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你,情深几许

 魔弹文化 2020-07-15

寻你,情深几许

图 /文: 查晶芳

导读:

我们到大明湖,正是一场夏雨过后。

大明湖在济南最繁华的历下区。下777路公交,就看到了它高大的门楼。门楼是牌坊形式,极具民族特色。整个建筑由多根朱红木柱隔为五进;每根直柱两侧各有一根斜柱相撑,直柱底部还有两块一人多高的石鼓夹抱;门楼正中匾额上写着“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四周是龙、凤、云鹤等图案各异的蓝绿色彩绘;坊顶三层,渐次增高,均用黄色琉璃瓦覆盖。整个门楼色彩明丽,飞檐翘角,很有气势。

入园没走几步,一片巨大的蓝迎面扑来。恰逢雨送新凉,目爽神清。但见,绿水含烟,波光飘渺;倒影如墨,参差若画;更有鸥鹭掠清波,画舫听风吟。深吸气,像突然饮了一盅冰蜜水,又凉又甜。

沿湖缓行,见荷叶清圆,荷苞亭亭。欣喜那或大或小的水珠栖于翠玉盘中,似清透莹润的玉坠,微风中,环佩轻摇,婀娜俏皮,逗引得我们掏出手机拍了又拍。更喜那荷苞,粉粉白白,盈盈俏立,苞身饱满丰盈,苞尖紧紧闭合,鲜润若天宫蟠桃,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许是因为下雨,湖边游人甚少。古人说过,太多的游客常是美景的杀手,我们算幸运。一行四人,于清幽的湖边随走随拍。“大明湖上一徘徊,两岸垂柳荫绿苔”,湖畔柳树最多,丝丝吐碧,缕缕凝翠;间或青竹曳道,绿意逼人。风过处,柳浪竹烟,荷香袅袅。

一路上曲径通幽,时见嶙峋山石,抬眼又现如月虹桥。我们立于“水居桥”上,望一湖烟波,慨叹胜景如斯。对面的人儿已将我们摄入镜头,回看画面诗意盎然。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果不欺人。

这大明湖,作为繁华都市中的天然湖泊,着实让人讶异。湖水是由城内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72泉的泉水汇聚而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一千六百多年前郦道元《水经注》中,“泺水(指现在的趵突泉)北为大明湖”。据说这湖“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故有“天下第一湖”之美誉。

“山可镇俗,水可涤妄”,水之魅,无人可挡。眼前这一泓清波,更是早存心间。不是因为“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是我自幼倾慕的词人李清照就生长在这里。

一千多年前,年轻的女词人同此刻的我们一样,在这明湖边,尽情赏玩嬉游。夏日黄昏,她和友人于湖中溪亭小酌,酒意沉酣,一叶轻舟,荡于藕花深处,竟迷了方向不知归路,慌乱间击浆抢渡,扰起鸥鹭惊飞。一时间,欢笑叫闹满荷塘。便有了那首千古传诵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暮秋,美丽的词人又来到湖畔。“湖上波来风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好一句“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面对红消翠减、枯荷残藕,丝毫不见伤感悲叹,惟有欣悦超逸。那个时候的她,生活美满,爱情甜蜜,见荷老香残心亦柔暖;国破家亡之后,流离失所,风鬟雾鬓,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她在异乡的黄昏孤独地咀嚼苍凉的寂寞时,我相信,这明湖一定是她心间屡屡回望的白月光。

“海佑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说的“亭”就是李清照词中提到的“溪亭”,在大明湖中心最大的一个岛屿上,我们行程匆匆无缘得见。说到济南多名士,的确不止一个李易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百姓声声悲叹的元散曲家张养浩以及聊斋主人蒲松龄等,都是济南人。

曾客居济南的名士也不少。我们参观了大明湖的老舍纪念馆。老舍曾在济南生活四年多,“湖畔泉边乐安居”,创作颇丰。散文《济南的冬天》《大明湖之春》和《大明湖》系列长篇小说等都是那时期的作品。国学大师季羡林也在济南生活多年,“我六岁到济南,一口气住了十三年之久,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这明湖无疑是他们谙熟之地。

我不由想,他们超越常人的文采精华里是不是浸润了明湖的空灵清雅?谁能说不是?至少我相信,明湖的俊朗秀逸早在不知不觉中融进了他们的文脉。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这样写到家乡的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当代作家曹文轩也说,他家住苏北农村,开门见水,“那个地方,是我巨大的写作资源的仓库”,“我承认,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我想是与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关”。

在“明湖居”前,我们再次停下脚步。这是一座戏楼,双层建筑,雕梁画栋,彩绘精美。门前广场上有晚清小说家刘鄂的铜像。刘鄂在《老残游记》里写白妞唱曲,以有形写无形,用具体绘抽象,描述极尽生动,至今脍炙人口。

那老残遇见白妞,就在这大明湖边。《老残游记》第二回回目即是“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刘鄂在这回里,除了写白妞说书,还写到了大明湖的至美风光。只不过是秋景。“站在铁公祠前,南望可见对面千佛山上的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想想,这绚烂之景是不是美得快让你无法呼吸了?

夏季的大明湖,虽无秋色之明丽;自有丰隆郁盛之美。尤其是那浓浓的绿,一直蔓延到心底。徜徉于湖边,看碧水浩淼,岸柳飞翠,想古往今来,如流名士,心空若洗,又丝丝漾动:倘得明湖一丝半缕之清雅超逸,平生何幸!

千里之外,来去匆匆,我与此湖只一生一会。我能掬一捧湖水,洗一洗眼眸;时光却不能回溯,有些人永不可见。“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套用下汪曾祺的这段话——

我来寻你,你早已离去。我到湖边走了走,在柳下坐了坐,它们很清新,也很温暖,我知道,你曾注视它们很久很久。

如此,于你,我身不可近,也算心到神至了。

- 作者 -

查晶芳,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宣城市作协会员,宣城市教坛新星。喜阅读、练曲、写字。文字见于报刊、平台,入选《安徽教师散文百家》《2016-2017学年高中优美散文欣赏汇编》等文集,曾获省市级征文比赛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