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我在工厂里收到录取通知书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杨伟

图:来自网络

2000年,我参加高考。那一年,山西、江西、天津进行高考改革,录取率虽说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因为我所在的稷山县翟店中学,是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每年的录取人数依然不甚理想。

当年高考时,参加的同学只有四十多人。在当时,对于乡村中学来说,能够上录取线都是很令人鼓舞,让学校振奋的事了。

在我们的教室里,老师用大字写着“进入高等学府,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途径!”,以此来激励我们。

对于我们很多农村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有很大机会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也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因此,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考完之后,就是估分和填报志愿的环节,我痛心地发现自己在检查试卷时,对犹豫不决的答案,后来又改错的题目有十几分之多,捶胸顿足,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去检查,结果反而画蛇添足。

对于达到专科线,我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在填报志愿时,我在提前录取栏,填上了山西警校。当时的山西警校是刚由中专变成大专(2019年成为本科院校),一旦考上,我将是山西警校第一届大专生。

我已经对达本科线失去了信心,在其他专科院校的志愿栏里,我几乎都是填了我喜欢的历史专业。

填报完志愿回到家,我很怕别人问我考的怎么样。过了两天有人问我愿不愿意去蜜枣厂打工,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就这样我开启了自己的打工生活。

当时,父亲在村里的砖窑里做苦工,母亲做家务种地。我去蜜枣厂打工,一天有20块钱也可以贴补一下家用。那时打工是不存在锻炼一说的,就是为赚点钱给家里。

蜜枣厂在邻村,距家两公里的地方。每天工作12个小时,白班就是上午七点到晚上七点,晚上则是晚上七点到次日七点。蜜枣厂里,我所在的这个岗位工作也没什么难度,十几个人干活都是齐心协力,闲的时候就说说笑笑,但是我的心里始终惦记着的是高考结果。

记得是7月23日,可以查分了,我表姐就立即帮我查了分,说专科肯定可以录取了。虽然是个专科可以录取的消息,对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我就等着公安院校的分数线了。我从小就想当警察,所以希望能通过高考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在忐忑中等到了分数线公布,达到专科线的可以去参加试面试、体能测试了。农村的工厂打工不是那么严格的,我就赶紧找人帮我去厂里顶几天班。

我以前没出过远门。第一次去太原,我爸、我姐夫一起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面试、体检、体能测试在一个下午就全部弄完,警校给了一张政审表,要求尽快送到学校。就这样,爸爸说他留在太原,我和姐夫先回去办政审。

为了不浪费钱,我和姐夫连夜坐大巴车,回到村里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六点了。我睡了两个多小时,就赶紧去派出所办理政审。住在临汾的表姐夫正好要去太原,为了赶时间,我午饭都没吃,坐车去到临汾把政审表交给了表姐夫,让他把政审表给了我父亲。

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手机,联系很不方便,一般都是他通过小卖部的公用电话和家里联系。后来我才知道,在等待我政审结果的夜里,父亲为了省钱,在太原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度过。当时附近小旅馆一晚上30块钱,父亲都舍不得住。

办完手续,虽然几天奔波很累,但是为了赚钱,我也不敢休息,赶紧去厂里上班了。8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厂里搬东西的时候,我突然看到我的体育老师宁杰明来到厂里,似乎在找人,我心头一喜,莫非是给我带来好消息。

警校时期的留影

我赶紧走过去,宁老师笑着拿出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向我表示祝贺。工厂里的我,当时激动的心情难表达。宁老师说本来要把通知书送到我家里的,他骑着摩托车,在路上遇到我一个高中同学,得知我在蜜枣厂打工,就直接送过来了。

可惜,在工厂里,我还要干活,他连水都没喝就返回学校了。工友们轮流传阅我的录取通知书,说要庆祝一下,打工的都很真诚,知道我没钱,说冰淇淋就可以。我用不到10块钱就进行了一个这寒酸的庆祝,简单而又难忘。

通知书是收到了,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我心有余悸,父亲会不会因为负担不起,而不让我去读警校?因为当时一年四千元的学费,是超过省内很多本科专业的学费的。

我知道父亲的辛劳,在砖窑里做苦工,一天的收入也是不超过20块钱的。四千元的学费无疑是天文数字,我把通知书带回家里,没想到父亲说,哪怕砸锅卖铁都要让我读下去。

为了我的理想,父母无怨无悔,用最辛苦的方式赚钱供我读书。除了学费,加上其他费用,第一次去学校就要带接近一万元。我的伙食费、寒假回家的路费都是计算好的了。我知道家里的难处,是不能乱花钱的。

作者近照

就这样,我在蜜枣厂里干到8月25号就不干了,结算好工钱,我匆匆回家,我要即将开始的警校生活,做最后的准备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