年后,听说我的一个同学复读考上了师范,我又燃起了求学的希望。那位同学比我差很多,他都能考上,我何尝不能呢?为了省学费,我下半年才到学校,如同干瘪的海绵汲取着知识的甘霖。求学对于我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苦心人,天不负。”当年我是全校唯一考上中专的学生。

当通知书下来,面对不敢想象的学费,我沉默不语。父亲只是连连叹息,表示无能为力。后来通知书也被低价卖给了别人,钱也被父亲拿走补贴家用。老师劝我重读考师范,花钱很少,也是穷苦孩子的最佳选择。冬去春来,又是三百六十五天的熬煎,我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很幸运是平价生,就拿几百元学费,终于开启新的人生之门。

上师范的三年时光我省吃俭用,和别人吃一份菜。我习惯了这种苦日子,也是不敢尝试回家要钱的那种痛。我父亲也竟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除借钱外,还骑着三轮车卖小食品供我求学。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慢慢高大了起来。求学期间我曾遇到心仪的女孩却不敢表白,爱我的女孩又拒之千里之外。

我像一只受伤的蜗牛,躲在沉重的壳里自艾自怜。最大的遗憾,仅有的一次全班去野炊,每人交十元,我没舍得去。我独自在宿舍里想象同学们的欢乐情景,黯然神伤。父亲也许永远不懂我此刻的伤悲。

为了撑起这个家,毕业后我选择了离家很近的农村小学。然而屈指可数的工资根本不可能改变捉襟见肘的现状。父亲感觉攻读任务完成了,又摆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由于贫苦的家庭,我错过了很多好姻缘。“穷”成了我心中一根永远也拔不掉的刺。

庆幸我遇到了今生最懂我的女人,不离不弃愿与我同甘共苦。后来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父亲也不照管,继续过着他逍遥的日子。妻子嘴上不说,我明白她的委屈。我发誓要做个好丈夫好父亲。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我也买了房和车,终于到了可以歇一歇的时候。爱喝酒吃肉的父亲突然失去了记忆,原来患上了脑坏死,对于我如晴天霹雳,一下六神无主。虽然他不能算个好父亲,我也很恨他,当我看到他迷茫的眼神,语无伦次的话语,心很痛。

我像照顾孩子一样在医院照顾他,即使他不再认得我,我仍然愿意用我的全部换来他的健康长寿。可惜住了很长时间的院,效果很差。回到家父亲依然健忘,易怒,让我百感交集。

我突然很恨自己,以前我们俩从来没有推心置腹地沟通过,如今虽在咫尺,心已相隔天涯两端。我很想听他对我说一句:“孩子啊,你不容易!”我也想说给他听:“爸爸,我爱你!”可叹,今生我再也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

写到此处,泪如雨。往事随风两相忘,唯求上苍眷顾父亲,保佑他以后的日子康乐平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