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骶椎疗法,是真的吗?

 西安国康马YH 2019-12-30

颅骶椎疗法(CST)是一种轻触式手法治疗,与人体的自我纠正机制配合使用,影响多个结构和生理系统,从而恢复身体健康。顾名思义,颅骶椎疗法释放颅骨和骶椎骨内部的限制。然而,由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全身疗法,由包括物理治疗师在内的各种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整骨疗法的历史

CST脱胎于传统的整骨医学。整骨疗法是由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外科医生Andrew Taylor Still医师开发的。Dr.Still(斯蒂尔博士)发现,当时的传统医学方法往往是无效的。这些观察和经历在战争结束时达到了顶点,并以他的三个孩子死于1864年的脊髓性脑膜炎而告终,导致Dr.Still得出结论,传统医学甚至可能是有害的。他将余生致力于人体研究,并开发出治疗疾病和功能障碍的替代方法。他的治疗哲学被称为整骨疗法。

1892年,Dr.Still还在密苏里州柯克斯维尔创办了美国整骨疗法学校,这是第一所整骨疗法学校。现在它被命名为A.T.斯蒂尔健康科学大学。这种新的医学方法结合了Dr.Still的核心信念,并且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1、结构与功能是相互联系的

每个结构都具有支持其功能的形状。从细胞骨架的最小细胞器到体内各种骨骼和器官的排列,所有部位均与其结构形成有关。当一个结构受压,过度拉伸或不对齐,就会造成功能障碍,产生疼痛甚至疾病。

2、身体是一个单位

所有系统都相互连接。循环系统服务于人体的所有其他系统。神经系统接收整个身体的信息,并根据这种感觉输入发送调节生理系统的调节信号。筋膜或结缔组织基质在整个身体中是连续的,并覆盖其他结构。基于整骨疗法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成功的,因为从业者能够定位到可能远离患者症状的根源问题。

3、人体的自我纠正机制

人体具有天生的自我修复能力。一些从业者将此部分称为内部医生。当皮肤被撕裂时,这种自我纠正机制会以复杂的过程来闭合皮肤。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也表明身体的自我康复能力。当创伤或疾病过程变得难以承受时,整骨疗法促进和增强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

颅骨骨病的历史

威廉·加纳·萨瑟兰德(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曾就读于美国整骨疗法学校。Sutherland博士完全接受了Still博士的概念,被颅骨的独特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吸引。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注意到颞骨的斜面形状像一条鱼的鳃。回顾Still博士的教导,每个结构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一个特定的功能,Sutherland博士将他的兴趣集中在颅骨上。

他是第一个在颅骨上察觉到细微运动的人,后来又发现了整个身体的相同节奏。他将他的发现命名为主要呼吸机制(PRM)。Sutherland博士开发了治疗颅骨之间受限的技术,以促进颅骨的运动。

他的概念和治疗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激进的,直到20世纪下半叶一直如此。西方医学一直教导说颅缝是融合的,因此无法移动。Sutherland博士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随着测量微妙运动和效果的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验证。

颅骨运动的概念在1970年代通过密歇根大学的JohnE.Upledger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骨病医学界的其他人认为Sutherland博士的理论和实践充其量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有问题的。Upledger博士应邀来到大学证明或反驳Sutherland博士的整骨疗法。他的研究重点是颅骨缝隙处的运动。研究包括将天线放置在松鼠猴的顶骨上以测量骨骼的运动。

图1a 颅缝内的胶原蛋白

 图1b:颅缝内血管和神经

随后,由神经外科同事提供了活体材料,对胶原、神经和血管组织等特定元素进行了染色(图1a、b),认为融合的骨头将不包含这些特征。无论如何,这些内容表明颅骨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此期间,其他研究人员能够证明颅骨运动的节律模式以与其他身体节律不同的速率存在。

支持颅骨运动的最多产的研究诞生于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月球竞赛。长期失重的人体中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受到关注的主要问题。尤里·莫斯卡连科(YuriMoskalenko)博士领导了俄罗斯研究,他使用了核磁共振成像,后来又使用了生物阻抗测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这些研究表明颅骨振荡与调节脑供血和氧气消耗的机制以及脑脊液循环有关。

