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稼地里,那个"看秋"的少年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刘东华

到了秋天,各种作物开始结果、抽穗,这时候需要“看秋”。

看秋,初衷应该是防贼。我家的水稻,快到收割的时候,稻穗都弯了腰,这时候需要看守,防止麻雀一类的小鸟偷食。不明白当时的麻雀怎么那么多,成群结队的,组成一张飞行的网,看准机会就漫天撒下来,一片整齐的稻穗,经它们一啄,瞬间就是满目狼藉。

我白天负责驱赶麻雀。这工作清闲,坐在地头的树荫里,手持一条鞭子,麻雀来的时候,可以大声吆喝,可以把鞭子甩的“啪啪”响。

比较好玩的情景,是看着麻雀成群飞来,不急着驱赶,而是静静地等它们从空中俯冲下来,快要落在稻穗上的时候,再大吼一声,鞭子一甩,小贼们受了惊吓,仓皇而逃,看似训练有素的队伍瞬间就乱了阵脚,乱作一团,有时像拧在一起的秋草,再四散飞逃。

如果谁家没有看秋的孩子,会想办法弄几个“稻草人”,穿衣戴帽地站在田间,貌似很威风的样子,其实这只是花架子工程,谁都糊弄不了。麻雀们看到稻草人,照样俯冲而下,把你的稻田扫荡一番。吃饱,还可以站到稻草人伸展的胳膊上歇歇脚,拉一泡粪便,再扬长而去。这感觉,就是提醒你别小瞧麻雀们的智商。

好看的稻草人,如果说作用的话,只能体现一个农民的浪漫情怀。

晚间看秋,则是另一种情景。晚上没有了麻雀,看秋看的主要是看那些瓜果。我家有一片果园,有苹果、葡萄。通常,晚间看秋是要跟着大人的,夜幕下的田间野外,甚是吓人,大人们胆子大,对地形也熟悉。

秋天的夜里,葡萄、梨、苹果、稻谷都散发着一种香气,人在田间行走,能闻到那些又凉又甜的味道。

有时候,我跟着大人晚上去看秋,所谓看秋,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自家的果园里走一圈,看有没有异常,快要成熟的瓜果主要是防小偷,也可能是吾乡民风淳朴,那时候我经常跟着看秋,而真正见到或者听到捉到小偷的情况几乎没有。

所以,看秋的人,在地头相遇,便会蹲下来闲聊,或者彼此点燃一颗烟,在暗夜里一明一灭,非常惬意的感觉。

聊天的话题和这个秋天有关,预估一下收成如何。通常,大人们在田间的闲聊是低声的,不急不缓,说今年的气候、雨水,庄稼和果木们这一季的长势,与往年有一个对比,不管丰收与否,大家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我觉得是才是看秋的意义所在。看秋,是看的秋天果实的成熟,辛劳了一季的农民,在这个时候去现场感受果实们的成长,一天一天的变化。从蓬蓬勃勃的开花、坐果的春夏季节走来,这是土地为农民捧出果实的季节,是汗水换来收获的季节。只是,少年不懂得其中的深意。

似乎转眼之间,人就到了中年,想起少年看秋,那一年一季的秋,悄悄染上了鬓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