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去追求新区吧,我要回归主城了

 陪你去看房 2020-07-15

2019下半年,郑州有两个大动作引起我的注意。一个是主城区精细化改造,另一个是二七商圈的振兴计划。

而且,各种迹象表明,这两个计划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主城区精细化改造,我专门写了解读《重磅文件发布!郑州即将告别屌丝之城》,改造方案中有明确的时间和标准,可执行性很高。

关于二七商圈,徐立毅三次考察,多次强调发展现代商业经济。紧接着就发布了大手笔的招标公告,要对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图:规划范围:东至顺城街,南至菜市街,西至铭功路、福寿街,北至太康路

12月25号,在“二七商圈复兴高峰论坛”上,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主任唐莉军曾说,新的设计方案很震撼,目前正在做模型测试,如果能最终落地,二七商圈将成为世界级的商圈广场。


昨天,二七区政府发布中标公告,最终采用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总设计费为1495万元。

流传出来的方案中,包括对街区和建筑风貌的提升,包括各个市场的改造和地下空间的拓展,友谊大厦的拆除更是众望所归。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推进过程会很顺利,通常都会经历各种波折困顿。但是,一叶知秋,这两个大动作,再加上去年开始推进的商都历史文化区,都表明了一个趋势的转折,那就是——

新区崛起之后,老城复兴的时代到来了!


01

新区的光荣与幻想


我在上一篇文章《为什么新区吹得再好,我就是不出三环?中,阐述了像白沙绿博这样的远郊片区,为什么永远无法成为郑州的核心地段。

原因就是,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地形限制,总是天然地发展为圆形,圆形是经济效率最高的一种形状。这就是城市的圆形理论。

而白绿片区,几乎不可能被围合在圆形之内。


等到把绿博都围合在圆形之内的时候,郑州的城区面积就会高达1519平方公里!而北京五环内的面积也才仅仅600多平方公里而已。自己可以掂量一下,1519这个数字是否有可能达到,需要多长时间。

过于执着的追逐,必然会带来失望。

不出意外,肯定有人反驳:当年的郑东新区也没人看好,后来让你高攀不起balabala...

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放在历史进程中来看。

郑东新区从01年开始招标,02年确定方案,到现在2020年,这将近20年的时间,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中场。在这最肥美的鱼身阶段,有足够的人口涌入,也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往里砸。哪怕前期看着是鬼城,后期也会填满。这个时候造新城,是正好契合了此阶段的经济规律。

但是接下来的20年,逐渐进入到鱼尾阶段,是无法再次支撑从0建成一个庞大的新区的。这种事,一生一次足矣。

不要拿着特定阶段的案例来当成普遍规律。

所以当远郊盘的置业顾问告诉你,“我们这里是下一个郑东新区”的时候,你要明白,郑东新区的光荣已经定格,其它的都是幻想。


02

城市的空心化


如果按照原始静态的同心圆模型,那市中心毫无疑问,一定是经济效益最高的地段,优质资源是注定要在核心区的。因为,圆心是四周距离最近的“最大公约数”。


但是现实中,并不完全如此。因为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市中心,会因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老旧而被抛弃。

城市的发展自然向外扩散,同时政府喜欢在一张白纸的郊区规划一个高大上的新区。毕竟,一张白纸好画画,老城区征地成本太高,索性就在郊区另立山头。这个阶段,郊区建新城比老城改造要经济得多。

新区建设势必会有政策倾斜,也会注入更多资源。新城越新,旧城越旧,城市的空心化就这样产生了。

对郑州来讲,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亚细亚商场和百货大楼为代表的二七商圈的没落。虽然以丹尼斯、金博大、华联等为代表的百货新贵后来居上,但是“商战”时期的辉煌再也没有出现过。

2010年以后,随着西边的中原万达、锦艺城,南边的二七万达,北边的惠济万达,东边的熙地港,还有国贸360商圈等商业综合体营业之后,二七商圈逐步被边缘化。

在12月25日的“二七商圈复兴高峰论坛”上,政界和商界的几十位大咖讨论二七商圈的衰落原因,比如电商的崛起,比如交通不畅、停车难,比如业态的落后和新兴商圈的分流。

如果把这些原因合为一个,其实根源就是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衰老导致的城市空心化。

在我们思考怎样振兴二七的时候,更为首要的,是思考“重振老城区、逆转空心化”是否有理论上的依据,是否有发达国家的实践。

如果,老城区和新区是交替上升、螺旋式前进的,那么二七商圈的振兴就是必然的事。


如果,老城空心化是经济规律,是大势所趋,那么你无论怎么振兴都是徒劳。


03

老城区的复兴是必然的吗?


