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银菜的前世今生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花墙老猫

一入夏天,几场雨水一撵,银银菜就见缝插针地长起来。这种随处都可以落地生根的野菜,在房前屋后地头边,撒了欢地旺长。像春天里的荠菜一样,银银菜作为夏季的时令野菜,经常成为村里人餐桌上的主打。


在我们这一带的家常饭排行榜里,面筋汤的次名应该是相当靠前。面筋汤的用料可以说少到不能再少,在这种极简主义的饭食中,除了面筋,银银菜必不可少。一锅面筋汤做的地道不地道,银银菜功不可没。在一个微信公众号愚伯的自留地里,有个题为“家乡的面筋汤”的帖子,帖子笔带暖意,表达深情款款:面筋和银银菜在一锅汤里相逢,产生出那种简单而醇厚的味道。

一时引来跟帖无数,有则留言非常文艺同时也非常煽情:“面筋汤是家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家乡滋味家乡饭,众人共话面筋汤。一碗怀旧的面筋汤,引起乡愁万千,让多少身在他乡的人眼泪纷飞。

习惯就是如此顽固。打小就喝惯了母亲烧的面筋汤,那种味觉上的先入为主,让一代人早已习惯并认可了面筋和银银菜这组黄金搭档。特别是从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过来的人,对这道最普通不过的家常饭更是情深意浓,就是后来尝遍了山珍海味珍馐佳肴,面筋汤的滋味依旧是最温暖的味觉记忆。

缺油少盐的日子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家庭主妇们的创造力,在就地取材努力让一日三餐花样翻新上,表现出无比的心灵手巧。面筋汤就是母亲们对家常饭的一大创造。那经过百搅千拌的面团,又在水里几经揉捏洗汰后,最后只剩下的一小疙瘩,就是弹牙柔韧的面筋。把揪碎的面筋连同揉捏汰洗面筋的汤水一同下锅,这面筋汤的熬制程序就已完成大半。

当锅里热气直冒咕咕翻滚,这时就要放入银银菜了。用开水焯过的银银菜青绿滴翠,条件允许的话,就再将搅拌均匀的鸡蛋沥入,一锅汤的精气神立马出来了。面筋皎皎的玉白,银银菜莹莹的碧绿,加上蛋花灿灿的金黄,色彩配搭上真的是鲜亮悦目。面筋带着新麦清甜的气息,银银菜散着植物特有的清香,随着开锅袅袅泛起的白气慢慢弥散。自然质朴如同乡野间的妇人,面筋汤拒绝任何调味的佐料,要的就是不加修饰和改造的原汁原味。

银银菜除了在烧一锅好汤上居功至伟,在对其他堪称经典的家常吃法也贡献不俗。比如和鸡蛋组合起来做菜饼,或者称作菜盒子。把开水焯过的银银菜打上鸡蛋细细拌匀,摊在铁鏊子烙出的馍馍上。这种铁鏊子烙馍,薄如纸页,筋道耐嚼。把两片包裹银银菜和鸡蛋馅的烙馍摊平拍实,再次放到文火慢烧的鏊子上,一翻一正,立等可取。

那种叫人躲闪不及的香气只钻鼻孔,趁着烫手热热咬上一口,烙馍的柔韧和银银菜的柔嫩合二为一,形成奇妙无比的口感。凉拌银银菜作为夏日餐桌上一道清凉的小菜,更充分体现了这种野菜烹制上的极简主义。银银菜依旧是沸水焯过,再放入冷水后取出,二度过水的银银菜颜色更加葱绿鲜亮。除了盐和蒜泥,也可淋上香油少许,这道菜依然拒绝调料,口感独特,味道天成。

以前苏美嫂家门前有片场地,农忙时摊麦打场晒粮食,一旦场光地净粮食归仓了便从此撂荒,便任由那片大半亩的场地芳草萋萋。其中一个劲疯长着的,就是银银菜了。苏美嫂人善心慈,大半个村子的婶子大娘都去采摘。

场院上的银银菜就像村里的的孩子,皮实坚韧,野性十足,一茬采光摘净了,过不了两天又一个眼儿里冒出来。特别是经场雨水,满场院里新芽初绽,翠色撩眼。因为有取之不尽的食材资源,苏美嫂在银银菜的烹制上,别有心得,技高于人。场院里那生生不息的银银菜,总是变着形式更变着味道地出现在她家饭桌上,同时那些花样迭出的新鲜吃法也是从她那儿普及到村里的家家户户。

苏美嫂还把吃不完的银银菜焯了晒干,收拾存放起来。冬天里苏美嫂把晒干的银银菜用热水泡开,颜色依旧鲜嫩饱满,她把银银菜剁碎和豆扁子掺成馅儿包包子,在大雪纷飞的十冬腊月还能吃出来那种夏天植物的清甜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