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而知腥:齐桓公是个什么东西?

 南相子 2020-07-15

今年的高考作文,与乡间那句俗语有得一拼!

齐桓公在与自己的同父异母公子纠争夺王位的时候,是叫公子小白的。这王位不以法的形式“公相授受”,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是个规矩。先王按照位授嫡长的规矩任命,宫廷里立即大眼瞪小眼。因为是规矩,也没有法子,只能像乌眼鸡似的看着王位发呆;先王或者对某个自己喜欢的儿子私相授受,接下来就血流漂杵,杀得数败俱伤,即便是兄弟叔侄,也在所不惜。

小白成为大白之后,便是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且列春秋五霸之首。出题者对于称霸,对于相互厮杀之后获得霸业,对于如何巩固霸业,是持十分欣赏的态度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一王功成?用本国将士血肉之躯堆叠起来的霸业,再辉煌,也不值得作为高考的作文题目,并预设给考生正面的答案!不知道出题的人们想到了没有?

这么腐朽的一个宫廷故事,如果说放在几千年前它是既定事实,我们可以理解它有存在的理由。那么,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下,还用欣赏的眼光,把这些权谋的、血腥的宫廷故事当作社会的美德加以传扬甚至提倡,还把它作为高考的写作素材,让千万考生写出自己最深的感触(其实,出题人已经准备好了正能量答案,考生如果说桓公三人的坏话,肯定是拿自己的前途不当回事),这种酸臭,似乎比人粪更加生猛!

齐桓公是什么东西?我们说些他的故事就知道了。

如果他真是有治国之才,用现代法制国家选才标准,他上大位,便是齐国人民的福祉。问题是,他是庶出,按照当时王位继承的游戏规则,他不具备称王的资格。

这不,于是就打。他打赢了,就得选一个宰相。本来辅佐小白好好的鲍叔,这时高风亮节了,对桓公说,我没才气,你要成就霸业,就请老管同志来当宰相。鬼晓得老鲍同志怎么想的!是不是看到齐桓公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害怕了,出个歪点子让老管同志来跳坑?

而老管同志不是和他的主人公子纠一起被打败了吗?他们躲在鲁国,因为公子纠的母亲就是鲁国人,公子纠此时在外婆家,应该安全。

齐桓公派出特使去鲁国要老管同志,如果说要回去做宰相,人家怎么会给?那就说要回去当众杀了以压水气吧,鲁人想,我们打不赢齐国,干脆做个人情,杀了公子纠,绑了老管,一并交给齐国的特使带回齐国。

齐桓公在鲍叔的劝说下,果真任命老管同志为齐国宰相,后来果真帮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图片下载于电视剧照,下同,谢谢!

齐桓公没有逃脱“厮杀——霸主——昏君”的历史规律,他后来的故事,朋友们也听说了一些。这里简单说说。

老管死前,齐桓公前往探望,并请教谁能继任相位。讨论到5个人,其中3个最为我们熟知。他们是:厨师易牙,阉人竖刁,卫国公子开方。

老管说,这3个人,都不是善类,大王你得远离!

桓公听了老管的话,疏离了这3个人。老管一死,桓公身边没人奉承了,听惯了奉承话的桓公,又把3个恶人请回到自己身边。

先说易牙,厨师,有一回,齐桓公吃了易牙做的乳猪汤,说,不知道幼儿的肉汤比起乳猪汤,哪个鲜美?过了几天,易牙煲好了肉汤送来,原来是他4岁的儿子,被他杀了煲了!桓公一感动,差点让他进入正至菊。

右,易厨师,左,他的孩子。这孩子被亲爹杀了烹了,做成肉汤献给了桓公!

竖刁,本名貂,因为狠心自宫以奉桓公,被后人称为竖刁或者竖刀。

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监”——那时可不能那么称呼,唐以后才称太监的。也叫宦竖,竖,是旧时对小儿的蔑称,太监称竖,也许含有“站着还像个人”的意思。

他从小就在宫里侍奉桓公,到了性成熟的年纪,不能再留在宫廷,回家去想了很久,舍不得宫里的纸醉金迷,要回宫,不能以男儿身,于是壮士断根,挥刀自宫,再进宫门,深得桓公喜爱,认为忠心昭了日月。不是老管阻止,这竖刁就进入正至菊了,与几千年后宫廷拟正治菊名单几乎一样的思路!

也就是这家伙,和那位厨师一起,软禁了年老的桓公,让他饿死在禁门里面。桓公6个儿子再演绎一盘老爹的兄弟厮杀故事,打得不可开交,67天后,才有功夫掩埋老爹的尸体,据说,那蛆都爬出窗外了。

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阉人,且是自家手工制作的。

第三位宠臣就是公子开方。公子是卫国的公子,放弃了太子地位,跑到了桓公的手下,当了宠臣。父母死了,他没有奔丧,桓公感动得一踏糊涂。也差点让他进入正至菊了。

这是开方,放着本国的太子不做,支援了齐国。

老管说,这三个人都没有人性,做不得宰相的。好像是拦住了,但没有想到,桓公会死在这3个甜言蜜语、心狠手辣的佞臣手上!

我的朋友张胜林先生是研究历史的,他受不了今年的作文考题,开玩笑说,桓公被上面3个小人囚禁饿得要死之时,想到了吞钩自尽。这个钩,有故事,就是今年高考材料作文中的那个衣带钩。

因为饿得要死,桓公吞钩的力气也没有。死前拼尽全力表达了自己的愤恨:我恨你呀,管仲,你当初为何不一箭把我射死,让我活着遭这样生不得死不能的洋罪?

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个厨师的老婆,一腔正气,向管仲的老师索赔:她把管仲师傅的坟刨开了,理由是,你是如何教管仲射箭的?生而为男人,必修课6门,礼、乐、射、御、书、数,射是第三门专业课,你教出来的学生管仲,射小白那大一个活人,身体面积少说也有一个平方米,怎么单单就射在衣带钩上?是不是上的网课?

翻开这段历史,都是些血腥的故事,什么霸业,什么几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是平民的尸体堆出来的江山。古代社会人口长期偏低,就是各次战乱造成。这样的历史材料,作为一个国家的选材素材,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些“负能量”的东西。以后出高考题,能不能学学先进发达国家,讨论一些当前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