要知道,老城区的衰落仅仅是因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折旧,而不是其它原因。它的区位价值是一直都在增长的。

它的住宅,可能户型太落后,它的学校,可能硬件不先进,它的道路,可能规划不合理,它的排水管网,可能已经淤堵。但是它的地段优势,却始终存在。

怎么理解这个事呢?

我举个例子。郑州近20年来,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郑州东新区上,给郑东新区倾注了大量的资源。假如我们想当然,会认为郑州的核心地段,肯定已经从二七广场和紫荆山转移到了东区。我们想象中的热力图,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打开百度地图,看一看真实的热力图,却是这样的:


What? 人气怎么还是集中在老城区?

如果补上尚未建成的北龙湖缺的那一个角,则郑州的人口分布,仍然是围着主城形成一个圆。你说这是天意还是巧合?

反正经济规律就是这么神奇。

郑东新区的房价之所以比老城区高,仅仅是因为房龄比较新,基础设施比较新而已。

在建筑价值所占房价的比例和地段价值差不多的城市,建筑的新旧程度对房价的影响当然就很大。而像北京那样,地段的价值远远高于建筑本身,谁还在乎房龄?所以北京最贵的永远是二环内。

像郑州这个能级的城市,目前显然地段价值还达不到那个程度。但是只要经济还在发展,核心区的区位价值就会平稳上升。上升的速度和整体经济的增长率是基本一致的。

城市的圆形理论决定了,核心区的地段价值永远不会磨灭。除非整个城市灭失。

老城区的衰落,仅仅是因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折旧。既然如此,问题就不复杂了——改造就是了。只要一翻新,房价立马翻一倍。

但是,基础设施改造还不算难,道路、管网、地铁、地下停车场都没问题。唯一的难题在于私人物业,尤其是住宅。

不过我认为,现在难改,是因为时机还没到,房子还能住。

等到建筑本身的价值下降到远远低于区位价值的时候,或者说,当区位价值与建筑价值的差,高于改造成本的时候,业主和政府自然就有动力去推动城市更新了。对业主来说,反正房子已经破烂得不能住了,早想换新房了。对政府来说,也早想提升城市形象。对开发商来说,大量六七层的老房子也有盈利的空间。这个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04

欧美城市给我们什么启示?


很多人都听说过,欧美国家发生过逆城市化。

那是否对我们有所启示呢?

这里需要先澄清一个概念,很多人误以为欧美的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返回农村。不是这样的。你看下图中,美国城市人口比例,200多年了,一直都是增长的,从没有出现过返回农村的情况。

图:美国城市地区人口所占比重(数据来源:《城市经济学》)


他们的逆城市化,指的是城市的空心化,是指人们迁到郊区,市中心陷入衰败。

以美国为例,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因为市中心交通拥挤、居住环境变差,富人和中产开始迁出到郊区。到了90年代,数据显示,大约3/4的生活在市中心的人,都是低收入阶层。同时导致了高犯罪率、低就业率的一个恶性循环。

后来,政府针对这些问题,从政策和硬件上对核心区进行改造。郊区人口才又回流到主城区,开始“再城市化”。

现在的研究发现,美国青少年已经更喜欢生活在市区里面了,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开趴、玩乐和逛街。

这里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伦敦。

早在50多年前,伦敦中心城区的人口就超过了八百万,也和我们一样产生的拥堵、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伦敦当局的应对措施是,建设卫星城以疏散人口和产业。1944年,政府发布规划,在距离伦敦核心区30—60公里的远郊,建立若干卫星城。

