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扎特的秘密(一),萨列里真的毒杀了莫扎特吗?

 知乐古典音乐 2020-07-16
莫扎特的秘密(一),萨列里真的毒杀了莫扎特吗?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萨列里真的毒杀了莫扎特吗?

“莫扎特是被毒杀的!”这种说法在他死后三十年间都没有一丁点儿传言。其实,莫扎特是现在才被世人推崇为伟大的作曲家,进入名人堂的;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并非如此。而且也并不存在莫扎特和萨列里是竞争对手这样的说法。因为讲到竞争,前提条件是两人棋逢对手、旗鼓相当,可在现实生活中两人不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权力大小,都太过悬殊了。就如同几年前的热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戏说演绎的一般,历史中根本不肯能出现那样的“官场斗”,一个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一个相当于国家大剧院院长,能成为对手吗?

萨列里比莫扎特年长六岁,他出生在北意大利,在贝利西亚接受教育。十六岁起被从维也纳来的戈斯曼看中,成为其弟子来到维也纳。次年开始师从维也纳宫廷诗人梅塔斯塔西奥学习诗文,他还通晓拉丁文、法文、德文。20岁时,他就有歌剧在维也纳上演,这意味着他在维也纳得到肯定。1774年,23岁的他被晋升为宫廷作曲家,如此年轻就能取得这样的地位证明他的确有别人一般人。1788年,勃诺去世之后,这个从格斯曼、勃诺传承下来的宫廷乐师长的宝座就传给这位意大利人萨列里了。

再看看莫扎特:1781年,25岁的莫扎特定居维也纳,在当时的人眼中,他是个有怪癖的人,尤其是在跟萨尔斯堡大主教发生两次冲突之后,自己甩手离开,这在体制内完全就是异端行为。通常情况下,莫扎特是很难再找到雇主的;可他命中的福星出现了:在维也纳,那位在开疆拓土方面碌碌无为、其实自身艺术鉴赏力也平平的皇帝约瑟夫二世是真的喜欢莫扎特,而且在艺术文化方面也是相当的开明,他甚至批准了母后玛利亚·特蕾西亚执政时期严厉打压的共济会;还明确表示宫廷歌剧不要总是用意大利文;生活在德语区,德文也可以唱歌剧呀;还自掏腰包成立了德文歌剧团。但是身边的大臣都以为他疯了,“用德文唱歌剧?还要把这种不入流的剧院外棚戏搬入宫廷?我们的皇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国王最终还是妥协——他一手扶持的德文歌剧团几年之后解散了,不过幸运的是在解散之前,莫扎特写出了他的《后宫诱逃》。

在约瑟夫二世的德国文化复兴政策以及个人庇护之下,在宫廷图书馆馆范·司碧登男爵等少数碰的支持下,莫扎特才能在维也纳立足的。1787年,宫廷作曲家格鲁克去世,空出的位置也是皇帝发话,莫扎特才得到,只可惜他的薪俸还没有格鲁克的一半。即便如此,直到莫扎特去世,宫廷要求他创作的既不是自己擅长的歌剧,也不是奏鸣曲,而是舞蹈音乐。当时维也纳一到冬天,不论宫廷还是市民,大家对舞蹈乐此不疲,常常通宵达旦。此后的四年里直到去世,莫扎特接到的工作都是创作舞蹈音乐,为宫廷歌剧院之创作了一部歌剧——《女人心》。

萨列里呢?他从年轻时起在宫廷里就开始创作用于接待国宾的意大利文大歌剧(有近50个曲目之多的歌剧保留了下来),不仅在维也纳的宫廷,即便是在巴黎,萨列里也很受欢迎。当初22岁的莫扎特也曾到过巴黎,想大干一番,无奈铩羽而归。

1788年,当37岁的萨列里被任命为宫廷乐师长时,莫扎特的梦想就已经宣告破灭了,因为按照惯例,乐师长是终身制的,就是说只要萨列里不死、不瘫痪、不辞职,其他人根本没希望,无论自己多有才华。

更糟糕的是,两年之后莫扎特的伯乐兼保护神皇帝约瑟夫二世驾崩,弟弟雷奥伯德继位。这是个与哥哥执政意见向左的继承者:打压共济会,莫扎特这样的异端分子自然难逃厄运;萨列里作为当时主流的乐师长权势更加如日中天。在雷奥博德的加冕仪式上,萨列里作为宫廷乐师长自然出现在显赫的位置,而莫扎特却被排除在出席名单之外……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在莫扎特生前,不论是权力、地位;还是金钱、荣誉,与萨列里比起来莫扎特都是一个倒霉的失败者。换做是你,你会毒死一个完全不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