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农村的无名草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清风徐徐

其实,从地理上看,我现在的居住地距离故乡是并不遥远的,充其量也不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可从心理上说,与故乡总有那么一层隔膜,似乎是渐行渐远。说起来也难怪,弱冠之年即离开家的我,一心一意在几十里外的县城求学,平时钻在书本里,不放寒暑假是不回家的。

后来,想家期过去,对于父母亲和家来说,我即如平原遛马,易放难收了,即使放假,也不一定回家了。再后来,我则一去千里之外,让父母亲五年之后才得见上儿子一面。其后,对于故乡,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匆匆过客,偶尔闪电般地回家一次,住不了几天即走掉,对于那些晚生,有几个人还认识我?我还认识几个人?如此,对家和故乡的印象逐渐淡漠。——细细算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啊!

淡漠了,嘴上又不好说。偶尔回一趟家,乡亲指着问,那是什么草呀,这是谁谁呀,我只能支吾其词,或语焉不详地敷衍。

回忆少年之时,我与同龄的伙伴们一起下地拾柴割草挖野菜,对地里的、地头的、田埂的各种野草那么熟悉,它们也就是我的不会说话的却有着鲜活生命的伙伴,什么“萋萋芽”、“富苗秧”等等,我都了然于心,特别是那些开着白的、黄的、红的,飘散着淡淡清香的花,我曾相信会一辈子记住它们。我知道,在那一个个饥荒的年头,许多野菜曾经救过众乡亲和我的命啊!现在,却记不清了。

对于人,就更不用说了,我那个小村庄的人,自不待说,哪家住在什么位置,有哪几口人,心里有一本烂熟的人头账,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摸到任何一家要去的人家去。对于方圆三五里远近的同龄人,我也能认识个八九不离十。特别是与我合脾气的同龄伙伴,我们一起割草、游泳、爬树、赶集、跑老远的地方看电影……那时,我们玩得何等开心!而现在,中青年人我认不清了,就是对同龄人,竟然也认得模棱两可。我有些脸红心跳。我这是怎么啦?我自问。

最让我尴尬的季节是初秋。这时,回到故乡,看到田野里几乎到处都有野草(许多野草当年叫野菜)开着各色各样的花,而且,它们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淡淡的清香。这让我曾经发誓回城里不再养花——城里卖的那叫什么花呀,都几乎没有一点香味儿。

一位乡亲指着一种开着乳白色小花的草问我,那是什么草。我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起它的名字,只得轻轻摇摇头。可是,它们,我童年里分明见过,它们在轻风中摇曳的姿势是那么好看,我曾那么熟悉。还有那些,那开着玫瑰色花的,开着淡紫色花的,开着鹅黄色花的,这些野草我都熟悉,它们都曾经是我的最爱。在我心的深处,它们被一一挖掘出来了,只是一时想不起它们的名字。不记得,干脆就一起叫它们无名草吧!

在家乡,不熟悉野草还好敷衍,对人认得模糊,就遇到不少尴尬的场面。那位乡亲又指着一位四十几岁的汉子问我,他是谁?我又诚实地轻轻摇摇头。噢,他原来是我的一位远房表弟。我离开家乡时,他尚在蹒跚学步的年龄,现在,他已经是孩子的爷爷了,我哪儿认得呢?

远房表弟现在如同自己的父辈祖辈,也是那么勤劳朴实,整日忙个不休。这不,秋收秋种,儿子外出打工了,他就独自干,地里、场上来回跑。刚忙完了自家的,他又帮助一位同族的姐姐收黄豆。姐姐姐夫并没有叫他,他到了地里,也不作声,挥起农具就干。看他那瘦弱单薄的样子,却不知他干起活来是那么利索快捷。姐姐家地里的活也忙完了,表弟又奔镇里的工地去了,他是要去找个短工活计,争取再挣些零花钱。

对这位远房表弟,其实我没见过几次面,可后来我记住他了,记住了他那身材单薄的样子,记住了他的劳作不休的生活,以及他黑里透红的脸膛、大而略显光芒早失的眼睛。他是一个才四十几岁的人呀。从表弟的脸上,我窥见了刚刚开始改变传统耕作方式的今日农民的劳作,仍然是那么的艰辛。

还有一位姓董的同龄人,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见到了他,只知是熟人,却叫不上名字,我一时张口结舌。后来,还是别人给解了围。董,也还是过去的董,还是那么实在。一番交谈之后,知道他的情况如同大多数乡亲,一家儿孙三代,儿子外出打工,他在家侍弄着几亩地,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尽管他不像城里人穿得那么体面。在过好自己日子的同时,也帮助左邻右舍。

其实,无需说出那位远房表弟和董的名字,所到之处,都能够见到“表弟式”的劳作者。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家里留下的多是中年以上的人。他们中似乎继承前辈传统的人更多,前辈人的耕作方式,前辈人的生活习惯,前辈人的朴实、勤劳、艰苦风格。

他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绝无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代代“闰土”的情状。他们也在改变,在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不过是一步一步的,那么扎实,稳妥。他们身上的基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家乡田野里开着各种各色小花的野草,有没有人去注视它,它一样开放。

不过,那草,那花,那人,在我的心里是深藏着的。我已经感觉到,乍一说的淡漠,其实是表象。吃着那片土地上的粮食和野菜长大的我,怎能忘记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供应给我的营养,早已渗入我的血液里,就让它与我的血液一起奔腾流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