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级阶段的隶变

 朝歌淇水悠悠 2020-07-16

隶书是汉字的基本书写体式之一。单子呈方形,横划长而直划短,横划的起笔如同蚕的脑袋,收笔的波挑如同燕子的尾巴,称为“蚕头燕尾”。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史称“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最显著的一次变革,它彻底改变了汉字的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字的性质。在这场变革中,从甲骨文、金文、籀文沿袭下来的古体文字时代走向尾声,中国文字进入了更加稳固规范的定型时期。

两千多年前开始发生隶变的汉字,严整绵密的延续到了今天,让21世纪的普通中国识字人都可以清楚认知两千多年前的不少文字,这是全人类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早期隶变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开启了今文字变革的篇章,可以说如果没有早期隶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字。    

    初级阶段的隶变在文字史和书法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字形上来说,早期隶书摆脱了篆书体系中以象形为主的文字构成方法,以完全抽象的符号化的线来组合字形。中国文字象形的发展至此告一段落。由于“线”特别是富有提按顿挫、起伏有致的线条,郑重地走上了历史舞台,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早期隶变不仅纯化了线条的意识,同时也解放了线的空间结构,这对书法艺术来说正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早期的隶变,使汉字充分具备了艺术性的素质和本质。可以说没有早期的隶变就,没有今天的书法艺术。

隶书书体的确立还标志着汉字的字形由长方转向了扁方,意味着笔势的运动可以向横向取势。意味着“形”不再仅仅服从于文字可读性的需要而可以在笔画上增强书写技法的美饰感。它相对于稳定平正的金文大篆结构和封闭内敛的小篆结构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隶书以完全抽象的线条走进空间构筑,中国书法中空间构筑的形式美因子在隶书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早期隶变的发生,除了在字形和空间构筑上的重大贡献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对笔法上的创新。首先是笔势由曲转变为直折,在圆笔的基础上产生了方笔,因多用提按,而使用笔出现了节奏感,就是所谓的 “一波三折”。从而出现了“逆人平出”的铺毫用笔方法,露锋随即跟着出现。在起笔与转换运动方向时,因速度、力度的不同变化从而产生了侧锋,书法的用笔及其变化在这里得到了空前丰富,奠定了后来的书法向着完全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青川木牍

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村1980年出土的青川木牍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78年。青川木牍通篇都显示出浓厚的隶属风味,它被视为年代最早的古体隶书的标本。青川木牍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充分的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存在着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过渡性字体。青川木牍早于下文即将介绍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八十年,是战国中期的作品。

青川木牍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由篆书向隶书演变时期的过渡性字体的书法作品。用其与之前及当时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书体相比较,有着许多的差别。大多数字的字形明显已经开始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笔画等连结方式。青川木犊的特点是:减少盘曲,化繁为简,圆者渐方;字形从狭长渐转为正方或者扁方形;纵有行、横无格,字距较大、行距较小,这是书写章法形式的发展。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的末笔已显露出明显的波挑之势,横势强烈。

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的书法作品,青川木牍中还参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的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木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等美感已大相径庭,展示了与金文审美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

青川木牍的发现为中国书法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它不仅直观的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的古人法书墨迹,更使21世纪的世人清晰了解到了中国早期书体的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书法史提供了可靠的珍贵资料。

二、睡虎地秦简

湖北云梦县肖李村1975年出土的1100多枚睡虎地秦简文字清晰,内容丰富。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字,内容多是秦代官府的法律文书。如果将它与同时期的小篆对比一下会发现:小篆字体结体圆、正,对称;而秦简结体欹、侧、倾斜;小篆有转却无折,但秦简却转折兼备。睡虎地秦简开始明确了隶书与篆书的一些重要区别:字体圆转与方折开始初见端睨;小篆线条均匀不强求节奏感,秦简用笔出现了明确的提按运动的节奏感;这一切都初步展示了篆书与隶书对比过渡之复杂关系的成果。

睡虎地秦简比起青川木牍来说它更大的贡献是它强化了毛笔的特性,提按自如,十分注重笔法,出现了横细竖粗的现象;并且有了波挑和掠笔……这些都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用笔情况,为研究书法史提供了十分详实的资料。

三、战国时期隶变特点

从字形上来说:字体的圆形正在向方形转化,它们的方块化虽然还不完全像汉代隶书那样的规整,但它们的笔划已经开始趋向于“横平竖直”。篆书笔划的那种弯圆缭绕之感在初期的隶书中逐渐减少。从用笔上来说:在笔划趋向直拉的过程中还同时注重了粗细肥瘦变化之美。这些都是篆书所没有的特点。汉字的基本结构(横竖撇捺)基本已经定型。从篆书的象形阶段过渡到了隶书的符号抽象化得阶段。

