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人间惆怅客丨纳兰性德

 嘟嘟7284 2020-07-16

提到“词”这一文学体裁,人们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概念应该是宋词。的确,词萌发于唐、极盛于宋,唐诗、宋词、元曲、汉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瑰宝。宋词几乎占据了我国古诗词的全部空间,但“词”在元明时期暗淡一时之后,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这要归功于一个人——纳兰性德。他被誉为“清初第一词手”,仅活了三十一岁便存词二百余首。这个数量还仅仅是我们现在能找到的,至于那些涂鸦练笔的习作,恐怕更是不计其数了。

没有研究过清词的人,大概对纳兰性德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不过他的父亲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那就是康熙大帝面前的第一大学士纳兰明珠。我虽然是个东北人,可对于满清那些一大长串的姓氏及其拐了好几道弯的归属问题向来模糊不清,能够确定的是,纳兰家族是叶赫那拉氏,为清代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这个出身便为他奠定了较高的基础。加上各个部落、贵族、皇室之间的联姻,绕来绕去,纳兰性德跟康熙皇帝可以算作是表兄弟的关系。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十九岁成为贡士。后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深受康熙皇帝赏识,又做到御前带刀侍卫的位置,康熙出巡,他多伴其左右。这样的仕途和才学,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路飙升、红得发紫。可纳兰却活得极其痛苦,如果从他所创作的词中选出一句用来概括他的生平,唯有那句“我是人间惆怅客”最为恰当。这还要归结于那个“情”字。

图片来源剧照:《寂寞空庭春欲晚》

纳兰的初恋是他的表妹,这位表妹史书上查不到真实姓名,只是在前几年拍过的一部电视剧中将她命名为纳喇惠儿。那么,我们也就姑且将她叫做纳喇惠儿吧。其人如何至今已无缘得见,据说惠儿从外表到内在都是属于玲珑剔透、清爽可爱的那种女孩子。她来到纳兰家暂居,二人每日相见,相谈甚欢,深感性情相投,渐渐萌生爱意。纳兰练字,惠儿就在旁边看书,纳兰习武,惠儿就在旁边痴痴地看着,两人确实一起度过了一段青梅竹马的时光。然而有个词叫做好景不长,因为按照当时满清的制度,惠儿的出身就注定了她未来的丈夫很有可能是当朝天子,她来京借住的目的不是跟表哥纳兰性德谈恋爱,而是为了日后进宫选秀,除非,当朝天子没看上她,给她一个选择表哥的机会。但,以她的相貌和学识,那又怎么可能呢?终于,她在十五岁那年参加选秀时被选入宫,成为康熙的妃子。纳兰的内心当然是十分痛苦,痛苦到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当时正有一批僧人进宫做法事,民间多有流传,说他居然化妆成僧人混了进去,只为找机会见表妹一面,可对于他究竟是如何化妆的,任何人无从得知。只知道最后他们只是隔着回廊远远地望了望对方,没有任何靠近的可能性。惠儿转身离去的时候,还特地用手扣了扣戴在头上的步摇,意思是告诉他——我已经看到你了,我知道你的来意,但咫尺天涯,你还是快走吧!就为了纪念惠儿的这一动作,纳兰从宫中回来后曾写下一首《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图片来源剧照:《寂寞空庭春欲晚》

自那以后,纳兰终日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直到几年以后,在亲友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时间的慢慢冲淡之下,他终于能够走出这份痛苦,准备接受新的生活。二十岁那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娶了第一位妻子卢氏。卢氏年十八,是从洞房花烛之夜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起二人才开始相恋的,之前从未有过像他和惠儿那样的感情基础。卢氏相貌端庄,性情温婉,为人贤淑,与惠儿的伶俐可爱相比,她更多了一份优雅与沉稳。也许,当初年少,青梅竹马的情窦初开算不上真正的爱,如今,卢氏更适合扮演一个妻子的角色,与他步入婚姻,相濡以沫。渐渐的贤妻温暖了丈夫那颗受伤的心,且卢氏也颇通诗书,两人情投意合,水乳交融,窗下画眉,吟诗作对,珠联璧合,婚后的生活简直幸福极了。

