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胖比营养不良更糟

 魔弹文化 2020-07-15

“肥胖”就代表营养良好吗?

“肥胖”就一定健康吗?

“肥胖”的孩子正常吗?

儿童肥胖实际上是儿童营养过剩,这是对孩子危害极大的一种生理现象,它比营养不良更糟。

在街头,经常可以看见“大腹便便”、“行动不便”的儿童,在这些儿童之中,是否有你的孩子呢?看到胖胖的孩子,邻居或亲戚就会带着赞赏,脱口而出问道:“这个孩子吃啥长这么好?”你这时是不是会有种自豪感:羡慕了吧!看我孩子多能吃,多具有营养,多健康!“牙好,胃口好,吃饭倍儿香!”这才能证明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了“小康”,正逐步向“大康”迈进!

医学事实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广东省某中学姓张的女学生,身高1.58米,体重却114公斤。据其父母介绍,小张出生时并不胖,体重3.8公斤,从2岁开始食欲明显增大,一个生日蛋糕一个人就全部吃完。长大后食欲更是惊人,一餐可供5、6个人饱餐一顿的菜,她一个人就可全部吃完,而且总感到没吃饱,刚吃完饭,不到一个小时又会觉得饿。她说她长这么大还没吃饱过。过于肥胖给小张带来了很多麻烦,如心跳过快,睡觉不能平卧,行走困难等,最让她难堪的是常遭同学嘲笑,这对一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000年11月27日,其父母将她送到暨南大学华侨医院求诊,经检查被诊断为“单纯性肥胖”,换句话说,她的胖纯粹是吃出来的。暨南大学华侨医院为了帮助她减肥,为其施行了腹腔镜胃减容手术,其重建的新胃是原来的1/9。

像小张这样极端的例子或许不多,但并非只有到她这样地步才是问题。在1986年和1996年,中华儿童保健学会曾在全国11个城市20万儿童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的肥胖率为2%,而国外儿童的肥胖率只有0.5%,并且我国儿童的肥胖率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不到10年我国肥胖儿童就增长一倍。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来自肥胖给儿童身心带来的损伤:心血管负担过重,还有行动不如别的孩子灵活等,极易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感和寂寞感。这样的孩子将来成人后,也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儿童肥胖实际上是儿童营养过剩,这是对孩子危害极大的一种生理现象,它比营养不良更糟。

婴幼儿生长发育极快,对各种营养的吸收和需要,根据科学测算,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如蛋白质及热量的需要约为成人的3倍。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是构成生命的最重要原料之一。

但是蛋白质过剩易在体内形成酸性物质(脂肪、糖类过量食用也如此)。人体血液本应保持弱碱性,酸性体质的人常出现一系列渐进性病症:莫名其妙地精神萎靡,头昏、头痛等,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物较多,其中氨、酮酸、铵盐、尿素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尤其是儿童,如过量食用高蛋白食物,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而且易引起肠胃消化吸收不良,长期下去,会使儿童肝、肾功能下降造成形体消瘦和免疫力下降。

食用动物性蛋白质诸如蛋类、奶类、肉类等过多,易诱发心脏疾病。儿童每天每公斤体重只需2克足够。值得一提的是,蛋类虽属含蛋白质的优质食物,但只吃蛋类食物也不行,它既缺乏碳水化合物,也缺乏维生素C,使人感到疲劳、嗜睡、活动能力下降等。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乱喂食物和滥吃营养药会引起中毒。如婴幼儿数月大量服用高浓度鱼肝油及其制品,会发生厌食、昏睡、头痛等现象。另外,科学研究表明,孕妇长期服用高剂量维生素A,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所以,孩子如果肥胖,责任在父母,主要是在婴幼儿期父母的过度喂养。婴儿从一生下来就应该合理喂养,如刚出生的8斤以上的婴儿,本身脂肪细胞就多,如果再不注意科学喂养,很容易成为肥胖儿童。有一些家长没有掌握科学喂养的方法:总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吃得越胖越好,殊不知长期这样喂下去,幼儿的胃越来越大,长大后就有总也吃不饱的感觉,食欲特别旺盛,过剩的营养就转化成了脂肪。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肥胖的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有些肥胖不属于营养过剩,而是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所致。所谓微量营养素,是指那些在人体内含量虽然不多,其生理生化作用却很重要的营养素,如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科学证实,人体在能量代谢和脂肪转化为能量释放消耗的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参与才能完成,如B族维生素、尼克酸、铁、钙、锌等。如果这类营养素摄取不足,就会因营养缺乏而影响能量的代谢和脂肪的转化,导致机体能量过剩,脂肪贮存过多,消耗过少,从而引起发胖。

专家认为,引起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原因:

一是偏食挑食,或食谱过窄;

二是为了减肥而不恰当的节食;

三是不科学地服用营养口服液,打乱了体内营养素机制的平衡,抑制了食欲和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取;

四是错误的饮食观,食品过于精细,或零食吃得过多,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粗粮、蔬菜和水果吃得太少,造成微量营养素缺乏。

微量营养素缺乏所致的肥胖,与营养过剩所致的肥胖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因为能量代谢和脂肪转化消耗过少,后者是由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取过多,过剩热量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所致。

虽然这两种肥胖的起因不同,但都是因为脂肪贮存过多而引起的。肥胖本身是一种疾病,又是诸多疾病之源,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及恶性肿瘤等疾病,都与肥胖有关。