四、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2002年6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共36000多枚。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场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书为追求实用、方便、简洁,就用秦隶书写,里耶秦简就是通行于此。里耶秦简的大部分的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上文的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但二者母体不同。

里耶秦简发现的大量简牍字体中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字全部是笔墨书写,字迹工整,运笔流畅,显示出比先秦更为成熟的姿态;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比起青川木牍和睡虎地秦简来说用笔和章法布局上更为活泼。由于母体是同时代小篆,里耶秦简的文字是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特别是撇、捺、竖、点等体现的十分漂亮。

里耶秦简的伟大意义在于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小篆向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大贡献。里耶秦简文字在隶书化的形体构造和用笔特点上比云梦秦简文字的横竖笔画更加平直和方整严谨。以简捷的直划线解构了以弯圆线条构成的篆体,完全结束了古文字的象形残余,相比于青川木牍和睡虎地秦简更加的彻底和进步。使汉字实现了相对纯粹的符号化,建构起汉字新型几何空间结构。

五、过度隶书和成熟隶书的区别

篆书用笔迂回盘曲,圆整周到,隶书将圆形变为方形,变弧线为直线,用笔随意的提按。早期的不成熟的隶书与后来成熟的隶书都有此特点,而历来书家均把“波磔感”的分明与否作为区别过渡性隶书与成熟隶书的主要标志。 “波磔感”作为主笔比较突出,笔画形态也较统一,所以我们认为成熟的隶书在于是否已经出现明显的波磔感。

隶书中波磔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实用的基础的同时也在注重着美感,这是自甲骨文尤其是金文以来“美的意识”传统的延续。但在这种延续中有着根本的差别,金文中的肥笔不符合文字应用的规范,各种装饰性的线条更不是实用所需。小篆统一时线条趋向规范之后,却又失去了变化多样的美感。隶书波磔的出现是对金文书法装饰的书写变化方式,同时又是对小篆单一线条的反叛,因此,正是波磔成为隶书最典型的代表性技法。

六、长期存在的三个误区

(一)隶书不是秦的独创

隶变卓有成效的根据地在秦国。青川木牍与睡虎地秦简都是秦国对二者完成占领后的官文书。二者书写有相似之处,它们清楚显示出隶书意味明显区别于篆书二者均可以称之为“秦隶”。二者书写均已出现“蚕头燕尾”的笔画,说明战国中晚期隶书已经在秦国的文字中出现了。

但是在秦人没有占领楚国前的楚文字里面,也出现了跟隶变相似的一些变化。这表明至少在战国时期雏形的隶书不是秦国所独有的。隶书不是秦的独创,秦国不是隶书的唯一发源地。

(二)隶书比小篆使用更广泛

无论是云梦睡虎地秦简还是里耶秦简都是官府规范公文,不是散漫随意的民间通俗书体,其相当部分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书写的。也就是说在以李斯小篆为标准而实现了“书同文”时期之后,秦朝官府规范公文竟然大多以“秦隶”来书写,而不是国家标准的小篆。这显然不是偶然疏漏,而是在遵循某种官方通行或约定俗成的标准。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指出:秦始皇帝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在于采用了隶书。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中说:秦王朝实际上是以隶书统一了全国文字。

(三)二者不是一线式发展

在我们大多人的印象中,篆、隶、草、行、楷是以一种书体的出现另一种相继消亡“一线式”的顺序而发展的。其实不然,拿篆隶为例,这二者不是“一线式”的发展而是“相互并存”的关系。战国时期的秦隶不是从李斯小篆演化而来,李斯小篆是秦统一天下后才公布的书法标准体系。战国秦隶广泛使用时李斯小篆还没有诞生。秦王朝统一文字的法令实施之后隶书和小篆至少是并存使用的。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古代文字辩证的发展 [M].上海书画出版社.

[2] 徐邦达.书法新论 [M].上海书画出版社.

[3] 陈振濂.书法学 [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

[4]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商务印书馆

[5]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 [M].江苏教育出版社

[6] 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汇编 [M].江苏教育出版社

[7] 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 [M].宝文堂书店

[8] 季伏昆.中国书法论辑要 [M].江苏美术出版社

[9]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

[10] 胡占凡.中国书法五千年第四集隶承运势.中国中央中文国际频道.2013.2


本文转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