ViolaFrymann率领美国使用金属钳状装置对颅骨运动进行研究,该装置在颅骨的两侧均横向放置了一个差分变压器。金属棒的位移被转换成测量颅骨直径的模拟信号。运动的幅度估计在10到30微米之间。

后来,Moskalenko博士和Frymann博士利用他们的发现制定了有关颅骶节律生理学的理论,并一起发表。Rogers和Witt在《骨科和运动物理疗法杂志》上进行了广泛的回顾,并得出以下结论:”很少有证据可以反驳颅骨运动。”但是,他们指出,还需要更细致的语言来描述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Upledger博士将研究扩展到Sutherland博士工作的其他方面,包括他的能量技术方向以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能量转移。这些研究证实了高能活动的发生,但并不是Sutherland博士所假设的方式。

此外,Upledger博士开发了另一种理论来解释颅骨运动的波动,称为压力恒定模型。这个假设是根据新鲜的尸体解剖和检查包含神经组织的矢状缝而提出的。

简而言之,颅缝处的压力和拉伸感受器将信息传递到脑室中的脉络膜丛,从而间歇性产生和不产生脑脊液(CSF),同时假定CSF的重吸收是连续发生的。正是由于流体压力的这种差异,导致颅骶节律(CSR)或颅骨运动相关的颅骨变宽和变窄。

Upledger博士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包括集中在颅骨内部的硬脑膜以及随后在实际大脑结构内形成的颅内膜(ICM)。他开发了特定的技术,不仅促进了颅缝处限制的释放,而且在实际的硬脑膜和ICM中释放了限制。由于硬脑膜是一种结缔组织或筋膜,并且与结缔组织基质的其余部分连续,因此,释放这些限制会影响身体远处的功能。

颅骶神经系统的解剖

如前所述,颅骨内衬有硬脑膜,硬脑膜不仅环绕颅骨的内表面,而且自身折叠而形成了大脑镰,小脑幕和小脑镰,也被称为ICM。小脑镰在枕骨大孔处的牢固附着在C1和C2后部持续下去。它继续向下延伸,没有任何附着,直到它固定在S2段,成为骶管内终丝的软脊膜部分。

它从骶管中出来,并继续作为终丝的硬膜外段与尾骨骨膜相融合。(图2a、b、c)此外,硬脑膜通过椎间孔延伸,脊神经作为硬脑膜套。硬脑膜套管附着在椎体上,并与椎旁筋膜组织融合在一起。这些解剖学附件有助于证实筋膜的连续性以及为什么CST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图2a:骨/头骨的硬脑膜附件

图2b:包括颅内膜的硬脑膜附件的细节


图2c:颅内膜细节

脑脊液在脑膜的蛛网膜下腔中循环,然后通过脑膜的软脑膜层吸收,从而为大脑提供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脑脊液的产生通过脉络丛,从脉络膜动脉供应的血液中过滤出来,进入脑室。

如前所述,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的循环为大脑和脊髓提供营养。流体交换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发生,该代谢机制导致代谢废物被大脑静脉窦系统内的蛛网膜颗粒重新吸收。这些废物被排入颈静脉。一些研究表明,少量的脑脊液通过脊髓静脉和脊髓淋巴通道排出。在脑脊液产生期间,颅骨变宽被称为收缩期,而在停止生产和引流的过程中发生的收缩被称为扩张期。

筋膜连接

由于硬脑膜是该系统的核心,颅骶椎疗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人体筋膜系统的关注。从颅骶椎角度来看,与筋膜有关的最重要事实是它的抗张强度高达每平方英寸7,000磅,而且它贯穿全身。筋膜内的约束模式在整个系统中以独特的方式转换其作用力。这些独特的适应方式被认为与诸如跌倒或车祸之类的创伤有关。