再次是孩子过多地摄入了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汽水、饮料之类)的食品,汉堡包、炸薯条、炸鸡腿等并不是不能让孩子吃,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热量和脂肪,但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不能亏了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现在孩子们爱吃的膨化食品,属碳水化合物,从营养角度上讲是“伪劣”食品,也是催肥食品。如此不均衡的营养会害了孩子。

另外,有些孩子吃的东西数量相当,却胖瘦不一。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某些孩子不爱运动,从而导致的发胖。在这一方面,家庭的影响也很重要。有的父母对散步、长跑、游泳等运动向来不感兴趣,而孩子也往往受到影响,不太爱运动。孩子爱不爱运动是从小锻炼出来的。有的孩子是身体原因,而有的孩子是受环境(家庭、伙伴、学校等)影响。

有些孩子不自信,感到自己无能从事某一项运动,比如他觉得自己跑不动,或跳不高。一旦发胖,他们就更不愿意运动了。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娇气,家长又施行过分保护措施,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做,活动量小;再有就是我们一些家长的错误的想法:孩子胖就是营养好。其实孩子肥胖已不仅仅是营养好,而是营养已经过剩了,尤其是对小孩,营养过剩害处更大。

警惕儿童肥胖的高发期。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

一是婴儿期。在一岁以内的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胖,一直维持到成年。

二是学龄初期。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常不够规律,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专家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数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因此,在儿童肥胖的高发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体重变化。

旺盛的食欲和体重的急剧增长是发生肥胖的信号,此时,我们就应该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抑制继续“横向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孩子稍大一些已经形成肥胖,胃口也增大了,再控制其饮食就来不及了。因为肥胖是一种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慢性疾病,这时再想控制孩子体重,使之恢复正常,家长已无能为力了,必须找有关儿童减肥方面的大夫进行咨询治疗,在大夫的指导下,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治疗为关键技术、以日常生活为管理方式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使孩子受益于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位在北京某重点中学上学的男孩,曾经很胖。他随父母来儿童研究所进行治疗前,家中有一台冰箱是他专用的,里面存满了各类零食。

治疗初期,这位男孩对医生充满抵制情绪,不给予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孩子提高了自身减肥的主动性,自制能力逐渐增强,到后来主动提出自己不再要专用冰箱,冰箱内的零食分给小朋友们。他的体重逐步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可以说,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他受益匪浅。现在市场上各类减肥品种类很多,广告也颇具诱惑力。但不要盲目的相信,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减肥,不能用成人的方法。

儿童减肥有四条禁忌:

一是不许用饥饿疗法或变相禁食;

二是禁止用药物;

三是禁止短期快速减肥;

四是禁止手术治疗。

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膳食结构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减肥呢?要让孩子多吃蔬菜、瘦肉、麦类及豆类等,少吃大块肉。并让孩子少吃糖,多吃水果,水果应该是新鲜的,而不应该是加了糖水的水果罐头。加糖的食物要少吃,此外,用奶油和糖制成的点心也要少吃,多吃海鲜,并为他们提供活性奶、脱脂奶以及白开水等饮料。同时,让孩子少吃零食,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两餐之间饥饿时吃些有营养的零食,并用水果、核桃代替面包和糖。

不少孩子发胖是因为缺乏锻炼所导至的。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要少吃多动。暂时的大量运动是不解决问题的,父母应该调整孩子的活动习惯,鼓励他们坚持运动,以减轻他们的体重。体重减轻了,运动锻炼却不能停止,每天早起的锻炼可以成为全家人的习惯。

此外,群体活动极为有利,既可鼓励孩子加强锻炼,又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联系。比如加入学校的体育队等。另外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促进孩子的原有运动,而不是重新介绍一种新的体育运动,如跑的更远一点,跳的更高一点。如果家住在较高的楼层,父母不妨鼓励孩子不坐电梯,而是爬楼梯,这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父母不妨正式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减肥的必要性以及好处,同时运用不同的方式,依照孩子的年龄,促进减肥的成效。如果孩子的体重增加,便被罚去做自己不喜欢的杂活;如果体重减轻,父母会给予额外的奖赏。此时,父母应当注意,不要责骂或者发火。

自我控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如果孩子自己下定决心要减肥,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与体重。这也是培养孩子自我责任心的良好开端。调查表明,只要重复纪录自己的某项行为,自己就会有愿望去改进。例如,孩子把每天吃的食物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一旦他看到自己吃的肉类太多,便会警觉起来,从而加以控制。

同样,自我奖励比别人的奖励更为有效。大一点的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自己制定任务,付诸实践,然后奖励自己。如果他适当地吃了营养物品,并加强了锻炼,他便可以为自己安排有趣的活动,比如看电视、读书、听音乐、与别人聊天等。此外,孩子还可以为自己的减肥安排有益的环境,比如把吃的地点限定在餐厅里。同样,食品不要放在显著的位置上。

进餐时,父母应该劝孩子细嚼慢咽,这不仅减少了进食量,而且会使孩子获得更大的愉悦。对于孩子的积极行为,父母应该加以注意,并且给以夸奖,鼓励、增强他们的独立与自制能力。

- 作者 -

专家说事,是一个专家团队,作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心得,借鉴国内外典范事例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对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经常发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以及种种疑难困惑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供父母视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