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儿子接到城市,大爷爷大奶奶的生活,再也没有了想要的颜色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杨志刚

图:来自网络

大爷爷是我爷爷的亲哥,当年,在我家处于低谷时,大爷爷也帮了我家不少忙,因此,对于他家的事,我相对关注的也多了一些。


昨天晚上,给“定居”在南京的大爷爷打电话问候了一下,那端,是他们沉重的叹息。79岁,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他们的心境,可想而知。


如今,在我老家的乡村,跟随着儿女到城市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在这种矛盾和感喟让人无法释怀。


记得去年9月,我请假回老家看望父母,在和父母闲聊的时候,前面的大爷爷忽然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说:“孩子,你大奶奶不行了,现在喘不过气来,你赶紧帮忙把他送到医院吧”。


于是,我马上母亲的电三轮车,快速向着镇医院的方向赶去……


大奶奶是高血压,医生说,这次犯病幸亏送的及时,要不然,性命难保。


听着医生的话,我禁不住哀叹。


大爷爷他们已经年近八十,两儿两女四个孩子,按照农村的说法,是应该比较有福气的家庭。但事实上,生活的真实却刺痛人的三观。


大爷爷的两个儿子都在南京工作,两个女儿定居无锡。其间,儿子们也曾接他们到南京生活过,但最终他们老夫妻还是选择了逃离。因为,在城市的日子,大爷爷和大奶奶实在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虽然吃喝不愁,但每天犹如坐牢一般。两个儿子无奈之下,只好又将他们送回了老家。


此刻,子女都不在身边。他们在我眼里,是真正可怜的老人。其实二爷爷也是疾病缠身,他年轻的时候,常在河里打鱼,结果到老了,浑身的关节都痛,一贯勤勉的他,这两年来,陆续无奈放弃了四亩半地,就连家门口最近的一块小田(有半亩地),也不得不送给了别人。

最初,老夫妻还能互相照应,但如今,随着身体状况的不堪,在老家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大奶奶出院那天,我把两位老人的情况告诉了在南京的大叔二叔。他们说,我们弟兄两个先商议一下……


半个月后,大爷爷和大奶奶再次被接到了南京,在两个儿子小区的中间地带,租住在一个底层的房间里。


大爷爷老两口不会说普通话,平时他们和周边的邻舍没有任何交流。两个人除了到菜场去买点菜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打发在电视剧上。


两个儿子工作都很忙碌,一周能去探望一下父母就已经不错了,即便坐在父母身边的那会,电话也是不断。孙子和孙女嫌他们房间有股怪怪的味道,基本上不会过去。


先前,大爷爷他们留守在老家,如今他们却“留守在城市。大爷爷说,来到南京的第二个月,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提出想回老家,但对身体如此糟糕的他们而言,任何的想法,在儿子的眼里,都是忽略不计的。
大爷爷说,如今自己什么都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怕自己死在异乡。

像大爷爷他们舍弃先前的生活圈子,在陌生的城市里,象只迷路的雀鸟一样,游离在家的温暖之外。大奶奶说,在老家的日子,是她现在回忆中最幸福的奢侈,而在城市,再也没有了他们想要的颜色。

在老家的时候,吃过饭,如果地里有活就去地里,没活时就是去邻居家串门,聊聊家常。到了南京城以后,因为大叔二叔白天上班,她和大爷爷就只能是躺在沙发上看会电视,看累了就睡会觉,睡醒了接着看,每天很无聊。

人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对于老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农村的老人由于常年生活的农村,很多行为习惯都已经固定,去了城市以后很难适应。

而我在千里之外,只能这样默默的祈祷:希望大爷爷和大奶奶在外的日子,身体健健康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