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百工之七:烧 窑 匠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宋传恩

民间烧砖的土窑很壮观,像一个土丘堆在那里,一条土路从窑顶延伸下来。窑大多建在有粘土的地方,这样脱砖坯子取土比较方便。

烧砖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和泥,脱砖坯子,晾砖坯子,装窑,烧砖,洇砖,出窑。除烧窑外,哪一个环节拼的都是力气,烧窑靠的是技术和经验,烧窑匠是个令人羡慕的角色。

脱砖坯子首先要取土和泥,当年的新土不能用,秋天把土堆在那里,经过一冬天的风化,里面不再有生土坷垃。和泥时,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土,这样烧出来的砖才能光洁不裂。

脱砖坯子,这是烧窑过程中最累人的活。人们在场地上放一条板凳,高约1米,长1.5米,凳子上放着砖模子,砖模子有两种,有一次成型三块砖坯子的,也有两块的,各人按自己力量的大小使用。砖模子是用木板扣制而成,大小规格都是统一的。脱砖坯子时,人们往模子内撒一把沙土(以免粘模子),两手挖一团泥在地上一滚,捧起泥一下摔在模子里。

长期脱砖坯子的人有经验,挖起的泥正好填平模子,用竹弓子刮平模子上的泥,两手把砖模子端下来,反转模子把砖坯就近磕在地上。

经过半天的晾晒,砖坯子已定型,人们称之为“挺身”。他们把砖坯子掀起立在那里,等砖坯子半干的时候,会把砖坯子一层层斜着交叉立着摞起来,一是腾出场地,二是使砖坯子四处通风自动风干,就是下雨,也便于集中遮盖。

烧窑大多是在深秋冬闲时间,人们把晾干的砖坯子一车车运到窑里码起来,码砖坯子是一项技术活,在烧窑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砖坯子的摆放要按照砖窑的火道和走势来布局,确保每一块砖坯子都能被窑中的火均匀烧到。如果砖坯子码不好,既多费炭火,又影响砖的质量。装窑的速度很慢,装窑的好坏关系到这窑砖的成败,烧窑师傅一直盯在一边,三五天的时间,才能装好窑,然后把窑门封上,下面就看烧窑师傅的了。

烧窑时,烧窑匠会把铺盖搬到窑洞里,窑火一但点着,是不能熄灭的,一窑砖烧好需要十天左右,这期间烧窑匠吃住都要在窑炉旁,不停地向窑炉里添加炭火,直把窑内的砖烧好为止。

烧窑是技术活,烧窑匠的地位也很高,拿的钱也最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给我们村烧窑的是一个姓郑的秃子,那时镇上五天一个会,每次他赶会回来,从我们村头走过,总是醉得踉踉跄跄,村里人站在门口对他指指点点。在那个年代,人们想填饱肚皮已实属不易,他居然能喝上酒,还能喝得昏天昏地。人们对他的醉酒既羡慕又嫉妒。

窑烧好后,开始洇砖。洇砖,就是将砖窑里的火熄灭。如果不用水洇,出来的砖是红的,那时人们喜欢青砖,人们只有挑水洇了。三四个人轮流挑水从窑的顶端向窑内泼,尽管已经停火,窑内的砖非常热,经水泼之后,一团团白烟从窑顶升起,情景非常壮观,十几里路外都看得见。

经过几天的洇窑,窑顶的白烟渐渐平息,人们开始出窑,出窑就是往外出砖。砖窑上的活没什么好活,又脏又累。人们尽管浇了五六天水,窑内的余温还没有完全散去,窑内热气袭人,砖依然烫手。

人们搬砖时,浮在砖上的砖末子在窑内飞扬,常常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从窑里出来,满头满脸满身的青灰。他们按照200块砖一摞码在一起,一摞一摞排在那里,等待人们的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