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李建平散文:儿时金鱼(续二)

 妙趣横生 2020-07-16


 李建平散文:儿时金鱼(续二)


 儿时金鱼

  父亲把一个用绳子绑着的罐头瓶交给我,然后把我抱上自行车的大梁上带着我向前骑去。其实家离大雁塔大概只有三公里左右,可我却觉得车子走了很久似的,不停的问父亲:到了没有、到了没有?父亲一直说,就快了、就快了。终于父亲停下车,说声:到了、到了,把我抱下自行车。

  在我们面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远处的大雁塔只有很少部分的塔体和塔尖露出树梢。脚底下坑洼不平长满小草的土地,父亲看看四周领着我在一条被人们踩出的小路上走进了树林。

  林中的小路很窄,又拐来拐去。父亲让我抓住车子的后衣架跟着走,可走了一段路也没有看见有卖金鱼的,我急着问父亲:哪有金鱼啊?父亲回答我说,他也是第一次来,再找找看。跟着父亲继续向前走去,走了没有多远,就看见前面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向树林深处走,我和父亲急忙跟着人群走去。拐过几个弯突然发现前面有几个大人蹲在两个盆子前指指点点,我马上跑了过去一看是两脸盆金鱼,就向父亲喊起,爸:金鱼、金鱼。喊完就挤在大人们之间目不转睛的看着盆里的金鱼。

  我蹲在鱼盆前面看着五颜六色的金鱼,感觉眼睛有点不够用,看这个也漂亮,那个都喜欢 。两个盆子里的鱼大小不一。一个盆子里是略大一些的金鱼,以红色和黑色为主,里面夹杂着花色金鱼;另一盆是金鱼苗都是灰灰的颜色。

  我不停的来回看着,时不时总想有拿手抓的冲动。父亲在一旁和小贩交谈着什么,估计是在砍价。等了一会父亲拉着我说咱们再转转。再向里走才发现有一个不大的空地,里面或蹲,或站,熙熙攘攘挤满了人;有拿盆的、有拿桶的,里面都装满了金鱼。

  看见还有人手里拿着信鸽,不停的走动叫卖,看到这些我一下兴奋起来,不停的跑来跑去的,眼前全是美丽的金鱼,不知道看那个好,父亲在后面不停的喊,慢点,慢点。


  最后在一个较大点的鱼摊前停下,看着那些漂亮却叫不上名的金鱼,长大后才知道金鱼品种很多,如“龙景、水泡、狮子头、珍珠、红戴帽、望天眼、尤其是“望天眼”两只眼镜向上长望着天空”。颜色也七花八门的,什么:黑色、红色、红白色、三花色、五花色的,反正看着那条都漂亮,那条都想要。

  我不停的嚷着要金鱼,父亲和小贩来回的砍着价,最后挑了五条金鱼装在瓶子里,让我拿着,我小心翼翼的双手捧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想着终于有金鱼了。父亲用多少钱买的已记不清楚了,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特别差,父亲平时也很节省从不乱花钱的。虽然当时估计就几毛钱,但那也是不少的。

  捧着装鱼的罐头瓶,看着瓶中的金鱼心里的兴奋劲无法言语表达。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五条鱼,四条是灰灰的鱼苗,有一条是红色的龙景,两只红红的眼睛从鱼的头部向两边突出,园鼓鼓略长的体型和一条红色的大尾巴,游起来摇头晃脑的特别可爱。

  父亲领着我又转了一会,人们已陆陆续续的散去,因为当时这样的自发市场为非法的,属于黑市交易,也就两三个小时人们就急急忙忙的散去。

  我提着罐头瓶蹦蹦跳跳的跟着父亲走出树林,父亲把我抱上车子带着我向家的方向骑去。因路面坑坑洼洼的车子不停的颠簸水从瓶口不停的溅出来,我越是想捧稳瓶子越是捧不稳,金鱼在瓶中开始乱串起来,我怕鱼从瓶子里跳出来干脆趴在车头上用身体盖在瓶口上,就这样颠簸着到了家门前下了车子才发现胸前湿了好大一片还好是夏天。

  父亲把家里唯一的一个头号粗瓷大碗,洗净倒上水放进了金鱼。记忆里这只大碗,还是从老家河南带到西安的。


  作者:高山

  真名:李建平

  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63年2月,驾校教练。喜爬山旅游,爱好文学。闲时写写随笔、散文、游记充实一下精神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