换句话说,身体无法消散的每一种创伤都会以某种方式融入到这个系统中。当身体不堪重负或无法进一步适应时,就会发生疼痛和功能障碍。

颅骶椎疗法通过对全身颅骶节律的触诊来定位和治疗这些限制性模式。颅骨中可能存在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转化为身体的远端部分,也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

头部受限导致头痛,可能与纵隔壁或呼吸膈膜的筋膜张力有关,因为这个筋膜继续向上延伸,与颅穹窿内附着在蝶骨上的椎前筋膜相连。

前奥运跳水运动员玛丽·埃伦·克拉克(MaryEllenClark)在一本流行杂志中讲述了她在骶椎疗法方面的经历。由于患有眩晕症,她无法实现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梦想。

作为精英运动队的一员,尽管她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最佳的循证疗法,但她的症状持续存在。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玛丽·艾伦(MaryEllen)咨询了颅骶椎疗法的从业人员。治疗师发现整个筋膜系统存在多个限制,其中之一包括她的右膝盖。一旦这个特定区域被释放,她的眩晕就开始消退。

在治疗期间,玛丽·埃伦(MaryEllen)无法说明膝盖受伤的情况。后来,她回忆起小时候跌倒在膝盖上的情况。可以认为,膝盖的限制在10年的过程中将力转化到颞骨和小脑幕的硬脑膜。内耳机制位于颞骨内,并推测,这些限制足以改变颞骨的位置,并从半规管内的内淋巴产生错误的反馈。经过颅骶椎疗法治疗后,克拉克女士得以重返比赛并为美国赢得了铜牌。

除了筋膜的纵向平面外,颅骶椎疗法还特别注意沿横向方向的筋膜平面。这些水平面经常吸收创伤力,并在整个系统中产生功能障碍。

例如,骨盆隔膜实际上是一个筋膜吊床,从耻骨的前/后方向连接到骶骨的前表面。如果经过足够的时间,横膈膜的活动能力丧失可转移至脊柱和臀部,甚至更进一步。例如,由于硬膜管在S2处的附着,骶骨的扭转会从骨盆隔膜转化到颅骨。如果无法在治疗中解决这些限制因素,可能会导致与传统干预措施相比出现暂时或有限的改善。

由于颅骶椎疗法是专注于整个身体及其内部相互作用的疗法,因此不适用于线性和简化的传统研究方法。由于目前的研究技能尚未发展到可以衡量在颅骶椎疗法治疗期间发生的所有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案例研究和案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替代方法,用以颅骶椎疗法的文献支持。

已有研究证实颅骶椎疗法在多发性硬化症,纤维肌痛,肱骨外上髁炎,哮喘,痴呆中的有效性。

随着患者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对他们的特定疾病无效或疗效有限的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案,他们更有可能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他们的问题。颅骶椎疗法是一种治疗选择,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En.wikipedia.org/wiki/Andrew_Taylor_Still.

2.www.cranialacademy.com/philosophy.html.

3.UpledgerJE. Differences separate craniosacral therapy from cranialosteopathy. Massageand Bodywork Quarterly. 1995;Fall.

4.FrymannVM. A study of the rhythmic motions of the living cranium. JAm Osteopath Assoc. 1971;70:1-18.

5.Michael DK, Retzlaff EW.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ranial bone movementin the squirrel monkey. JAm Osteopath Assoc. 1975;74:866-869.

6.Retzlaff EW, Mitchell FL, Upledger JE, et al. Neurovascularmechanisms in cranial sutures. JAm Osteopath Assoc.1980;80:218-219.

7.Moskalenko YE, Kravchenko TI, Gaidar BV, et al. Periodic mobility ofcranial bones in humans. HumanPhysiology.

1999;25(1):51-58.

8.MoskalenkoYE, Frymann VM, Weinstein GB et al. Slow rhythmic oscillations withthe human cranium: phenomenology, origin, and informationalsignificance. HumanPhysiology:2001;27(2):171-178.

9.Moskalenko YE, Frymann VM, Kravchenko T. A modern conceptualization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rimary respiratory mechanism.