图:伦敦规划图,外围的橙色圆形即为计划建设的卫星城


不过最后的实践表明,卫星城的人们难以抗拒主城产业的高工资,还是去城区找工作;而企业也不愿意搬到偏远的卫星城,因为那里不好招人而且运输成本太高。最后,卫星城沦为“睡城”,反而因为通勤增加了主城的交通压力。

就像郑州和南龙湖之间的郑新路,通勤压力大,潮汐式拥堵。

到了60年代,伦敦当局为了减少主城对卫星城的引力作用,选择了距离伦敦远达72公里的地方建设新城,这个地方叫米尔顿凯恩斯,和郑州到开封的距离差不多。这一次,因为距离伦敦足够远,引力效应总算不明显了,这个卫星城终于实现了功能自立。(对城市引力法则不了解的读者请参考《郑开一体化,开封成了扶不起的阿斗,那郑许一体化呢》第2节)

在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郊区化的过程中,伦敦核心区人口明显下降。

由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郊区,伦敦市中心产生了严重的空心化现象。伦敦东部和南部那些本来地段优越的区域,比如金融城旁的Whitechaple,竟成了非法移民和难民的聚居地。

直到2004年,伦敦当局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政策方向也开始调头。在新一轮规划中开始回归市中心,并鼓励核心区域竖向紧凑发展。

于是伦敦主城开始了改造和振兴。

Whitechaple由于“原住民”过多,改造难度比较大。但另一些地方则比较顺利,比如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城、Startford奥运新城、Shoreditch科技城。

Shoreditch和英格兰央行所在地老金融城仅一街之隔,位置非常优越。过去由于低收入人口集聚和配套设施不足,被讽为“贫穷而性感”。但随着政府重新开发核心区,Shoreditch的地段优势马上就显现了出来,高科技巨头如思科、英特尔、亚马逊、彭博、推特、高通等陆续进驻,成了著名的科技城。产业和人才的集聚优势开始显现。

伦敦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还是回归了原点,回归了市中心。

这正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化 → 郊区化 → 再城市化的过程。

西方走过的弯路,我们一步也不能少。你看,人家几十年前主张建设卫星城,我们几年前也主张建设卫星城;人家出现了空心化,我们也出现了空心化;人家又重新回归主城了,我们也要回归主城。

这就是,别人的经验没有用,亲自经历过才会懂

不过我们的后发优势,倒是加快了迭代速度,不会像西方那样动辄半个世纪。我们往往是“三步并作两步走”的赶,每个阶段的周期大大缩短。就像我们的歼击机开发计划,三代机四代机甚至五代机的研发,间隔时间很短,几乎同时落地。


05

结语


曾经,我也是一个新区追逐者。

但是到了目前阶段,我认为郑东新区的成功不会再被复制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过半,当城市圆形扩大到一定尺度的时候,就会进入老城复兴期。什么尺度呢?扩大到边际效率曲线走平,核心区的区位价值增长超过了老旧基础设施改造的成本的时候,政府和居民就会再次把目光拉回到核心区,大规模改造就会开始。

因为这个阶段,老城改造就要比继续向外扩散划算。

示意图如下:


目前的郑州老城区,正处在建筑价值与区位价值的第一个交叉点。基础设施的改造已经可以开始,但老旧住宅还没到时候。

城市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从中心向外扩散,再从外围向中心聚拢。

商都历史文化区的打造,城市精细化改造,二七商圈的复兴计划,只是一个开始。这表明,主城区已经重新回到聚光灯下。以点带面,主城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

三环内的核心区,到了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的时候。而那些不着边际的“新区”,就让有缘人去追求吧。

想有更多讨论,扫描下方二维码,拉你入群:



更多文章:

警惕!置业顾问口中的“楼王”,可能是个“更贵”的坑!

郑州这些地产自媒体主编,房子都买哪儿了?

喜大普奔!中国政法大学落户河南?!

央行宣布降准!楼市信号越来越明确

年终盘点:2019,让我一见倾心的郑州十大户型

100平做成两个卫生间,到底是舒适还是憋屈?!

为什么新区吹得再好,我就是不出三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