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适宜病种之颈肩痛

 书院蓝田 2020-07-16


颈肩痛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它也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比如肩周炎、四边孔卡压综合征,颈椎病,甚至是落枕等等,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颈肩疼痛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颈肩部有很多肌肉构成,这些肌肉又分布成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之间都存在少量的滑液。滑液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在肌肉的活动当中减少摩擦,也就避免了炎症和疼痛的产生。而滑液一旦减少,摩擦就会增加,疼痛加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滑液会减少呢?

一是由于过度运动。因为在过度运动之后,肌肉会产生过度的张力,肌肉会变粗变短,这样就会挤压在肌肉之间穿行的动脉,造成局部血液循环的障碍。因此滑液的生成就减少了。

二是缺少运动。比如在长时间的伏案动作下,肌肉为了维持伏案的姿势,会长期保持工作的模式,很容易产生疲劳,肌肉对血液循环的辅助作用就会下降,相应的滑液的产生也会减少。

而当滑液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肌肉之间的运动也就相应减少,这时就会非常容易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神经卡压等症状。中医治疗颈肩疼痛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针灸扎跳或闪抖罐等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通过病例的讲解来教大家治疗颈肩痛时的思考与选穴方法。
病案

患者约50岁,女性

主诉:右手无法向后解到内衣扣子,甚至连往后摸到后腰都没有办法,光是摸到侧腰部做叉腰的动作即疼痛不已,伴随小指麻、胸闷,且疼到影响睡眠质量,此症状大约3个月余。

该患者被医院诊断为五十肩。到骨科打过固醇类药剂止痛,吃过肌肉松弛剂,也试过康复训练、牵拉、电疗、伤科正骨推拿、针灸、针刀、刺血等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表示很难过且对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治疗方案

首先分析手向后解扣子时,肩关节需要的动作及肌群

做这个动作时,肩关节是抬高的,肩关节内收、外展、内旋且向后伸展。

这个期间主要会使用到斜方肌(上段)、三角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等肌群来使肩关节做出相应的动作。而胸前肌群、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等肌群与之拮抗且负责维持稳定,此时若胸前肌群、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等肌群出现问题也会使动作无法正常执行或活动时感到牵拉、疼痛。

针对这类疾病,我们的选穴原则是:先远后近

一针:右侧下青灵,扎跳

二针:右侧中府,扎跳
三针:右侧云门,扎跳
三针扎完,以松解肱二头肌以及胸前肌群为主,调整人体前面的力线关系。这时患者可以摸到L1的位置,疼痛明显减轻。
四针:右侧消泺,扎跳
主要解决与肱二头肌相拮抗的肱三头肌的作用,以调节臂后、肩的力线为主。
五针:脊中灵台、至阳
六针:下天宗、内天宗
七针:肩井扎跳,完骨
调节大小圆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的作用,此时患者头部大致回正,两手向后皆可以触碰到T6、T7附近且不疼。

患者惊叹,神奇!!!

所以通过此病例,我们应当对疼痛有一个新的认识:疼痛是人体力学失衡的信号;疼痛点未必是始作俑者,局部止痛不明智;神经刺激症状的出现,不一定是神经的事情;即使是椎管内的问题,也要考虑到外周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