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候吃过甜甜稍的,看过来!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东北人

乡村,是农村长大孩子的生命源头,只有真正根植于乡村的人,才不会在人生的路上迷失方向。

关于甜甜稍的最初的记忆,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那时后院的菜园子里,靠西墙种了几行甜甜稍。

小时候,我总觉得,在农村,如果没了这种植物的“陪伴”,乡村将会变得荒凉而沉寂。那时,我们乡下孩子们的童年,虽然物质并不丰裕,却因着它的供应,使我们平凡如沙的生活,多了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充实况味。可以这样说,那种况味里面,包含着浓浓的幸福。

开始栽种的时候,父亲说,等甜甜稍出穗时,就可以割下来吃了。为了让它们快速长高,我有空就会去后院浇水。

夏日到了,天热了起来。我们一群孩子白天就聚在一起,有时在大门洞内弹玻璃球,有时就坐在大门洞靠西墙的门板上,时常人手一根甜甜稍,慢慢的用牙剥皮,就露出了那绿莹莹的瓤。然后慢慢地一节节的咀嚼甜甜稍的瓤。

吸出甜甜的水,就把渣吐在脚前的地上。由于我家当时人口多,孩子也多,后园子虽然种了甜甜稍,也不禁每天都割。所以若是大人看见我们提着镰刀去后园子,都会提醒一句,省着点。那个大门洞有穿堂风,外面赤日炎炎,而门洞内却是小风习习。这些孩子,当然包括我,只会制造垃圾,不知收拾。

常常半天过后,就在地上堆了不少咀嚼过的碎渣。这时,有大人过来收拾,就会骂一句,这些败家的孩子。而明天又会照旧。那个大门洞不久就被扒掉了。

一场暴雨过后,后园子的蔬菜都被雨水冲的七零八落,只有那片甜甜稍依然婷婷玉立,没咋受影响。吃甜甜稍的时候,它就已经长“穗”了,不过那穗是绿色的。最后留下两棵,秋后那穗都变得红红的,那是特意留下做“种”的。实际上,甜甜稍就是高粱的一种,只不过它把营养都保存在秸秆里,那甜甜稍上面的穗,打下籽粒恐怕没有正宗的高粱米好吃。

一年夏天,可能家里实在没了钱花 ,爸爸让我割甜甜稍到集上去卖。平时吃甜甜稍,没感觉过它的重量。这次真正体验到了,一共只有不到20棵,就已经感觉挺重了。把它们稍微捆一捆,扛在肩上。觉得咋那么重。

一上肩,长长的甜甜稍在肩上颤颤巍巍,很不好找平衡。好不容易弄到集上,只能把甜甜稍戳到一个角落,喊着卖。实际上,那甜甜稍按着粗细不同,也就卖3分、五分一根。可那时,一个鸡蛋不也才三、五分钱吗。好在我家的甜甜稍好卖,不一会儿就卖完了,那天我又卖了第二趟。总算做成功了一件事。

说起来,这还是童年时代的事情,初中毕业之后,好像家里再没种过甜甜稍。可能那东西只能当零嘴而解决不了温饱的缘故吧。可我对甜甜稍的记忆却让我增加了不少幸福和温馨。那炎热夏天吹着小风的大门洞, 绿莹莹的甜甜稍,集上的叫卖 。   

时光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偶尔在集市上看到农人们卖甜甜稍的场景,这种亲切的乡土气息便会马上唤起我最初的记忆,想到那些穿插过我们的童年并汇入乡愁的甜甜梢。

因为,它是我们那个时代,最美最甜最享受的“零食”,它,已经不折不扣地植入我们的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