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纪事:生命中填补我母爱的那个人,走了!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云中漫步

图:来自网络

在孩子的吵闹声中,我接到了堂哥的短信:奶奶去了。看毕,我一阵晕眩,随即是难以自抑的哀恸,心犹如被掏空了一般。

奶奶给我的记忆,不仅有温暖,疼爱,更有忘不了的心酸。


我的妈妈是贵州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人贩子拐卖到丰县,后来,“嫁”给了我的爸爸。

那时爸爸弟兄三个,家里很穷,两个叔叔比较活络,靠着自己的力量,先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但性格内向的爸爸三十岁时,还是孑然一身,奶奶为此每天忧心忡忡。如今,爸爸总算混了一家子人家,奶奶积郁多年的愁烦,总算有了一个了结。

我爸比妈妈大十二岁,但这桩买卖的婚姻,注定了含有悲剧的元素。由于爸爸没有任何手艺,他的生活轨迹,始终以自己的村庄为中心,每日躬身田间,而两个叔叔和婶婶,同心协力,外出打工赚钱,没过多少年,就盖上了令人羡慕的瓦房。

婚后第二年,妈妈生下我,那时,她才19岁,按理说,还是个需要被人呵护的“大孩子”。为了留住妈妈的心,奶奶想尽一切办法,力所能及地做好吃的给妈妈,太累太脏的活,都是自己干。

爸爸也是,结婚后的几年,都没怎么让妈妈到田里。除了家里穷点,妈妈总体上而言,也算是幸福的。

妈妈的性格有些小孩子气,有时我不听话,她会重重的打我的屁股,一旁的奶奶看到后,就会马上把我抱过去,用她的衣袖擦干我的眼泪,我总是在奶奶的安慰中享受温暖,所以我对奶奶的依赖和朴素的感恩,直到今天都是强烈而鲜活。

1992年的秋天,远在贵州的外公前来看望妈妈,在村里,他走了几圈之后,一脸沉重。临别前他丢给妈妈一句话:全村就你家最穷房子最破,这样的苦日子,啥时能熬到头?

自从外公走后,妈妈每天感觉都心不在焉的。我清楚的记得,那年冬天,她穿着一件粉色的棉袄,说要去街上洗澡,我跟她到后面的房间拿衣服,她说啥也不让我去,我当时就委屈的哭了,听闻我哭声的奶奶,连忙走过来,把我领到叔叔家去玩。

妈妈收拾好一些衣物,朝着镇上的方向,头也不回地去了,天色渐暗,在村口等了几个小时的爸爸不见妈妈回来,便心急火燎的到街上四处找寻,哪里还有她的踪影。

奶奶知道后,她绝望地说:“该走的,留也留不住,但她也太狠心了吧,怎么忍心撇下三岁的孩子啊!”那晚,漆黑的小院里传来我划破夜空的哭声。

狠心的妈妈走了,奶奶迅速地填补了我缺乏的母爱,一直到小学毕业,我都跟着奶奶睡觉。小时候,我特别爱哭,奶奶总是不厌其烦的哄我,抱到东家,抱到西家。她的爱,给了我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她就像母亲一样教育我、包容我、疼爱我,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

奶奶每天起早摸黑出门干农活,节衣缩食供我上学,姑姑和叔叔给她买的好吃的,她都留给我,处处为我考虑,但是小时候我很顽皮,很叛逆,让奶奶操碎了心。

翻开学生时代的记忆,这些让我铭刻于心。那时,每次我上晚自习放学回家,奶奶总是先烧好饭菜,然后打着手电筒在村口接我,晚上等我睡着了,才会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才去院里忙着洗一家人的衣服。

上初中时,每个礼拜天,奶奶会早早地为我准备好下一周的生活费,快到礼拜五了,我要回来了,她就会催促爷爷,让他上街买些我喜欢吃的菜。

以上这些,也只是奶奶平日里关心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当我每次想起在那既没妈疼也没妈管的日子里,奶奶为我付出的又何止这些呢。

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因为我和班级的一个同学关系不好,心里不痛快,就不想读书了,奶奶知道后着急得几天几夜没睡,她担心我这么小就不读书,以后拿什么来生活,靠什么来养活自己。

因此,她不停地劝我读书,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我将来能够脱离农村,当时我记得她唯一的要求,就是无论如何,我也要把书读下去。虽然那时我懂点事了,可我也不懂表达,但是我能感受到奶奶当时有多难受,有多不舍,看着您越来越苍老的面容,我后来下定决定,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有能力好好回报奶奶的恩情。

让奶奶欣慰的是,后来我考上了中专,虽然也不是什么好学校,但对不识字的奶奶来说,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她这么多年的付出,总算有了真正的回应。奶奶无论给谁提起我,都是以我为荣。

其实在那些年里,我又何尝不知,奶奶的生活一直过得很苦。她平时仅靠养着几只鸡下蛋,到集市上来换取些零花,以此维持着她和爷爷的生活。尽量不给子女们增加负担。

2011年,我参加工作了。那时回老家,只要我上街,我都给奶奶带一些小吃,虽然我当年赚钱也不多,但我知道那是我补偿奶奶的有效方式。但奶奶每次都说,有钱省着花,家里有吃有喝,不要我在她身上破费。

到南京溧水上班的日子,由于离家较远,我基本保持每天一个电话,奶奶说,每天等到我电话那一刻,就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似乎再多的疲累,身体再多的不适,都会被我的问候无声的卸去。

后来,我结婚生子,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远隔一千多里,但我还是尽量抽出时间回家,我担心奶奶在哪一天离去,使我失去了报答和陪伴的机会。

记得在前些日子,我看到汉朝刘向的一句话:“人有德于我,不可忘。”奶奶对于我的恩情,我又怎么能够忘记呢。

尤其是这两年,我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奶奶年纪大了,外出旅行是不可能了,我自己辛苦一点,多赚点钱,给她住的房子装修一下,给她买一个舒适的大床。

2019年6月的一天,奶奶起床忽然感觉头晕,爸爸带她到丰县检查,结果确诊为脑瘤,父亲告知我这个结果时,我当时就把银行卡里的钱打给了爸爸。随后,我安排好两个孩子,直接回了老家。

在半年的时间里,爸爸身体也不好,叔叔和姑姑陪着奶奶辗转于丰县人民医院和徐州二院,由于奶奶年迈,恢复的不是很理想。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因为家里的孩子,我又回到了溧水。我担心奶奶想我,就给她打电话,打算年初三那天,再回老家看她老人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和老公给奶奶准备好礼品打算来丰县时,却因着一场疫情,却我望穿秋水的思念,活生生的阻隔在南方。

奶奶在2020年2月10号因病去世了,我想,在她临终的那一刻,她一定在念叨我。每想到此,我心里就痛得无法呼吸。奶奶的离去,我没能送她最后一程,成了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生前,奶奶没有得到我多少的回报;离世,她只带走了自己一生的贫苦和劳累。在以往的岁月里,奶奶宠着我,惯着我,爱着我,现在我长大了自己挣钱了,我还没回报你几年,你就走了。

几经周转,成年的我已经忘记了妈妈的模样,但惟一忘不了的是,奶奶在我三岁那年始终如一的怀抱。

转眼,奶奶离世快三周了,但我一直不能接受她的离开,这些天,总是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我的心就不由得一颤,泪在不觉间滚落了下来。

奶奶,奶奶,我想你,在另外一个世界,您听到我的呼唤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