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万亿基金将死在中小创!

 冬天惠铃 2020-07-16
前言
本公号10年10倍投资路坚持原创,记录投资路上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每天都花上一些时间把思考记录成文字,不构成投资建议,若参考,风险自负。
每天阅读一点点,每天记录一点点。
********
看看5000亿市值的宁德时代(300750.sz),2023年的业绩也就刚好突破100亿的水平,按照20倍合理估值计算,2023年的合理估值也就在2000亿市值。再给高一点,30倍市盈率,3000-3500亿市值是未来三年宁德时代估值的合理中枢,现在的宁德时代高估了至少一倍。
创业板的第二大市值权重迈瑞医疗(300760.sz)虽然高估程度要低于宁德时代,但是4000亿的估值对应2020年60亿不到的净利润,2023年的净利润也大约是100亿的水平,以20%附近的净利润增长,给30倍市盈率是完全合理的水平,2023年迈瑞医疗也就值3000亿。
再看第三大市值的东方财富(300059.sz),等73亿可转债行权之后,股本将达到87亿股,总市值接近2500亿,相比起今年牛市里面也就30亿附近的净利润来看,市盈率超过80倍。这些年,东方财富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低成本获客,不断扩张的逻辑得到了验证,但是如此高昂的估值,投资他的代价过高了。
********
高风险主要伴随高估值出现。
投资者很多时候盲目乐观,并乐于推高所谓成长股的估值。
在这种看涨情绪下支撑的高估值市场,我依然要提示一下风险。
中小板和创业板高估值成长股的主要源头是公募基金对于成长股的推崇。
公募基金今年已经获得了接近1.2万亿的募资,加上存量的数万亿资金,集中驻扎在成长股中,这些成长股遍布整个市场,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又是他们最喜欢驻扎的地方。
他们不但不在价格高估的时候规避风险,而是继续蜂拥而上,通过不断募集新资金来推高成长股的估值。
这已经偏离了投资的本质,更像是一种集体的坐庄行为。
********
数万亿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及更加疯狂的中小投资者,蜂拥而上不顾一切的买入中小创成长股,最终会有人付出代价。
回望2000年全球科技互联网泡沫的时候,能够真正走出来的优秀企业又有几家?
大家只记得亚马逊成为了万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大牛,可有人知道当时的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在泡沫破裂以后,最惨烈的下跌阶段,又有几人能够坚持?
从1999年的泡沫高峰,微软公司一直下跌,到了2003年的时候,跌去了80%,直到15年以后的2014年,才重新回到1999年的高点。
亚马逊从泡沫高峰到2002年,最高跌去了95%,好在亚马逊的成长速度更加迅猛,2009年也就是10年后,终于回到了当年的泡沫巅峰价格。
可是还有很多很多,当年盛极一时的公司,最后都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了。
********
这一轮全球科技互联网泡沫不是独立的现象,同样的全球各资本市场互相映射的结果。
比如亚马逊、微软公司等云计算的巨大成功,映射到A股,就是各种云服务公司和云计算概念股。
苹果的成功到了A股就是各种消费电子和精密制造。
而特斯拉的巨大成功,映射到A股就是各种新能源电池。。。
都是一些边角料,供应商,给的估值却超过了王者级的公司,这是A股多年以来一直多见的现象,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年99%的高估值最后都没有实现不断成长成为王者的奇迹。
大多数还是炒作一把,然后大股东套现走人。
********
数万亿的基金们,愿意陪着高估值成长股一起崩塌,在过去也发生过多次,2015年,重仓乐视网,尔康制药的那位基金经理又重新成为了这几年的明星。也许等到崩塌的时候,他又会换一家基金公司,重新开始。
但是这些基金们持有的高估值股票,却有很多会腰斩,甚至再腰斩。
********
风格不会切换,不代表风险不会发生。
风格不会切换,也不代表低估值蓝筹会出现巨大的下跌。
脆弱的抱团,在慢慢松动,高估值股票的风险在降临。
而有安全边际的低估值品种,终将迎来曙光。
********
好了,都在跌,早点发了,白了个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