10.RodgersJS, Witt PL. The controversy of cranial bone motion.JOSP:1997;26(2):95-103.

11.UpledgerJE, Karni Z. Mechano-Electric Patterns During CraniosacralOsteopat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Am Oseopath Assoc. 1979;78:782-91.

12.UpledgerJE, Vredevoogd JD. CraniosacralTherapy. EastlandPress, Seattle, WA;1983.

13.Paoletti,S. The Fasciae.Eastland Press,Seattle, WA;2006.

14.Brinker T, Ludemann W, Berens von Rautenfeld D, Samii M. Dynamicproperties of lymphatic pathways for the absorption of cerebrospinalfluid. ActaNeuropathol (Berlin)94:493-498.

15.FitzGeraldMJT, Folan-Curran J. ClinicalNeuroanatomy and Related Neuroscience. WBSaunders, London, UK;2002.

16.FindleyTW, Schleip R. (Eds) Fascia Research I: Basic Science andImplications for Conven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Health Care.Proceedings from International Fascia Research Congress. Boston, MA2007. 

17.HuijingPA, Hollander T, Findley TW, Schleip R. (Eds) Fascia Research II:Basic Sci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ventional and ComplementaryHealth Care. Proceedings from International Fascia Research Congress.Amsterdam, Holland 2009.

18.Chaitow L, Findley TW, Schleip R. (Eds) Fascia Research III: BasicSci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ven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HealthCare. Proceedings from International Fascia Research Congress.Vancouver, Canada. 

19.Gratz CM.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ity tests on human fascia late.J Bone Joint Surg.1931;13:334-341.

20.Thomas ED, Greshan RB. Surgical Forum.1963;14:442-443.

21.Barral JP, Croiber A. Trauma: An Osteopathic Approach. EastlandPress, Seattle, WA;1999.

22.Netter FH. Atlas ofHuman Anatomy 2ndEd. Novartis, EastHanover, NJ;1997.

23.Mariotti, R. NaturopathicApproach to Visceral Manipulation. HealingMountain, Seattle, WA;2009.

24.Clark ME. Dizzying Heights. GuidepostsMagazine. January1997; Carmel, NY.

25.Raviv G, Shefi S, Nizani D, Achiron A. Effect of craniosacral therapyon lower urinary tract signs and symptoms in multiple sclerosis,Complement Ther ClinPract. 

2009;May;15(2):72-75. EPub 2009 Jan 30.

26.Castro-SanchezAM, Mataran-Penarrocha GA, Sanchez-Labraca N, Quesada-Rubio JM,Granero-Molina J, Moreno- Lorenzo C.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raniosacral therapy on pain and heartrate variability in fibromyalgia patients.Clin Rehabil. 2011;Jan 25(1):25-35. EPub 2010 Aug 11.

27.Mataran-Penarrocha GA, Castro-Sanchez AM, Garcia GC, Moreno-LorenzoC, Carreno TP, Zafra MD. Influence of craniosacral therapy on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fibromyalgia. Evid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9;Sept 3. [Epub ahead of print]

28.Geldschlager S: Osteopathic versus orthopedic treatments for chronicepicndylaropathis humeri radial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ForschKomplementarmed Klass Natuheilkd. 2004;Apr;11(2):93-7.

29.Nourbakhsh MR, Fearon FJ. The effect of oscillating energy manualtherapy on lateral epicondyliti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double-blinded study. JHand Ther. 2008;Jan-March;21(1):4-13.

30.Mehl-Madrona L, Kligler B, Siverman S, Kynton H, Merrell W. Theimpact of acupuncture and craniosacr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onclinical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asthma. Explore(NY) 2007;Jan-Feb;3(1):28-36.

31.Gerdner LA, Hart LK, Zimmerman MB. Craniosacral therapy stillpointtechnique: exploring its effects in individuals with dementia. JGerontol Nurs 2008;Mar:34(3):36-35.

32.http://nursinglink./training/articles/230-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an-introduction

以上文章,译自Mariann Sisco PT,CST-D颅骶椎论文《Craniosacral Therapy….What is it Real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