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回了趟丰县老家,发现了很多百看不厌的东西!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红艳

先前回老家,不是国庆就是春节,而老家五月的风景这些年在我的视线里一片空白。这次,我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她初夏的样子。

家门口,父亲端着碗在外面吃饭,在他的身后,是两只与他形影不离的小狗。父亲这样吃饭的样子,在外面的日子,我已经有很多年没看到了。

田间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由于连日的晴朗高温,麦地里显得极其干旱,再过十天,家里的麦收就要开始了,一些农民在忙着浇水。

大蒜的价格,令农人们特别欣慰,纵然田间的劳作特别辛苦,但对今年的收入而言,一切的疲累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家的孩子越来越少,我所看到的,也是趁着休息日,跟着大人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

家里的小猫已经再次做了妈妈,为了给孩子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它不停地转移着位置。

墙角的野生山药在树荫下,因得不到阳光的抚慰,它们的长势看起极其缓慢。

这次回家,有幸看到了老爷爷那一代留下的袁大头,是爷爷当年分家时的产业,一晃这么多年,这样钱币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物件。

这样的钱币,你见过吗?听说是银子打造的。

院里的盆盆罐罐还在,有的经过修补后,再次残缺不堪,父母也不舍得扔掉,它们无声的躺在那里,述说着曾经的是是非非。

家里这个保存完好的石槽,是从堂叔家里拉过来的,母亲曾用它喂猪多年,但随着环保方面的加强,家里不再饲养大的家禽(猪、羊、牛之类的)。因此,它也被冷落在一旁,无人问津。

我发现,家里任何物件,都是我眼里的风景,在乡村生活过,老家的任何枝蔓和脉络,都可以触动我藏在心底的情愫。

母亲最常用的东西,也“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社会就是如此,很多东西都将无奈的成为背影,就像故乡和我们一样。

母亲养的两只小鸡,看起来很是悠闲,它们不疾不徐的迈着方步,时不时将头埋在钢筋锅的里面嚼食。

还有,母亲方面做布鞋的东西,我已经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随着我们记忆的褪色,最终归于消失。

母亲和姐姐在门口剥蒜,说是晒干后,邮寄给远方工作的哥哥。

家里,好多物件让我看了都是倍感亲切,眼前的盆架子,曾一度是我的骄傲。那年,做木工的姨夫给我家做的,当时村里很多人都跑过来围观。

初夏时节,老家的蚊虫越来越多,孩子在院里疯跑,小蒙虫进眼里,通常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出。

村后的蒜地里,很多人各司其职,行走在奔忙的路上。虽然我和父母期待的那样,脱离了农村,但在我内心深处,那种乡亲乡情,却永不弥散。

此刻,我把初夏的一点感触写在这里,只想说:不管何夕何年,故乡,永远都是我们最真的牵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