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魔弹文化 2020-07-15

 周末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帘,斑驳的散落在橘红色的书页上,记忆犹如盛开的紫藤花一路蔓延~

翻开《追风筝的人》像是邂逅了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再次被卡勒德·胡赛尼温暖纯净的文字打动:“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这是主人公阿米尔时隔26年的回忆。

故事讲述的是富家子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关于友情,亲情,背叛,忏悔,救赎的故事。有政治的血腥,有种族的歧视,有人性的贪婪和自私,还有爱的延续和伟大。

                                ___俞小鱼

1

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阿米尔和哈桑是一起长大的玩伴,阿米尔12岁,比哈桑大一岁。阿米尔的父亲是地毯富商,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阿米尔的母亲难产而死,哈桑的母亲很小就离开他,他们吃同一个奶娘的奶长大,命运却截然不同。

阿米尔可以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哈桑不行,虽然阿米尔只是个孩子,但是受当时政治制度和固化的等级观念的影响,身份和地位的悬殊早已根深蒂固:“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

哈桑则一心为少爷着想,他把少爷当做最好的朋友。每天清晨,少爷还没睡醒时,他已准备好早餐,别人欺负少爷时,哈桑勇敢的站出来,他忠诚的像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对少爷的善良没有一丝锋芒。

而阿米尔却不能坦然的拍拍哈桑的肩膀说:“这是我的兄弟。”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捆绑和约束,注定他们友谊的天平无法平衡。

阿米尔甚至嫉妒哈桑得到父亲的关爱,在父亲眼里,阿米尔胆小,怯懦,承担不了一个男人的责任。而哈桑坚强,勇敢,更像年轻时的自己。哈桑常常让阿米尔教他认字,给他讲故事,阿米尔经常敷衍他,胡乱编一些糊弄他。

有一次哈桑去追逐一只切断的风筝,阿米尔跑来对他说:“风筝往相反的方向飞,不会回来的。”哈桑说:“一定会的。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阿米尔问。“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你会要我这么做吗?“你疯了吗?你知道我不会的。”

“我知道你不会的。”哈桑真诚的说。

风筝果然又飞回来,就像哈桑对阿米尔许下的承诺,还有那颗誓死捍卫,忠贞不二的心。

2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和哈桑情谊就像他握在手里的风筝,任由他支配和操控,而哈桑明明可以反抗和挣脱,却甘愿为了他牺牲自己。

一次风筝比赛,阿米尔迫切的想要获胜,因为父亲一直对他怀有成见,他想用这次比赛证明自己,转变父亲的看法。

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线,哈桑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比赛规则是风筝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所以,谁追到最后掉落的风筝,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也会得到最高殊荣。

最终,阿米尔击败了所有对手,他看到站在屋顶边缘的父亲,双拳飞舞,拍手称快,感觉父亲终于为他自豪了一次。

哈桑马上说:“我要帮你追那只蓝风筝。”阿米尔说:“哈桑,你一定要追到啊。”哈桑边跑边对阿米尔喊:“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到风筝的哈桑在小巷深处遇到了经常欺负他们的阿塞夫。阿塞夫命令哈桑交出风筝。哈桑说:“阿米尔少爷赢得比赛,我要帮他追到风筝。”

阿塞夫讽刺他是忠诚的狗。他对哈桑说:“你对阿米尔来说是丑陋的宠物,他无聊时可以消遣的玩物,他发泄时的出气筒。”哈桑坚定的回答:“阿米尔少爷和我是朋友。”并牢牢抓住风筝。

阿塞夫嘲笑他是白痴,告诉他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他对哈桑拳脚相加,各种欺凌,侮辱,命令和他一起的伙伴把哈桑按在雪地上,用最残酷的方式对他进行灵魂和肉体的践踏。

而躲在远处的阿米尔看得一清二楚,却懦弱的龟缩在角落,不敢为哈桑挺身而出,本能的选择逃避。

事后,他假装看不见哈桑喉咙的哽咽,他裤子后面深色的污渍,还有双腿之间滴下的血将雪地染成黑色。

哈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阿米尔都会像他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却没有一次为哈桑。也许这就是世间的残酷和冷落。也许,在阿米尔心里,他和哈桑的情感就如手中的风筝线,可以随时斩断。

3

阿米尔的谎言。

那次之后,哈桑好几个星期没和阿米尔一起玩,父亲问他怎么回事,他毫无底气的回答:“哈桑可能病了。”种种压抑让他几近崩溃,每次看见哈桑就想起自私懦弱的自己。

一天,他看见在树下看书的哈桑,试图激怒哈桑,惹他还击,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他捡起地上掉落的石榴,愤怒的对哈桑说:“我要拿这个打你,你会怎么做?”说完,石榴重重砸在哈桑身上,哈桑衣服上即刻溅起大片橙红色,然后一个,又一个向哈桑身上打去,哈桑一直站在原地,没有还击,他大吼哈桑是懦夫。

他讨厌自己,更讨厌哈桑。百般折磨下,他把自己的手表藏在哈桑的枕头下面,诬陷哈桑偷窃。

他想逼走哈桑,忘记这一切,重新开始。父亲质问哈桑是否偷了阿米尔的手表,哈桑没有反驳,点头承认。

因为他明白阿米尔少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知道那次他被欺辱强暴时阿米尔一定看到了,所以面对他时才烦躁不安,不知所措。哈桑的默认是对少爷的宽容和理解,唯有他们不再见面,阿米尔才能走出包裹他的漆黑暗夜。

哈桑走了。多年以后,哈桑遇到昔日的朋友拉辛汗,没有半分抱怨和委屈,他激动热情的打听阿米尔的状况,为他祝福。如此坦荡的胸怀,不计前嫌的包容,又有几人能及?

有人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也有人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我们对哈桑的伤害不能感同身受,但他让我们感受到干净和纯粹,触碰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带领我们抵达灵魂的彼岸。

4

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哈桑离开阿米尔之后,战争爆发了。阿米尔和父亲逃难到美国。26年以后,已经成家的阿米尔接到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告诉他这些年发生的一切,希望他能回到喀布尔,并对他说:“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回到久别的故乡,那里遍地狼藉,一片残骸。哈桑和妻子为了保卫父亲的家园而被杀害。

拉辛汗告诉阿米尔,他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注定哈桑是悲剧的承受着,一个普什图人和一个哈扎拉人所生的孩子不可能被接受。阿米尔的心烈火灼伤般疼痛。

得知哈桑的儿子在孤儿院,决定为自己也为死去的父亲赎罪。他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是哈桑生命的延续,他要好好保护照顾索拉博,所有对哈桑的愧疚和罪孽都将在这里完成终极救赎。就像拉辛汗所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哈桑在信里对他说:“我希望安拉能指引我们一条明路,希望我的儿子成为一个好人,希望花儿能在街边怒放,希望音乐再次在茶房响起,希望风筝再次在空中翱翔”。阿米尔看着信热泪盈眶,他好像回到了喀布尔,明媚清澈的阳光下,看到11岁的哈桑带着微笑朝他跑来~

人生,也许就是一场奔跑和博弈,挣脱束缚的藩篱,跑过重重黑暗,奔向光明的未来。

阿富汗人总是说:生活总会继续。阿米尔告别了和哈桑一起追风筝的时代,现在和哈桑的儿子重复着似曾相识的过往,他对索拉博说:“我去帮你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就如阿米尔最后所说:“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风拂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的微笑。我追。我追。我追。”

作者简介

俞小鱼,一个在体制内努力码字,以文字抒写自由的女人,爱生活,爱旅游,喜欢在文字里快乐的游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