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浅论战国至秦代蜀地书迹

 天下小粮仓 2023-09-29 发布于福建
原创2023-07-02 09:10·维京晋州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分享与讨论,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近年来,出土的战国至秦代蜀地的书法文献非常有价值,展示了秦篆向小篆过渡时的字形变化。这对于当代书法史的研究是一个关注的热点。这些木简和玺印上的文字填补了先秦时代蜀地书迹缺失的空白,同时也对汉代书法产生深远影响的现象。

一、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春秋时期,秦国原本是地处西部边陲的小国,长期受到戎狄的侵扰。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和蹇叔治理国家,使秦国迅速崛起。到了战国时期,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变法政策,倡导军功爵制,秦国国力日渐强盛。

公元前316年,秦国派遣张仪从子午道攻打蜀国,秦国大举出兵灭掉了蜀国,将其置于秦国的统治之下,任命子通国为蜀侯,陈壮为相,这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秦国统治。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和文化差异,造成了各国不同的书法风格。随着出土文献的丰富和对战国文字的深入研究,书写差异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在古文字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书法界总结出了秦系文字的特点。

《华阳国志》记载: “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

由于书写材料和工具的变化,书写方式变得多样化。其次,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书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构、假借和俗写等现象,字形变化变得非常复杂。在战国晚期,秦国已经流行使用古隶书写,并展现了秦人个性特点和地域性色彩。

在整理郝家坪战国古墓出土的遗物时,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木牍书迹。其中一件因为残损不可辨认,但另一件保存相对完好。这件木牍上记录着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的事件,具体是王命丞相戊(茂)和内史匽进行田地修理的细节。

内容包括了田地的划分、宽度、道路的布置等。根据尹显德的研究,青川木牍比云梦睡虎地秦简还要早80年,对于了解秦代书体变迁、字形特点、年代区分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川木牍是一种在蜀地发现的秦系木质文字载体,其字形已经显示出从篆书转变为隶书的过程。书写时使用的笔法多变而有力,弧线富有弹性,点画出现了掠笔、波挑等不同形态。

与睡虎地秦简相比较,青川木牍的结构更加错落有致,用笔更加流畅自然。书写者注重起笔与收笔的力度,使字体线条起伏变化,柔中带刚。特别是在一些字形如“桥”、“道”、“内”、“史”、“高”、“月”等的运笔上,用笔灵活多变,线条圆润曲线流畅。

整体风格上更加偏向横向发展,字体稍微方扁,左侧有倾斜,右侧有波状,力求舒展开来,使结构紧凑而不拥挤,间距疏朗而不松散。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书法和了解秦代的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二、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青川木牍是唯一一件在蜀地发现的秦代木质文字载体。它的字形显示出了从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用笔方面,富有变化且有力度,弧线富有弹性。掠笔、波挑等不同形态的点画出现,结体奇特而流畅,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

与云梦睡虎地秦简相比较,青川木牍的结构更加错落有致,用笔更加流畅自然。在字体的运笔上,特别是“桥”、“道”、“内”、“史”、“高”、“月”等字的书写,用笔富有起伏变化,线条浑圆宛曲,柔中带刚。

书写者注重字体向横向发展,字体稍微方扁,左侧有倾斜,右侧有波状。他们追求书写舒展开来,使结构紧凑而不拥挤,间距疏朗而不松散。

当时社会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书写量不断增大,汉字也进行了简化处理。简便的书写成为追求的目标。

《华阳国志》记载: “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

在研究古文字书法中,简牍文字往往比玺印更易于进入。简牍字以其坚硬的材质和工稳的字迹而闻名,字迹残泐现象也较少。近年来,在陕西、山西、辽宁等地陆续出土了许多封泥,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职官资料。

这些官名主要来源于秦国的职官系统。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诛杀了反叛的蜀侯,平定了蜀地的混乱,设立了蜀郡,以郡守作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根据出土的文献,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当时秦王在蜀地设立官职的情况。

