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新生:千年寒食

 妙趣横生 2020-07-16


您熟悉作者吗?

您喜欢这篇作品吗?

如熟悉和喜欢,就去文后打赏吧!

作者的稿费该发多少?完全由您来做主!

冯新生:千年寒食


 千年寒食

  每年临近到清明节,我常常想起位于山西介休的绵山。

  记得那年独游时,绵山的春雨时大时小。丝帘般飘然洒落。不仅殿阁下的石阶染上了片片苔藓,人们的视觉也增添了些许凄迷。我在那里漫步时留意到,攀爬山径的人们大多语调低沉、神色凝重,即便交谈也是低声慢气。在绵山景区随处可见的是,古建与新景的梁柱间凝结着漫漫追思;危崖与林泉跨度间游移着脉脉哀婉。遥想春秋之时,晋南的绵山曾被称为“绵上”。当年,随侍晋文公出亡19年的介子推,在众人饥寒交迫时,曾割下腿肉为主人充饥。 文公复位后,亲自到绵上的山中迎候子推享用富贵,不料这位大贤矢志不移、宁可与老母抱树焚身也不愿封侯拜相。一瞬间,人们为之动容,山河为之感泣。或许“与友同患难易,与友共享福难”的观念,阻断了介子推的人生憧憬。史书上的这段记载,对于一些目的性强、急功近利的今人来说,真的难以理解。

  当一代贤良灰飞烟灭后,绵上被人们称为介山,周边百余里被人们称为“介休”。介子推自焚之日恰逢清明,由此“禁火”之日逐渐流行,清明节渐渐与“寒食节”合二为一。由此而生的寒食(也称寒具)也名正言顺、从从容容地延续下来,被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广为接受,也算留给后人们一个念想儿。

  国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食文化演进上多见亮丽一斑。以寒食为例,带有艺术格调的麻花、馓子、薄脆、春卷不仅色形可人,而且口感不错。到了南北朝时期,寒食已高居珍贵食品之列。北朝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曾在《齐民要术》一书中,用九个字即把寒食的形状、名称、口感勾勒出来:“细环饼,一名寒具,脆美。”当阵阵古食风穿越盛唐时,寒食已被列入贡品之中。长安美食大家韦巨源向唐中宗李显进献的御筵菜谱《烧尾食单》里就出现了“巨胜奴——酥蜜寒具,一款名食”语句。当春夜的温润和寒食的色形展现在宋代文豪苏轼眼中时,便成了一幅精美的工笔:“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色浓于酒,压扁佳人缠臂金。”(见《苏轼诗词·寒具》)即便是那位杏林中的畅游者——李时珍先生,在《本草纲目》里也没忘了点上一句:“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至寒食禁烟用之。”寒具啊,说来也算得上中国食文化的一抹灿霞了。


  绵山的景色令人心醉,清明时节的绵山令人心碎,醉意飘升时也恰是心绪茫然之时。那时,我真的想见到由此地衍生出来的各类寒食,然而,我失望了,入口酥脆、余香悠久的诸多寒食如漫漫升扬的蒲公英已随风飘零,百寻难见。这倒很像我年届不惑时的创作境界:向内集纳的、向外播扬的信息多到一定程度,自己的“心瓶”反而显得很寥落、很空旷。莫非真的只有“中空外直、不蔓不枝”,才能达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寒食的品相、口感最佳者当属麻花。两根粗面条形成既相互依傍又“较劲儿”的态势,一旦从油锅捞出,甜香且酥脆的口感便令人爱不释手。19世纪20年代的一个春天,天津东楼十八街响起了清脆的爆竹声,“桂发祥”麻花店的店主范贵才和范贵林潜心研制、以半发酵面搓条、夹入什锦馅儿的麻花摆放在食柜上,天津小吃文化的娇蕾自此一夜怒绽。霎那间,寒食的代表作——麻花之名便风靡全球。继而,二人的举动如麻花坯条般先分后合:先是各开麻花店,一店名“贵发成”,一店名“贵发祥”,相互竞争、各创新意。数年后,二人又合为一处,定名“桂发祥”麻花公司。这时的麻花的品相、影响较日前又升了一档。19世纪70年代,轻则50克、重则1500克的、融入青梅、糖姜、核桃仁儿、青丝、红丝、桂花、砂糖的“天津十八街麻花”展现在中国广交会上,让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四海来宾惊叹不已。

  我默然深思:3000余年前,介子推一个淡泊名利的意念,竟然为后人留下一个百感交集的清明节,衍化为轰轰烈烈的食文化知名品牌,老人家九泉有知,我想也会拈须含笑吧?


  作者简介:

  冯新生(心声):散文作家、中国旅游权威媒体资深记者。

  自1979年至今,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约7000余篇(首),曾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征文中获小说一等奖、诗歌一等奖、散文二等奖,千余篇文学作品被新华书店发行的文学丛书选载,500余篇小说、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选播,300余篇游记散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所编的《课外语文》转载。撰写、出版后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文集有小说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华天宝》《游出滋味》、《行者手记》等。多年来,所采写的深度报道与新闻特写多次获中国产业报好稿奖,曾被全国知名网站评选为“中国新闻媒体最有影响力记者”之一。文学创作成就入载《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中国当代名人大辞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