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旬邑民谣(上)

 新用户59979975 2020-07-15

    旬邑民谣源远流长,摇曳多姿,异彩纷呈。据《诗经》记载,保存至今的旬邑民歌可追溯至周朝。嗣后,尽管历代民歌传世者不多,但其隽永的艺术价值和深邃的社会价值,仍是不可忽视的。

旬邑民谣长久而广泛地流传于老百姓中间,据《汉书》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这里的“秦楚之风”,也就包括了秦地歌谣,也是今日旬邑民歌民谣的一个重要来源。从内容来看,旬邑民谣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其内容和形式都相当丰富。从形式来看,旬邑民谣可分为时政歌、生活歌、仪式歌、劝善歌、情歌、儿歌等等;从内容来看,有诙谐幽默的、有劝人为善的、有针贬时弊的、有传情达意的。这些民谣,以旬邑方言为载体,是旬邑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口耳相传,富有悠久的传承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旬邑民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类歌谣以朝代更替为内容,是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证。如:

《迎闯王》

吃我大,穿我娘,

娘生大养受恓惶。

不如开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拉粮。

 《宣统只有二年半》

宣统不过二年半

不用掐,不用算,

宣统不过二年半。

今年猪吃羊,

明年种地不拉粮。

这两首歌要反映了清代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和急切盼望起义军到来的迫切心情,是富有个性的民间歌谣之一。民谣作者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时政、形势的认识,承载了当时民众的真实情绪,是难得的社会历史财富。历史是沉淀的时政,而时政是新生的历史,两者具有时空上的高度互动性。

同时,旬邑民谣也表达了老百姓对时代变革的感知,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敬仰和缅怀。短短的民谣中,既有劳动人民对英雄的礼赞,也有对坏人的唾弃、讽刺和挖苦,集中的体现了民心向背。此外,民歌民谣中也有描述历史事件的,具有深刻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可以说,以小事情反映了大时代。如以下几首:

《生下儿子是老蒋的》

生下儿子是老蒋的,

娶下婆娘是保长的。

攒下银钱是联保的,

打下粮食是甲长的。

这首短短四句的歌谣。把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府上下勾结、层层盘剥、鱼肉人民的丑恶行为揭露的淋漓尽致。

《四九年,解放啦!》

四九年,解放啦,

地主一看没想啦,

穷人说话气壮啦,

往后世事大变呀!

这四句歌谣,准确的反映了解放后劳动人民的心声,因而在旬邑民间广泛流传。

《食堂歌》

五八年,吃食堂,

家家锅灶全打光。

老少排队领菜汤,

光棍有了公婆娘。

 烧开水,拌炒面,

一顿只吃二两饭。

说是食堂,

不见杀猪宰羊。

说是家里,

把娃饿的哭哩。

    这首歌谣,真实再现了 “大跃进”时期旬邑公共食堂的伙食状况,这种“大锅饭”没有维持多久就散伙了。

   二是旬邑民谣具有逞恶扬善、褒贬人性的作用。旬邑民谣来源于基层老百姓,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对坏人坏事进行讽刺,具有针贬时弊、逞恶扬善的的作用,也是老百姓切身感受的一种抒发渠道。此类歌谣,数量众多,涉及农耕社会的各个阶层。歌唱者对世间事物往往直抒情感,来表达其饶具生活情趣的观点。如《泥瓦匠住草房》,就以强烈的对比,生动地描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的生活和受压榨的情况。

《泥瓦匠住草房》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炒菜的,光闻香。

编席的,睡光炕。

做棺材的死路上。

还有讽刺上世纪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

队长用钱一句话,

会计用钱帐上挂,

出纳用钱抽屉拿,

社员用钱求菩萨。

七点开会八点到,

九点开始作报告。

你作报告我睡觉,

讲来讲去老一套。

两只袖子的干哩,

四只袖子的转哩。

  广为流传的《四怕歌》,具有多个版本,但意思基本相同,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少数农村干部的不良作风。

  

《四怕歌》

支书的老婆贫协的娃,

槽上的马驹不敢骂,

还有会计他二爸,

队长他娘惹不下。

《提意见》

你给队长提意见,

批斗会上再见面。

你给会计提意见,

算盘珠子咱再看。

你给组长提意见,

天天来把重活干。

  三是旬邑民谣具有反映家庭婆媳关系的作用。家庭关系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而家庭关系中,尤以婆媳关系最难处理。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家务事上的纠纷和对婆媳关系的不满意,也被编进了民谣中,有婆婆埋怨儿子和媳妇的,也有婆婆自己抒发感慨的,如老娘埋怨说:

《取下媳妇昧良心》

软枣树,毛毛根,

吃娘奶,跟娘亲。

取下媳妇昧良心,

把娘哄到沟儿畔。

踢一脚,咕噜当,

打破鸡蛋流了黄,

 再不得见我那亲光娘。

见了媳妇像孝子,

见了老娘像豹子。

年轻媳妇穿料子,

老汉老婆穿套子。

(套子:旬邑方言,指旧棉絮)

媳妇娶全啦,

儿子跑完啦。

米汤熬粘啦,

孙子围严啦。

花了两千八,

娶个新邻家。

见面不答话,

上地撂个娃。

  看着儿子也抚育后代了,老娘想起自身,不禁感慨万千:

《隔窗看见儿抱孙》

隔窗看见儿抱孙,

我儿抱着他儿亲。

等到他儿长大了,

他儿忘了我儿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模式也开始变化,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成为普遍的形式。大家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着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和父母分开住,如下面两首就生动的反映了大家庭分家的场景:

《分家》

一家四口人,

都来把家分。

老大胡子长,

分了一间房。

老二胡子短,

分了一个碗。

老三没胡子,

  分了个驴蹄子。

老四爱喳喳,

  分了个烂刷刷。

大家不要妈,

后院把猪拉。

四个都是狼,

长大忘了娘。

 

《娃他妑》

媳妇娶进三天多,

紧跟就买尺八锅。

听起亲着哩,

实际分着呢。

见面不说话,

出门撂个娃。

叫个妈,划不着,

口口声声娃他妑。

注:妑:旬邑方言,指奶奶。

未完待续!

作者:王新民

编辑:赵海燕

喜欢我就关注我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