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的婶娘,到我办公室之后的故事……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会说悄悄话的鱼

图:部分来自网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婶娘离开我们整整七年多了。七年多来,我常常忆起婶娘,想起婶娘在我成长过程中,在历经最艰难困苦的岁月时,给予我的呵护和关爱。婶娘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更多的时候出现在我的梦乡中。

说起婶娘,首先要说说她与叔叔的婚姻了。其实,婶娘与叔叔结缘还有一段美丽而带有苦涩的传奇。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由于连年的战乱,黄河水灾连年泛滥和盐碱土地的特性,当地老百姓种植的庄稼十年九歉收,一到冬春季,当地穷苦人家就会拖家带口到外地乞讨。

婶娘是不幸的人更是苦命人,不仅出生在沿黄一带,而且父母早早的撇下她们姐弟而去。她像沿黄穷苦人家一样,每每到了冬季和春季就会到外地讨生计。抗战胜利后的一年,婶娘带着弟弟乞讨到我们村庄。村里的热心人看到苦命的姐弟俩便起了怜悯之心,有意想帮婶娘一把。虽然婶娘乞讨到我村,但人长得还算俊俏,人很聪颖,品性不错,女儿活样样精通。

话说回来,叔叔当年和父亲四处以打铁为生,终身大事一直耽搁着。当别人把婶娘介绍给叔叔时,起初叔叔还嫌婶娘是乞丐,面子上抹不去,但当叔叔见到婶娘之后便一见钟情,就这样婶娘顺理成章的成了我叔叔的婆姨,婶娘的弟弟也是我的舅舅从此也落户到我们村里。婶娘又是幸运的人。她与叔叔结婚后恩爱有加,幸福美满。一生养育四男三女,虽然我的一个哥哥英年早逝,但其他的叔伯兄弟姊妹却健康成长起来。

说起婶娘,不得不说她两次到我办公室之后的故事。

婶娘比母亲活泛多了,她在世时曾两次到过我办公室。母亲就比不过婶娘了,思想特别保守,虽然我工作在外多年,虽然母亲当年在城里为我带孩子有五六年的时间,可她从没到过我的办公室,也不知我是做什么的。

在母亲的心目中,我就像工厂里的工人实行的八小时工作制,每每晚上加班回家晚了总会站在门口等我斥责问我为什么下班这么晚;周末加班了总会絮絮叨叨说别人为什么不加班?感性而又快言快语的婶娘与母亲不同,不仅两次到我办公室,而且对我从事的工作刨根问题,她就像记者那样一定要捕捉到活鱼,一定要捕获到猛料,那样她回去之后就有资本了。也是婶娘两次到我办公室之后,把她从我那儿获得的所谓猛料回乡后便向乡亲们开始兜售了。

婶娘第一次到我办公室,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在初冬一个阳光明的一个上午,县里在县城最繁华街道汇泉路举办大型物资交流大会,虽然那时实行了改革开放,但农村物资仍较匮乏,物资交流大会还是为老百姓购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每年一到物资交流大会,县城总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就在那一年物资交流会的一个上午,我在办公大院门口碰到了婶娘。在我的一番要劝导下,婶娘接受了到我办公室喝杯水休息一会的邀请。可当婶娘来到我的办公室后,悄悄的问我,怎么办公会就只有两个人?我说是的。当时,我没当回事儿再做解释工作。

没想到婶娘返村后,却引来了一场风波。就在那年冬天的一天,我回家后母亲不无担忧的说:你在外面混得不好?我说,谁说的,工作上我很卖力领导也很满意,和同事处的关系也不错,应该不错吧?母亲接着说:办公室只有两个人,冷冷清清的?听到这儿,我哈哈大笑之后对母亲说:你不懂,混得好坏不在办公室人多少,当领导的都是一个人占着很大的办公室,不能说人家混得不好吧?

母亲听到我这样说,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便说:我说呢,你婶娘从你那儿回来后,不仅对我还对别人说你在外混的很差,我很生气,也很担忧,为了这我不知和你的婶娘吵了几次,有次还差点打起来。哈哈,没想到婶娘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却在她的脑海中种下了这样的印象,还引来了这么大的一场风波。

虽然婶娘有过对我那样的评价,但并没有影响我与婶娘的亲情关系。因此,当在县城再次遇到婶娘的时候,她有第二次到我办公室的经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想到,婶娘这次到我办公室之后仍然引来一场风波。

那是新世纪初一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天气燥热无比。正当我从外面办事归来之后,便看到广场上一位老年妇女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拿着铺垫,艰难的往前走着,看着眼熟,便趋前看个仔细,没想到竟是我的婶娘。

我激动的和婶娘攀谈起来,婶娘告诉我,她在小儿子家住,家里用不着她干活,上午会到广场上乘乘凉。我说,到我办公室小坐一会吧,天气这么热,我为您老泡杯茶。或许婶娘真的口渴了,或许再想到办公室探个究竟,看我在外面混得究竟怎样,便随着我来到办公室。

没想到我的办公室有四五位弟兄正在闲扯,他们看到我和婶娘进了办公室之后便纷纷与婶娘打招呼并知趣的一个个躲了出去。婶娘说,你办公室这么多人,管这么多事?我说都是一个部门的弟兄。婶娘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我为婶娘泡了一壶龙井茶,打开空调,一边和婶娘聊着一边在电脑上修改着一个材料。

大约半个小时过后,婶娘凉快的差不多了坚持要走,虽然一再挽留但婶娘一直坚持要走。没法,便对婶娘说,送送你总可以吧?婶娘说不麻烦了。恰巧,老板的座驾在家,司机是我的好弟兄,一和他说要送婶娘便二话没说,婶娘便诚惶诚恐的坐上了老板的座驾。

没想到,婶娘返村后又在村内掀起波澜。这话还是事后听我姐姐说的。姐姐告诉我,婶娘从你那儿回去后,又和村里的婆姨们议论起了你,说你对她如何如何热情,在外面混得如何如何好,在外面还管那么多的人和事,村里好多人都在向我打探你的消息呢。

我哈哈大笑之后对姐姐说,我还是原来的我,混得和原来差不多,只是婶娘看到办公室人多才这样猜测的吧,那些弟兄们只是到我办公室来玩并不是我的下属。

婶娘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是嘴里藏不住话的人,或许受文化程度和阅历的限制,她在认知上不免存在片面性。其实,婶娘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后得出那样的结论虽然带有片面性,客观的讲当年的确混的的确不怎么好,之所以对母亲那样说,也是为了安慰母亲;婶娘第二次到我办公室之后得出那样的结论也带有片面性,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虽然工作上勤勤恳恳没有虚度年华,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混得仍然不好,没有达到婶娘所预期的目标。

时光荏苒,岁月不再。婶娘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想念至亲至爱的婶娘只能在梦中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