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散文】恩师吴江

 百花驿站 2020-07-16

恩师吴江

马永钦

从小到老我聆听过许多老师的教诲,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给我影响最深的当属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吴江老师。他走进了我的心灵深处,让我一生难忘……

我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担任班上的生活委员兼语文课代表。可是数学这门课让我十分困惑,上课我总是听到“直线方程Y等于KX加B”,就这一句话,我根本不理解,完成作业题都有困难,这是我上学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几次数学考试的分数都很低,看来我对高中数学是没有入门。

国庆节后的第一节数学课,随着上课铃声推门进来是一位男老师,四十岁上下的样子,中等身材,比较瘦弱,穿着干干净净的蓝色衣服,目光炯炯有神,是那么犀利,又那么和善。自我介绍说,姓吴,口天吴,今后就教我们数学了。

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课就被他优雅的气质和渊博的学识及生动有条理的课堂深深地折服了。

吴老师上课神采飞扬,嗓音洪亮,他的语言是那么简洁精炼而富有逻辑,又那么生动幽默而含意深刻。讲解的内容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例题不多,拓展性极强,很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往往从旧例题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学完了新知识。学得轻松,听得明白。吴老师还善于归纳总结知识,所教授的知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关联,极具系统性。如立体几何的“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十分繁琐,若要记忆清晰是相当困难。吴老师给我们进行了高度提炼,“柱”是基本的,“锥、台、球”可以看作是“柱”的变体,只用了两个文字公式,一个是求表面积的,一个是求体积的,太精当简约了!也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吴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单单围绕几个优秀学生转。在他高尚的人格及高超的教学技艺影响下,我觉得我开窍了,对数学的学习不再困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觉得学习数学再也没有困难了。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第一考试我就得了97分(满分100分)!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好成绩,我清楚记得“9”这个数字比“7”高好多。好像以后的数学考试没有低于过90分,并且在班上是相当出色的。

吴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每当有个别同学没做作业或者上课一走神,老师总会板着脸,使我们很害怕,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

有一次数学作业本发下来,我看到右半边吴老师给写满了字,但是又剪了张纸给粘得整整齐齐,从反面看,也看不清楚写的内容。这一节课我内心都在嘀咕,等到下课,我抖着胆子就去问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与吴老师近距离接触,他已是年愈不惑的人了,岁月的沧桑,世事的艰辛,工作的劳累,给他那智慧的额头刻下了永难磨灭的烙印——老师笑着回答说“想和你沟通几句,写完了觉得又没有必要,我又给粘上了。没事的。”从吴老师那和蔼的笑容里与他那殷切的目光中我读出了“努力学习”这四字。虽然一字没说,但是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高大了。我更加敬佩吴老师——多么认真的老师,又是多么细心的老师呀,对一个学生的教育考虑得这么周全。不服不行呀!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吴老师总是习惯穿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走回自己的宿舍。

吴老师一直送我们到毕业。先后给我们讲了平面解析几何,后来接着讲三角,立体几何,数列、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数学归纳法等一直到总复习至高考。记得吴老师一开始教我时,我曾向他提出过一个问题“什么是平面解析几何?”吴老师干脆利索地回答“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就是平面解析几何”。我问过很多语文老师“什么是语文”也问过很多数学老师“什么是数学”,但回答都是结结巴巴、含含糊糊。

1980年我参加了高考,并且被衡水师范学校录取。那一张小小的录取通知书意味着我从此告别农村,捧上了吃公粮的铁饭碗。是吴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两年后我也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只是阴差阳错我没有做像吴老师那样的数学老师,而是做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受吴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堂教学上很多都是模仿吴老师而来,借鉴了吴老师的一些教法,在工作中扎扎实实,讲课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富有情趣又富有理趣。这一套做法我称之为“文科理教”并发表在了《中国教育报》。以至于后来女儿升学我建议她报考了数学专业,毕业上班后,我把吴老师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她,好多可以直接应用,使她在较短的时间内成熟了起来,年龄不大但已经是较为出色的数学教师了。

一晃我高中毕业近四十年了。如今回忆起吴老师来,他的影像在我的脑海依然是那么清晰,他的谆谆教诲时常在耳畔响起。是吴老师的影响,使我对自己多了一份自信,对生活多了一份热爱!也是吴老师人格魅力的激励、生动教学的感染,成就了我的梦想,成就了我人生之路的一段芳香。

我永远忘不了吴老师!

作者简介

马永钦,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市管优秀专家,发表教研论文146篇。业余喜欢写作,撰写诗歌400余首,散文300余篇。2015年9月在第六届“羲之杯”全国诗文书画邀请赛中散文《走在岁月的长河里》获得一等奖;2018年1月在河北省散文大赛中《月夜遐想》获得优秀奖。先后在《衡水日报》《作文周刊》《杂文月刊》发表40余篇。

趣味楹联

我说这位鸿儒,我这里有绝美上联,您可有下联对我?对对子赢微信红包哦!

出句:    雪打青松松更翠

对句贴在文末"写留言”处,下期公布最佳对句。也欢迎鸿儒们出题征下联哈!

上期最佳对句:

胸中万卷风雷动,笔下千言翰墨香。

请作者沧海一粟(朱建国)加主编英君微信领取红包哟!

                                 本栏目主持人   明月清风

顾 问:刘鸿岐、张立中

             张继中、手留余香

名誉社长:林 泉

社 长:潘景义

总 监:欧阳静

   编:英 君

副总编:周 英 瑾 瑜 

责任主编:茉莉香

策划部长:前锋诗丛

广宣部长:青竹丹枫

外联部长:过 程

文艺部长:李 锐

广宣部副部长:荷出水面、李黎茗

财务总监:明月清风

执行主编猫 哥、燕 子、孟 扬、碧云天

编 委:  张月琴、范官方、漂泊汉、

上帝之子、珍品堂、墨 海、A梦中那片海

主 播: 窗外的人  凝 眸 茉莉香  

瑾 瑜  嘟嘟熊   李 锐,木 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