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了解颅骶疗法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xyf4345 2020-07-16

历史渊源

当今所有的颅骶(头荐骨)工作及其疗法都源自骨科医生威廉·加纳·萨瑟兰(1873年-1954年)的发现。

威廉·G·萨瑟兰(1873-1954) 

1899年作为美国整骨医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他对颅骨非常着迷。透过学习他被告知这些骨头在成年期融合几乎就不动了,但它们的结构似乎更意味着是为运动而设计的。看到学校有一个散开头骨时,他的注意力被颞骨所吸引。他的念头震惊了自己“这个骨头看起来像鱼的腮会呼吸似的”,自此萨瑟兰开始了他一生探索实践之旅, 他开始研发及发表颅骨是否会动及其生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整骨医生,萨瑟兰开始用生物力学的语言去描述,在他手触治疗过程中,经验到的精微开合律动及其模式,并以此创造了很多的技术,并用其释放颅骨结构中的压力。

萨瑟兰博士最早认知的五个方面

  1. 脑脊液的固有波动

  2. 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动力

  3. 相互张力膜的移动性

  4. 颅骨的精微活动

  5. 骶骨在骨盆髂骨之间的不自主运动

他将这些核心系统的运动概括为一个主要的原始呼吸系统(PRM)他教导说,PRM的所有元素都有一个固有的运动,它以规则的节奏和波动来表达自己。

1945年,他有一个非凡的经历,改变了他对以往治疗工作方法和认知。有一个濒临死亡的案例,请求他的协助,减轻剧痛。萨瑟兰手触这个男子,感受到身体里面巨大的寂静,他经验到了“生命之息”。

萨瑟兰的工作方向转到了以生物动力学方向为主的—专注于主要原始呼吸系统整合的道路上。他这一举动超越了生物力学的语言,使用身体的各种节律去反复测试各种技巧,直到完全不用任何外力。

在萨瑟兰博士生命的最后十年里,萨瑟兰博士越来越关注流体系统的品质。他观察到,主要呼吸的节律在整个身体的流体系统中都是可以察觉的。然后他谈到潮汐,在一个流动的身体里涨落,表达着有节奏的运动。

经过50年的临床验证,并且一再证实不用力比用力效果来的更加明显,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人类的原始呼吸系统,原始呼吸是生命动态的规律。这个的深度认知,指向我们去看生命本身的神奇和奥秘。

CST 的发展

John E Upledger

许多从业者继续在整骨疗法领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创始人萨瑟兰博士对颅骨研究工作。

“CST颅骶(头荐骨)疗法”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骨科医John E.Upledger(1932-2012)使用的。

1970年,在他协助进行的颈部手术中,整骨医师John E. Upledger首次观察到了很快被确认为“颅骶系统”的节律性运动。但是,他的同事和当时的任何医学著作都无法解释这一发现。

由于好奇心,Upledger博士为了寻找答案,他开始从颅骨病之父威廉·萨瑟兰博士的研究开始学习,

1975年到1983年,他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临床研究员和生物力学教授,在那里他领导着一支由解剖学家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和生物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进行研究和测试,研究结果证实了萨瑟兰博士的理论,Upledger博士把主要呼吸机制称之为“颅骶系统”,主要呼吸为“颅骶节律”。

1980年代开始Upledger博士在教授他自己称之为CST颅骶(头荐骨)疗法的技术。Upledger博士以特定的形式和框架设定了这项工作。他致力于在整骨疗法之外创建一个明确的颅骨专业和实践的疗法,他创办了享誉全球的Upledger学院,1985年成立至今教授以生物力学为研究方向的颅骶疗法,培养了全球56个国家,来自世界各地50000多名的学生。

BCST 的发展

Franklyn Sills

1975-1979,富兰克林 希尔斯(Franklyn Sills)和其他一群热心学生一起研究了Randolph Stone DO博士的工作。希尔斯对斯通博士所谓的能量和中正本质非常着迷。他发现萨瑟兰在这块对斯通的影响很大。两极疗法在当时是很大的一个社会潮流,当时也奠定了生物动力学颅骶疗法(BCST)的另外一个能量基础与认知。

1982年,希尔斯搬到英格兰,共同创建了德文郡的卡鲁纳研究所。在此期间,他教授整骨疗法,并往返于伦敦教授临床训练。其中一位整骨医生是一位头荐骨疗法实践者,他极大地影响了富兰克林的工作。富兰克林被鼓励进入一个状态—流动的潮,并经验到了生命之息带来的神奇疗愈效果。

1986年,Claire Dolby DO鼓励富兰克林在整骨疗法之外教授一种颅骨手法。当时富兰克林已经研发出了一个2年的培训计划。1986年这个系统在卡鲁纳学院面世了,有Claire协助他。最早的雏形还是有生物力学和生物动力学混合地教育模式,主要是基于动力学层面加深原来的技术在主要原始呼吸系统运用。

很快发现,这种混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将学习的人带入到人类本身生命力系统。

1992年,富兰克林和卡鲁纳团队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才把这颅骶疗法称之为颅骶生物动力学(Craniosacral Biodynamics)。

对于Karuna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敬畏和艰苦的反复试验过程,团队不断开发和重新评估理论,触诊、实践、培训的清晰化、层次化。每个新的培训年度都会对课程进行修改。

生物动力学一词在90年代真正意思上被引入,生物动力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罗林·贝克尔(Rollin Becker DO)使用的,指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创造性力量的本质,它从胚胎发育开始组织我们的身心系统。这个术语承认了由具体的生命力量控制的生物生理动力学,萨瑟兰称之为“潜能”,具有组织、保护和治疗功能。 

富兰克林沿用了生物动力学这个单词(Biodynamics)是因为他向贝克尔提到的“生物动力潜能”致敬,这里的力就是人类系统的原始生命力。

富兰克林及其同事在颅骶(头荐骨)生物动力学领域发展除了手触疗法的练习技巧,这帮助了很多学生去学习人体主要原始呼吸系统,极其是感知中潮、长潮及动态静止点。他们同时还帮助疗愈师学习如何加强于个案全息场域的能力和步骤。

富兰克林的教学中还包含了如果让疗愈师于个案场域互动,达成一个更容易被疗愈的场,他称之为可对话的疗愈能量场。这可以很好地帮助和协助疗愈师转化卡点,帮助在潮汐中的疗愈效果。 

BCST 的现状

颅骶(头荐骨)生物动力学似乎是一种较新的研究方法。然而,事实上,这意味着重新联系到这项工作源头的发现和真相。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方法的回归变得更加突出,颅骶(头荐骨)生物动力学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学习并在欧美被广泛传播。

BCST 颅骶骨生物动力学术语和治疗方法再次基于萨瑟兰博士生命后期十年的原始理解和临床总结。

同时,重新定义了新千年的方法,并且使用不同的语言,以使它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是可以理解。

今天,我们谈到原始级呼吸系统,它既包含(PRM)主要原始呼吸机制的要素,又包含原始呼吸和“潮汐”的生命力的各种层面节奏表达能力;疗愈方法已经完善,并且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改善非自主系统的生理功能。

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要理解,体验,实施和应用生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且要遵循其纯粹性;生物动力学原理必须经历和实践。它们不是理论,而是生命的本能。生物动力学不仅应被定义为一种愿景、一种心态和一种取向,而且还应被转移到日常生活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