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学生重名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司葆华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点名,点到36号的时候,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个同学叫师宝华!和我的姓名读来一样。若无其事的读出来吧,嘴又怎么都张不顺溜,故意绕过去显然又不妥当,一时没了主意,尴尬得不行。

停了几秒钟的光景,还是含含糊糊闪烁其词支吾出来。这个叫师宝华的学生应答的声音似乎更小,细若游丝,马上被一阵笑浪给冲走。他顿时满脸潮红,头一下子就埋下去。我自己的情况也不会比他更好。这堂课就这样有些难堪的过去。

这种情况以前倒是有过。同办公室的张旭老师,其他年级的王永老师,都有过难忘的经历。结果是重名的学生一上课就像做错事一样,头脑蔫蔫,打不起精神。老师呢,也多半对他们有意回避,视而不见。师生关系有多紧张倒谈不上,反正非常难堪,叫人挠头。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这回偏偏就摊到了自己头上。人家张王是大姓,又是叫得响亮的主流名字,和个把学生名字撞车,说不上怎样希奇。我能遇此尴尬,真是一百个没想到。我和这个同学姓虽不同,名也有别,可发音一样,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读起来,那是不差分毫呢

心里的那个别扭,真是一言难尽。上课时虽然还是一样的检查,提问,巡视,点拨,看起来一切如常,但我总是在时刻警觉地躲避着那个名字。那个师宝华似乎更是自觉,别人七嘴八舌讨论时,他则一言不发;回答提问的举手里,少一个也肯定是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个师宝华。

在我抓耳挠腮,还没有没有主意的时候,批改到了他的作文。这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次作文,题目是《开学一周》。他在下边又加了个副标题:《开学一周之名字的苦恼》。文章说出了因名而生的苦恼,和决心改名的想法。最后写到:“如果不叫这个名字,如果不读这个年级,或干脆如果不在这儿读书,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哎,错误的名字,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错!!错!!!”我这才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的难堪,已经几倍放大给了他。

在我的每一堂课上,他那多思易感的心灵,该承受了多少本来是无所谓的沉重呀。事不宜迟,明天总结作文时,我就要把这事给了结!于是我在他作文本上匆匆写了几句话:

“名字怎么啦,改它为个啥?师徒一个名,缘分不浅呢!”

第二天作文课上,同学们都唧唧喳喳地传看着他的作文,确切的说是在传看我的批语。我注意到,他能时不时地抬起头望我一眼了,虽然还有些放不开的羞涩。比起以前,这是多大的进步呀。看得出来,那几句话给他心情松绑不少。

我趁势而下,开门见山地说:“这次作文,有个同学写的很好。他讲真话,写真情,吐露最真实的内心,那种苦恼而无奈的内心。他的苦恼是因为和老师重名,就想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其实这又有什么呢?我们这里把两个重名的人叫做‘对点子’,我们这个点子对的好,更对的巧啊。师生之情,加上同名之缘,该是多么难得呢!宝华同学,你说是吗?”。

那个在喉头翻来覆去滚动了一周的名字,终于脱口而出,心里顿时如释重负,感觉真是好得不得了。他清澈的眸子晶亮晶亮的,细密的睫毛上下很快地扑闪着,使劲地点了一下头。我望着他,接着道:“我这个司葆华认真教,你这个师宝华努力学,我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我举起右手做了一个有力的“V”字。

鸦雀无声的教室里,一下子响起潮涌似的欢呼声,五十位同学齐刷刷地擎起五十个“V”。36号师宝华举得最高,最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