古语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在恩爱了几年之后,卢氏终于为纳兰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这本应是锦上添花的大喜事,可卢氏生子之时却因难产永远离开了他。这位传世才子的一生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如果说初恋的无疾而终让纳兰伤心难过、抑郁寡欢,那么相爱笃深的妻子辞世便是带走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全部的幸福,他的心一下子被掏空了。也许没有卢氏的早逝,我们今天便不会知道纳兰性德这个名字,词也不会在清代产生第二个小高峰,中国的文学史上也会少了相当一部分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纳兰性德流传于后世的这些词做,十有八九都是其为了悼念亡妻所作。有“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的无限哀伤,有“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的极度痛苦,有“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深情挚爱。

其中一首《画堂春》为后世文学创作引用最多——“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我最相爱的人已经去了,我空留着这青春韶华还有什么用!若是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一度还能有一次鹊桥相会,我宁愿用抛弃现有的荣华富贵、过着清贫的日子,来换取与爱妻的隔着银河相望!试问,哪一对相爱的夫妻不想日日厮守,谁愿意像牛郎织女一样一年只见一次,可是一年一次的隔河相望都让纳兰那么的甘之如饴,因为他明白,他和妻子甚至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在一首《虞美人》中,他还留下了“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的千古佳作。相传唐代进士赵颜曾偶得一美女图,对图中美女甚是喜爱,画工告诉他,只要夜夜立于画前诚心唤美女出画,百夜之后,画中之女必化为真人与他相聚。赵颜照此方法呼唤百夜,果然成真。纳兰不愿接受妻子已死的事实,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够挽回,可见卢氏的死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

尽管纳兰又曾在父母的安排下纳颜氏为妾、续弦官氏,但心中始终放不下亡妻,他的爱早已全部给了亡妻,他的心也早已被亡妻带走。爱情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没有任何逻辑,讲不出丝毫道理,永远不能用公示去套弄,永远无法用推理去研究。爱一个人就是心里的一种感觉,不管别人认为他(她)好不好,你就是认为他(她)好,你也说不上来他(她)究竟好在哪里,就是所有的一切往他(她)的身上那么一组合、一罗列,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让你瞧着怎么都顺眼、怎么都喜欢。不管是由于生命的结束还是由于对方的改变让你们分开了,你就是对往昔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这大概就是情感这东西与任何其他有形体的实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吧。

也许是纳兰的痛苦震撼了上苍,命运安排他又结识了一位女子,此女姓沈名菀,眉清目秀,来自江南,她的名字与长相都与这个地方极其相配。她才华横溢,温婉多情,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带了几分卢氏的影子,纳兰与她也算知音,并且达到了枕席之亲。可遗憾的是,沈菀是汉人,并且是一位歌伎,按照满清贵胄的婚姻制度,以纳兰当时的地位,要想明媒正娶将一个汉家女子、还是歌伎的身份迎进家门,那是绝无可能的。他们于是只能在外另置小宅,暗中私会,短暂的偷欢。沈菀也深知,二人永远无法光明正大的齐眉举案、相敬如宾,更何况,纳兰多半是把她当做了卢氏的替身。最后带着深深的绝望离开,不知去向,据说临走时已怀有纳兰骨肉。其实纳兰对她也确实是动了情的,只是碍于身份而已。他把这种无奈暗暗地写入一首词中——“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断肠处,风动护花铃。”昨天夜里我和她约好了相会,可是一直等到很晚她都没有来,我全无睡意,夜阑人静,只有老鼠在角落里偷偷地看着我为了等她而一直没有熄灭的那盏灯。她是因为路远风大不能赴约,不要误以为她没来是对我无情,我侧耳倾听,外面没有她的脚步声,只有风吹动护花铃的叮当作响。连“鼠窥灯”这样的细节都能够描写出来,可见纳兰为了等待沈菀,夜里是多么的难以入眠。词中的“严城”原意是城门戒备森严,但在这里,纳兰是在暗示二人的因缘受到身份等级制度严苛的影响,至于“瞿塘风间阻”的阻碍让沈菀无法赴约,和“错教人恨无情”,更是与路程的远近和气候的优劣毫无关系,而是在暗指沈菀的离去并非情义已尽,只是被迫无奈之举。



纳兰性德痛苦了多年,终于还是英年早逝,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他离世的那一天竟然也是卢氏的忌日。在当时,他的词作如同现今最红的歌星、影星的作品一样,人人传唱,以至达到“家家争唱纳兰词”的效果。也许这就是人生,没有全部的如意,也没有完全的不如意,富足的生活、显赫的地位、倾世的才华,却伴随着情感的极度痛苦。“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我们只能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能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

作者简介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