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陵逸事(一)

 昵称53114853 2020-07-15

南京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安排去中山陵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害同胞纪念馆。

去时南京霪雨霏霏,所以游客不多。我们当天预约,不紧不慢。
中山陵是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陵寝,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本期推送就三个逸事和故事,为大家更为立体地呈现中山陵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一、积劳成疾,将生命献给中山陵的总设计师——吕彦直

孙中山于民国元年(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几次到紫金山,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雄伟,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遵照孙中山的遗愿,灵柩暂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在南京钟山修建陵墓。
从1925年5月始,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在陵墓选址、圈地的同时,悬奖5000元征求陵墓设计图案。1925年9月20日,评出大奖吕彦直;二奖范文照;三奖杨锡宗。经仔细审查比较了吕彦直和范文照的设计图案、说明书及估价表后,一致决定采用吕彦直设计的陵墓图案,并聘请他为设计师。

吕彦直像

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全局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一致推崇。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个建筑朴实坚固,融汇中国古代建筑,诸如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合于中国观念;而又糅合西方建筑精神,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吕彦直的设计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吕彦直设计的陵墓图案,布局恰似警钟。上为平面图,下为立面图
中山陵的建筑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由南向北,由下至上,保留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人可由祭堂入墓室瞻仰。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整座陵园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中门上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匾额。祭堂中央供奉的孙中山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蘑菇陵门游客照

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吕彦直设计时,每画成一稿,便会用桐油灰捏造模型,然后依据模型修改画作,直到满意为止,如此反复,直至设计终了。
作为中山陵的建筑师和工程监理,吕彦直事事躬亲,日夜操劳,既是建筑设计师,又是经济师甚至审计师。在中山陵主体工程施工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跋涉于沪宁之间,并长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选料、监工一丝不苟。终因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患肠痈在上海不治逝世,年仅36岁,终生未婚。

吕彦直中山陵设计稿

同年6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向中国发布第472号褒扬令,全文为:
“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事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画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勚,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
翌年,陵园管理委员会又为吕彦直立纪念碑,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由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制作),下半部为于右任书写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石碑原安放于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内,抗战中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二、孙中山的安葬与中山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的当天,遗体便被送往协和医院,进行病理解剖并予以防腐处理。手术于3月15日完毕,上午10时举行“小殓”,按照民国礼制,身着大礼服、头戴礼帽、足穿皮靴,然后移入棺内。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但水晶棺的制作运输尚需时日,只好暂时使用协和医院旧存的一具美式棺木。这具棺木用美国上等楠木制作,上面有玻璃隔层,可以瞻仰孙中山遗容。这副楠木棺材暂时停放在北平碧云寺中,这是“第一殓”“第一棺”。
由于各种原因,在经过四次辗转以后,孙中山的遗体放在了从美国订购的紫铜棺中,于1929年5月26日,在天安门广场的101响鸣炮中送了伟人。灵车经过南京、蚌埠、济南、北平,人们自发聚集送别伟人,列车最终到达浦口时,在南京狮子山炮台101响礼炮中结束了伟人的一生。
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去世前曾嘱托,死后将五脏做病理解剖,也正是在做防腐工作的时候,经过协和医院取出遗脏进行病例分析,最终确定孙先生被死于肝癌。

祭堂 

而在孙中山死后,全国又再次军阀混战,被国民革命军大败的张宗昌气急败坏要焚烧孙中山灵柩,所幸当时孙中山生前的卫士忠于孙中山,提前将灵柩转移到碧云寺附近的山洞里,躲过一劫,等到张学良的骑兵赶到,张宗昌才彻底打消焚烧灵柩的念头。
1928年,孙中山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计划修筑一条迎榇大道(曾曾注解:榇,音“趁”,即灵柩),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东至中山陵,称为陵园路,西往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也就是南京人常说的“中山大道”。
1933年,以鼓楼、新街口为节点,中山大道又分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全长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

当年孙中山下葬的迎榇大道,与现今南京路街道对比图 / 曾曾绘制

现在,中山大道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中央博物院、励志社等一大批优秀民国建筑尽收眼底,中山大道是一座民国建筑的博物馆。解放后,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为中山南路,中山系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有人形象地称中山大道为“民国子午线”
后来,全国其他城市建设了大大小小的中山路,起源在此。就连曾宝贝家乡呼和浩特的主要商业街也叫中山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