在秦玺印、封泥和兵器铭文中出现了一些官名,例如“蜀大府丞”、“蜀守若西工师”、“蜀工师丞”、“蜀左织官”、“成都丞印”、“严道丞印”等。

玺印在战国时期是凭信不分地位卑尊都可以使用的,只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皇帝的印章称为“玺”。汉代有一些变化,王室贵族也可以拥有“玺”。封泥是古代玺印的一种款识,它是在陶土上刻制的,既可以防止别人拆封信函,又是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秦时的封泥中出现了“蜀大府丞”,为了追求印面的美观,字与字之间都有边栏装饰,边框与文字结合和谐自然,圆劲瘦细的笔画显示出铮铮之力,布局整齐、严谨、稳定,给人庄重的感觉。

蜀左织官是秦朝在蜀郡设立的负责织染、绣作工坊的官吏。封泥上的“蜀左织官”字迹规整端庄,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字形向中间聚拢,同时边角又向外扩展,形成宽大而饱满的格局,非常具有艺术性。

关于小篆和隶书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大量的古文字材料的发现,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清楚其中的经纬。秦朝统一天下,丞相李斯推行了“书同文”的政令,将六国文字中与秦不合的部分废除,将历史上笔画繁密、布置错落的“大篆”改为纤细、圆转的“小篆”,作为秦国的标准字体。

三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关于隶书的名实和起源,学者们有多种不同的推测。有人认为,下层官吏和一般老百姓参与书写文字与六国古文的演变有直接关系,而隶书的灵活简洁则源于奴隶的手笔。

鲁国尧在研究两汉典籍后得出结论:隶书这个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班固,而“徒隶”并不指代奴隶或中下层官吏,而是指犯罪的人;所谓“施之于徒隶”是指对待罪犯使用简便的新书体。

最早提到隶书起源的历史文献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随着秦朝灭亡经书和旧典被清除,官务繁忙,于是出现了隶书,以便约束和简化。

西晋时的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有人说下属官吏程邈因得罪始皇被囚禁,从狱中改变了大篆,使得笔画增减,方圆互变。程邈向始皇奏请并受到赞赏,被任命为御史,负责规定书写。

《书品》记载: “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

南北朝时期的庾肩吾在《书品》中说,随着秦朝底层官吏程邈创作了隶体字。唐朝的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程邈在囚禁期间创作了隶书。

元代的吾丘衍在《学古编》中说:“秦隶是程邈为了应对繁多的文牍而创造的,因为使用篆字很难,于是减少了小篆的结构,以更方便使用。所以并不是按照体势的发展而来的,就像汉代的款识一样。

虽然篆字相近,但并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隶书。因为隶书便于辅助写隶字,所以被称为隶书。”这样一来,后来的人们就误认为隶书的产生比小篆晚,小篆是古文字的结束,而隶书是现代文字的开始,将隶书的创造归功于秦始皇时期的程邈。

古代学者所拥有的古文字材料并不多,只有一些石刻材料,例如石鼓文、诅楚文、岣嵝碑等等,几乎看不到墨迹材料。如果没有先秦简帛的出土材料,只局限于铭刻文字,很难系统地研究秦隶。

但自从云梦睡虎地秦简和青川木牍两批秦系简牍被公布之后,通过从篆字演变而来的过渡性字体古隶的发现,引发了关于小篆和隶书起源问题的新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隶书在战国晚期已经基本形成了。隶书显然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是秦始皇让某个人创造出来的。因此,隶书的起源早于秦统一六国,当然也不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应该是从古隶演变而来的。

通过对秦简牍的研究,我们得知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了“隶书”。在隶书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那些经常使用文字的官府书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程邈可能是其中作用较大的人之一。也可能是在秦朝的官府正式采用隶书时,程邈对这种字体进行了一些整理工作,因此就产生了程邈创造隶书的传说。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时期,隶变趋势已经显露出来。从草篆的产生到隶意的初现,从春秋晚期一直到战国时代,古隶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时光。战国中后期至秦代初期,隶变的迹象变得更加明显,似乎迈出了一大步。

结语

综上可知,隶书并非起源于始皇之前,它并不简单地由小篆演变和简化而来,而是基于秦国一贯使用的文字演变和简化而形成的。秦隶和小篆之间存在着一种同出于一祖先的兄弟关系,它们都是源于周篆体文字的不断简化。

参考文献:

《蜀志纪》

《学古编》

《书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