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11:从一个人的光棍节到十亿人的狂欢节

 魔弹文化 2020-07-15

      这个日子

      要也罢不要也罢

      这个日子

      有也可以没有也行


      这个日子

      就是一场游戏,祭奠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购物,促销,抢

│do/go shopping,promote sales, Grab

文│随缘

01

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举办了一次促销活动,打出了“一元秒杀,全场五折”广告,引起轰动。

人们刚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说:“淘宝商城疯了”。

可谁也没想到,十年后的双11会从1个人的“光棍节”变成一场覆盖全球10亿人的狂欢,成为所有人的集体记忆。

双11的发明者是现任阿里巴巴集团的CEO张勇。

2007年夏,张勇接手淘宝商城时,就想创立一个促销时间点,让大家记住淘宝商城,于是就选择了双11,那时双11的代名词还是光棍节。

经过几年的运作,淘宝商城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双11节日愈来愈火爆,原来戚戚惨惨戚戚的光棍节,摇身一变,成了万众瞩目的狂欢购物节。

从第一届的双11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到2018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已经高达2135亿,一天包裹量超10亿。

商业的本质,就是以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需求。

见证了双11十年历程的张勇,在2018股东信里写道:“从1999年创立至今,我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从未改变。如今这一使命加入了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背景。”

如同春晚,构建起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样,十年天猫双11,投射了社会与时代变迁,成为一座印刻在所有人生命里的“记忆博物馆”。 

02

近日,项目管理协会(PMI)在其“ 最具影响力项目”列表中宣布了过去50年中最著名的50个项目。

这是PMI的同类首创,该奖项旨在庆祝过去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项目。

其中就包含阿里巴巴的双11狂欢购物节。

它的颁布词是:阿里巴巴光棍节---用于创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日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

它覆盖了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量远超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据报道,去年阿里巴巴有14万卖家参与“双11”,其中6万在海外,猛增了近5倍。

“双11”当天,仅15分钟就有超过两万名中国消费者在天猫平台购买巴西的牛肉,全天售出100万枚来自墨西哥的牛油果。

包括智利的红酒、樱桃,厄瓜多尔的海鲜在内的拉美特产也都乘着“双11”的东风,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双11,实现了对全球化购物和销售模式,成为一个国际性平台。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保罗·罗贝尔表示: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市场,“双11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促进产品自由跨洲流通,是一场双赢。”

像情人节、万圣节等外来节日一样,“光棍节”,或者说“全球购物节”,或许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本土化的节日。

当天猫双11成为影响世界的商业和文化现象,我们发现,11年双11记忆也为亿万中国人的消费升级、生活水平提高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注脚。

去年,天猫双11当日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2018年11月11日的全天包裹数量是10.42亿,2018年天猫双11全天物流订单再创世界纪录。

阿里巴巴官方称: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已经进入10亿时代。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去年天猫双11,通过生物信息完成支付的占比高达60.3%,创造了新的记录。

相当于每10笔支付就有6笔是通过指纹、人脸等完成。

标志着密码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生物支付时代已经来临。

03

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从以前的一时冲动买便宜货,到现在对品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双11”临近, “80后辣妈”小华再也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盲目购物了。

2008年,那时,刚参加工作的她,迷上了网购。

为了秒杀、抢便宜,她早早就把便宜的衣服、鞋子,没用过的打折化妆品等,选好了东西放在购物车里。

晚上定好了闹钟,提前十分钟从床上爬起来,守着电脑疯狂剁手买买买。

有时遇到买的人多了,电脑还经常卡壳,支付不成功。等页面缓过劲来,好东西全抢完了,气得够呛。

第一个“双11”,她一个月的工资全花光了还不够用。

东西回来后,好多衣服、鞋子都不合适,不是尺码不对,就穿上效果不好,当时还不能无理由退货。

最初几年的“双11”,她都是在疯狂买便宜和几度后悔中度过的。

后来,平台多了,手机也能下单了。她开始理性购买,货比三家,学会囤货。

她说:“前几年,工作之余,大家在办公室里说得聊得最多的是‘双11’买什么。这几年,大家越来越理性, ‘双11’一般只会买平时收藏好的‘刚需’,价格是涨是跌一清二楚,旧款新款一目了然,功课早就做好了。”

从买便宜、清库存到五折风暴,再到买卖全球一体化,与国际大牌接轨,跨境消费成潮流。

人们不再盯着电脑苦熬。拿着手机逛遍线上线下,吃喝玩乐全场景覆盖到位;快递不再爆仓,机器人分拣,最快分钟级送达,刷脸取件……

“双11”从一个电商制造的节日变成了消费者的狂欢节、各路商家的“奥运会” 和国际购物节。

11年,不长不短,正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双11,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理性,同时也愈加令人期待。

因为,从“新”开始的双11,才是真正走进消费者内心的狂欢。

希望在双十一买到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惊喜;抢到的不仅仅是便宜,而是创新;等待的不仅仅是包裹,而是快乐。

双十一快乐!  

 

- 作者 -

随缘,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温柔善感的双鱼座女主。爱生活,爱写作,对生活有梦想有激情,珍惜那些看起来平淡的幸福时刻。相信有事做有所期待,日子就是幸福的。

编后语│审美

双十一,一个特设打折扣的日子。可供老百姓们购买很多便宜商品的日子,也是一个商品倾销的日子。

这个日子过后,人们发现原本屯在商家库房的大量商品,慢慢变成屯在千家万户的商品。

越是刚需的日常,越不是一天能买的,那是隔三岔五就要购进的。双十一,物质丰盈的贫穷,购买饥饿的膨胀。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