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蜂 现在各行各业,都要学习,达到条件,才能持证上岗。老师要有教师证,医生要有医师证,技术员要有技师证。就连开个车也得要驾驶证。数来数去,就是没有父母合格证。也没有颁发父母合格证的部门,也许做父母合不合格根本列不出条文。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做到合格呢?在我个人认为父母应该先自己修行。 修:就是有觉悟,有学习,有自我意识的去了解教育的法规和规律。 行:有行动,遵循自己领悟出的规律并付诸于行动,常时间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小着手,循序渐进。父母用自身的良好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不用费劲的说教,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正确的处事行为。 有时面对刚上幼儿园的儿子,我有些手足无措。我曾多次反问自己,“儿子呀,我该把你怎么着”,经过许多努力、实践和学习,我积累了些经验。 如何对待孩子,我总结了几条,和大家探讨下。 一、和谐的家庭,给孩子安全感。 要孝敬长辈,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不开心的事或者吵架,这样不仅伤害了对方,还无形中伤害了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生活在一种不安定,不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焦虑,烦躁,甚至有样学样。面对事情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不顺心,摔东西或打人,产生暴力倾向。 二、大自然的亲子运动 带孩子去大自然玩耍,观察周围事物。孩子会提出许多发生环境变化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树叶要落下,蚂蚁为什么要几个一起抬食物,蜘蛛为什么在树上织网。)一切看似简单、平常的事,在孩子脑袋里打满了问号。大自然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娱乐身心。 脑科学家表明:运动到某种程度时,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已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跟学习与记忆有关,所以孩子运动厉的学习效果更好,记忆力更好。 三、远离电子商品,高质量陪伴。 因为时代的高速发展,手机已是人手一部,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比任何人都亲密。电子商品可以让我们学习,了解外来的东西。有时我们忙着在手机上点赞,却忽略了在一旁的孩子。有时孩子会要求我们放下手机陪他玩,可我们却说我是在看着你呀!疏不知我们一手抱孩子,一手玩手机,那不是陪伴,而是禁锢的看护。我们没有和孩子互动,也没有专注在孩子身上。冷落了孩子,拉远了彼此的距离,浪费掉了陪伴孩子的时间。 四、买一些有意义玩具 例如:积木游戏创建孩子心中想向的世界。孩子在搭建的时候,学会思维,考虑积木的平稳和平衡。认识积木的形状、颜色,会摆出心中想向,造型。父母无论看到孩子摆的多么幼稚,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创造的信心。 拼图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让孩子把颜色多炫的碎片,拼成一幅完整画。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五、建立生活的好习惯 一切好的生活习惯源于家庭,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榜样。俗话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都是遗传基因,孩子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归根结底一句话,家长所做的一切,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有良好的习惯,父母应先做好表率。要想成就孩子,先成就自己,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做事更有条理。 六、压抑呵斥,收回巴掌,要有耐心,坚持。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应该收起怒火,耐心寻问为什么?如果孩子仍是哭闹,不妨让他闹个够,压底怒火,让他处于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我们也冷静下,过一会他就不哭了。让他知道哭解决不了问题,也换不来妥协。只要我们坚持住,孩子的哭闹对我们造不成威胁,也成不了孩子达到目的的杀手锏。 当孩子犯错时,要耐心纠正。切不要大声指责或是动手动脚,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有什么事也不敢和家长说,学会隐瞒或者欺骗。 七、培养良好的亲子阅读。 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读些绘画本。父母以孩子为主导,父母是陪读。可以让孩子讲一下对画面的认知,然后父母进一步讲解。 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的表达更有逻辑性、推理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好的展现出来。这样也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有情感沟通。 八、了解孩子,找对适合孩子的方法。 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育儿经验,拿去孩子身上实验。可有些时候,别人的经验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懂得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我们的孩子,个性化问题,个性化处理。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还有很多我们要去学习实践。不管我们工作再怎么忙,也要注意孩子的表现,从而纠正与指导。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又费心的事,希望我们身体力行,努力去学习探讨如何教育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