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我既爱您又“恨”您!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詹龙飞

图:来自网络

父亲离别十年,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一直不见其人,不闻其声,只在梦中若隐若现,给我留下无尽的思念。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生勤劳本分,不苟言笑。当然,印象最深的是,年轻时教过私塾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

记得我小时候,每逢春节,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卷着一叠红纸要父亲给他们写春联,弄得我父亲要忙活好几天。春节期间老家的气温特别低,父亲执毛笔的手指经常冻得不听使唤,常常要到火炉边暖和下才能继续挥毫泼墨。幸亏我妈妈也想得周到,会生起暖暖的火炉配合父亲写字。

那时候,好多人家堂前照壁上都喜欢贴个大大的“福”字。那种大“福”字,一张红纸写一个,费墨汁不说,可忙坏了我们小孩子。写的时候,为了避免起皱褶,要我们哥俩帮着把红纸拉直,这样,书写起来才能流利。

“福”字墨迹浓厚,不容易干燥成形,要我们哥俩牵着、拉直在火炉上柔柔烘干。父亲写出来的“福”字,可不一般,把上半部的左右各拟写成喜鹊头样,两只喜鹊面对面,眼对眼,嘴对嘴,一副眉飞色舞庆节日的样子,所以乡亲们喜欢张贴大“福”字,图个吉利。可谓是,过年写春联,忙坏一家人。

但是每每看到村落里家家户户春联几乎是出自我父亲那清一色的字体,全家上下心里暖融融的,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更可贵的是,父亲会边写边给我们讲解书法技巧。因此,给父亲打下手期间,在欣赏到父亲书法的同时,我的书法技能也有所长进。

父亲虽是朴实的农民,农耕一辈子,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的,可少不了我父亲。我父亲“老书”读得多且精,所以乡亲们择良辰吉日、娶亲、房子落成、小孩子出生起八字、办丧事等等,都会找我父亲帮他们看上一看。

我父亲也乐此不疲,经常放下手中的农活,把他那箱珍贵的老书翻出来,认真查阅,选择最好的方式为乡亲们图个吉利。可我是位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总是不赞成父亲的做法,觉得这是在搞封建迷信,有时还会为此跟父亲争辩一番。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深感内疚。

也许是我父亲在世时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积了不少德,以至于在他走完了人生的八十四个春秋后,居然没有病痛的折磨,安详地去了天堂。

虽然父亲对我们疼爱有加,但是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耿耿于怀,非常“痛恨”父亲。不知道是不是我父母一生情投意合、难分难舍的缘故,以至于父亲到了天堂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许是觉得非常孤独,在我们还没有从父亲离去的悲伤中缓过神来,竟然把我母亲也“唤”去了天堂,为他永久作伴。

“自私”的父亲又和妈在天堂过起了男耕女织、夫妻恩爱的生活。不知道“狠心”的父亲有没有给我们想想,他走的时候,作为男子汉的我,边料理后事,边安慰母亲,还抱头痛哭了一场。父亲竟然不顾我们的感受,把母亲“带”到身边,真的让我欲哭无泪,至今难以释怀!

爸爸,我爱您!可我又“恨”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